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砸碗,口无遮拦!网友:别着急封杀他 让全世界都看看他有多蠢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4 13:09 1

摘要:2025 年 9 月 27 日,西安某音乐节的舞台上,灯光聚焦处的苏醒正用方言与台下观众互动。谈及家乡美食时,他提起曾与陆虎因胡辣汤产生争执,随后拿起话筒笃定地说道:“我始终认为,只有咱西安的肉丸胡辣汤是真正的胡辣汤,旁边河南那个胡辣汤那真不是。”

2025 年 9 月 27 日,西安某音乐节的舞台上,灯光聚焦处的苏醒正用方言与台下观众互动。谈及家乡美食时,他提起曾与陆虎因胡辣汤产生争执,随后拿起话筒笃定地说道:“我始终认为,只有咱西安的肉丸胡辣汤是真正的胡辣汤,旁边河南那个胡辣汤那真不是。”

这番言论瞬间在网络引发波澜。河南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协会很快作出回应,明确表示胡辣汤发源地为河南周口,西安肉丸胡辣汤是在河南胡辣汤基础上改良而来,二者分属不同品类 —— 河南胡辣汤用肉片、洗面筋水勾芡,西安版本则是肉丸搭配土豆粉勾芡,口感更显粘稠,甚至被称为 “糊辣汤”。不少河南网友认为,宣传家乡美食无需 “踩一捧一”,这种绝对化表述缺乏对地域文化的基本尊重。

争议尚未平息,9 月 28 日的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上,苏醒的舞台表现再次引发讨论。他与曾比特等歌手共同演唱《夜空中最亮的星》时,全开麦状态下出现明显的音准偏差,高音段落甚至有破音迹象。现场观众注意到,他在失误瞬间面露错愕,虽迅速调整状态,却未能挽回整体效果。有网友放出此前的彩排视频,显示他当时演唱流畅,并无音准问题,这让 “专业歌手业务能力滑坡” 的质疑声愈发强烈。

粉丝群体的反应进一步激化了讨论。部分粉丝在社交平台辩解,称 “演唱失误是恶意解读”“普通人不懂专业演唱技巧”,但更多观众认为,公众对艺人业务能力的评价属正常范畴,过度维护反而容易引发对立情绪。两场争议迅速交织发酵,将苏醒推上热搜。

回应争议:道歉中的辩解与 “教唱” 反转

2025 年 9 月 29 日,苏醒发布视频针对胡辣汤言论致歉。镜头前的他语气略显无奈,坦言 “确实没想到河南的朋友反应这么大,当时用词确实不够妥当”,还提到若采用更委婉的对比表述,而非单独点出河南胡辣汤,或许能避免争议。他强调自己并无拉踩之意,只是用词随意,同时提及 “河南是个好地方,有机会一定去”。

对于演唱失误,他的回应更显随意,直言 “自己未必是跑调,但唱得确实很难听,还有些好笑”。令人意外的是,他话锋一转,将负面舆论归结于 “早年得罪了人,如今一有负面就有人落井下石”,并称 “不该怪别人指责”。这番表述并未平息不满,反而让网友觉得他回避核心问题,对地域文化差异缺乏真正认知。

9 月 30 日,面对持续的演唱争议,苏醒再次发布视频,竟要 “教大家唱出晚会上的感觉”。视频中他拿着吉他演示,试图用自嘲化解尴尬。这条视频下方被粉丝刷屏,认为他 “保持了真性情,没有弯弯绕”,但反对声音同样刺耳,有网友直言 “别着急封杀,让全世界看看他有多蠢”。

争议过往:冲动言行埋下的口碑隐患

网友的激烈反应,并非仅针对近期事件,更与苏醒多年来的争议过往密切相关。2012 年,他因感情问题与同为 “快乐男声” 出身的李炜在颁奖礼后台发生肢体冲突。起因是李炜与苏醒女友的亲密照被公开,苏醒得知后情绪失控动手。事件曝光后,其经纪公司与唱片公司联合发布声明,暂停他的演艺工作长达 200 多天,后续解约还引发了违约金纠纷。

2019 年,苏醒因支持的球队比赛失利,在直播中情绪失控砸向自家电视,屏幕瞬间出现裂痕。意识到直播未关后,他迅速切断信号,但片段已被网友录屏传播。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随后趁好友张远外出工作,将对方家中的电视搬走,张远事后在节目中公开喊话 “还电视”,这一幕虽被解读为 “兄弟互怼”,却也暴露了其冲动的行事风格。

2024 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他在乒乓球比赛前发文 “来看几场毫无悬念的比赛”,被网友指责 “忽视运动员努力”“不懂竞技体育的不确定性”。在 “半场开香槟是大忌” 的舆论压力下,他发布视频道歉,一句 “你们对,我错了,我改了” 被认为态度敷衍,再次引发讨论。

有网友总结,苏醒的争议始终遵循相似轨迹:口无遮拦引发不满,以敷衍态度道歉,若舆论持续则暗示 “遭人针对”。这种模式让他的 “真性情” 人设逐渐变质,成为 “缺乏责任感” 的代名词。

人设考验:“真实” 不该成为失度的借口

苏醒的翻红本源于观众对 “0713 再就业男团” 真实感的认可。在《快乐再出发》等节目中,他们展现出的自嘲与坚韧、兄弟间的扶持与互怼,打破了明星与大众的隔阂。苏醒曾在节目中为陆虎创作说唱,提及对方 “在北京六年没破产” 的坚持,也曾在荒岛与兄弟搭灶煮泡面,这些场景让观众感受到他接地气的一面。

但公众的包容,从来都建立在尊重与专业的基础上。地域美食本无高低之分,西安肉丸胡辣汤与河南胡辣汤的差异,恰是饮食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作为公众人物,宣传家乡美食时更应注重 “尊重差异”,而非强调 “唯一正宗”。舞台演唱作为核心业务,全开麦失误或许可被理解,但缺乏诚恳反思反而自嘲 “教唱”,难免让观众质疑其职业态度。

娱乐圈从不缺 “翻红” 的故事,却少有能长久立足的案例。苏醒的争议事件印证了一个简单道理:“真实” 的底色应是尊重与克制,而非口无遮拦的任性;公众人物的口碑,终究要靠言行分寸与专业能力维系。

社交媒体上,关于苏醒的讨论仍在继续。有人翻出他早年的音乐作品感叹 “可惜了才华”,有人罗列过往争议呼吁 “谨言慎行”。舞台下的苏醒或许仍在坚持自我,但观众的眼睛始终清醒 —— 那些被消耗的好感,从来都不是 “得罪人” 的代价,而是失度言行必然的结果。

来源:章丘融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