摘要:上周我出跑步,我妈打电话跟说找对象了没?年纪不小了要考虑结婚生子的事了,我当时心里面是排斥的。
不结婚就是失败,单身是原罪,说明你一直活在别人定义的世界里。
你好,我是秋枫。
上周我出跑步,我妈打电话跟说找对象了没?年纪不小了要考虑结婚生子的事了,我当时心里面是排斥的。
我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天,他告诉今年回家过年,他爸妈就给安排他相亲,家里面一直催他要把人生大事先解决了。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所有人都在催结婚,结婚就像打卡任务一样必须按时完成。
社会观念告诉你大龄、单身是原罪,容易被贴上没人要、人有问题等标签
未婚是选择,不是失败。
结婚还是单身,我认为都不应是工作中的KPI,也不能为迎合父母和社会标签,把结婚当成打卡任务。
人生不是一套固定的模板,没必要按照别人的清单来打勾,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
从小到大大部分人脑子想的是,好好上学、找工作、买房结婚生子,这套模板思想渗透在了大部分人的脑子里,就像自动播放的程序,大家一直在重复,但没有思考过为什么?
父母告诉你结婚成家才算功德圆满。
我身边有的朋友觉得自己26~28了,开始急着找对象结婚了,认为结婚生子后就可以完成家里面交过自己的任务了。
但很少有人思考,结婚是不是当下的主线任务。
我平常看社交软件,看到人发帖找对象要结婚,自己被家人亲戚催麻了,今年一定要找个对象回家,完成家里的任务。
当时我感觉要是没按照世俗眼光的成家,就是晚了,在婚恋的军备竞赛中是失败者了。
但问题在于,这一类的价值不会考虑你的想法,是否快乐,而是能吃到获利的人想要的。
传统观念告诉你到了年纪就要结婚,甚至有人会不停地催你。仿佛在暗示你,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你也要照做。
这跟流水线的产品有区别吗,自己是否思考过,别人说什么就听,就像脑子装了个跟随装置一样。
我一直有个观点,人的第一责任是先照顾好自己,再去考虑别人,没必要看别人做什么就跟风。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觉得不结婚就是失败,被人看不起,为了结婚马上要去准备车子、房子、彩礼。
当有了新的身份后重新分配你的时间、钱财、精力,让你必须先考虑家庭,而不是自我发展和成长。
婚姻表面看是两个人的选择,是爱情的结晶,站在更高的层面去看,婚姻也是维持秩序的一种手段。
例如房价、lián jià劳动力都需要人口hóng lì去推动,有了家庭996不敢支声,想闯一闯也有了后顾之忧,这些隐行的约束。
结婚与否,从来不是赶鸭子上架,别人的眼光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为什么结婚。
如若遇见双方相互扶持、欣赏、能共同成长的人,结婚又何尝不可,但对方会影响你成长的速度,消耗你,趁早放手也是明智的选择。
唯有同频、理解、愿意在背后支持你的另一半,才是值得相伴一生的。
大龄未婚与单身,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而是你有更多时间和自由,去干自己想做的事。
社会需要niu ma,但人生短暂谁又想当niu做 ma,人生三万天,做自己何乐而不为。
婚姻是不是人生的标配,首先不要把外部标签和别人眼光当成目标,而是要保持独立思考。
来源:晋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