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6年12月2日,高中毕业后在家闲了半年、度日如年的我,终于收到姗姗来迟的国营工厂招工通知书。凭通知书于4日去工厂劳工科报到,8日去山化体检合格后,继续回家等上班消息。
87年2月16日,我第一次领到了上班后的工资:101.58元
1986年12月2日,高中毕业后在家闲了半年、度日如年的我,终于收到姗姗来迟的国营工厂招工通知书。凭通知书于4日去工厂劳工科报到,8日去山化体检合格后,继续回家等上班消息。
又过了一个月,87年元旦刚过,终于接到通知,1月15日到厂里参加新工人必须进行的厂级教育,1月16日分到动力车间。从此,我在这家国营企业开始了长达20年的职业生涯。
对于刚出校门的我们,工厂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新鲜的,我们分到动力车间的十几个人,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第一份工作 ,每天都摩拳擦掌的,憋着劲的向车间师傅学习新知识,学习操作技能,面对生产车间检修中连轴转,哪怕一身泥一身汗,我们从不叫苦。现在想想,八十年代的年轻人的朝气、闯劲,上进心和责任心,在我们身上都有体现。
那时候企业执行8级工作制,据说厂里有一些工作几十年的老工人的工资比厂长、书记都高,我们很惊讶。
入厂时只知道我们这批职高生享受中专待遇,入厂定 2级工,基本工资44元,还有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每月16日全厂统一发工资,至于领到手里多少,谁也不知道。
工作之余,我们也摆着手指头,数着发工资的日子,也互相展望着领到第一个工资后的打算,有的准备给父亲买盒琥珀、红专香烟,有的准备给妈妈买包茶叶;有弟弟妹妹的,打算买盒铅笔、买个玩具枪……说着说着,大家又兴奋起来了。
不知不觉到了2月16日,一大早,大家都精神焕发。大约上午十点多,熟悉的电话响了起来,班长抓起话筒一听,嘴角带出了笑意,放下电话,一挥手:走,领工资……话音未落,大家蜂拥出门,直奔车间办公室。
大家排着队,先在工资表上签字,再去财务处领现金,到我签字时发现,工资表上金额是101.58元,我又惊有喜,没想到这么多,竟然过百了。我还注意到,车间书记、主任、工段长的名字跟我们在一张工资表上,每人的工资清清楚楚,非常透明。
车间财务给我们解释,给我们发的是一个半月的工资。因为,根据国家劳动政策,每月15号之前下到车间,工资按整月算,15号之后只能算半个月。因为我们是1月16号进的车间,1月份的工资只能算半个月, 2月份工资提前发放,按整月计算。
我们每人攥着一个装着纸币、硬币的牛皮信封,喜气洋洋的回班组,像过节一样。
下班回到家中,当我把工资如数交到妈妈手里时,妈妈高兴的数了又数,眼圈也有点红了,喃喃自语:老小终于挣工资了,还是国营厂发的工资。
接着,妈妈从一沓大团结中抽出一张递给我,说,这是给你零花的,其余给你存起来,等你长大了娶媳妇用。
第二天,我在济南一大糕点,花了七角多钱外加七两粮票,给妈妈买了一斤她爱吃的桃酥;在解放路百货商店,给爸爸买了盒琥珀香烟,平时爸爸总抽泉城牌香烟,那烟焦油含量高,还呛人,对身体不好。
至于我嘛,去泉城路新华书店买了两本垂涎已久的五角丛书,每本5角钱……
来源:亮剑2005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