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视、利欧、岩山:低价股别瞎买!真机会和坑都在这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3 20:52 1

摘要:打开行情软件,吉视传媒、利欧股份、岩山科技这三只低价股总能勾住散户的目光。不少人觉得“股价低,跌不动,万一涨了就是翻倍赚”,但这话真不靠谱。A股现在股价低于5元的公司超1500家,可2024年能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的还不到300家,大多是“低价没好货”。这三只

打开行情软件,吉视传媒、利欧股份、岩山科技这三只低价股总能勾住散户的目光。不少人觉得“股价低,跌不动,万一涨了就是翻倍赚”,但这话真不靠谱。A股现在股价低于5元的公司超1500家,可2024年能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的还不到300家,大多是“低价没好货”。这三只股到底值不值得布局,得先看懂它们的增长引擎实不实,藏着的坑又有多大。

一、吉视传媒:国企转型靠“政策+数据”,稳但慢

吉视传媒是吉林本地的广电国企,以前靠有线电视吃饭,现在正往“三网融合”转型。2025年上半年营收9.97亿元,同比增长8.7%,一季度营收4.99亿元,更是创下近五年同期最高增速。虽然还亏着钱,一季度净亏损1.03亿元,但对比去年同期,亏损幅度已经收窄12.1%,经营状况在慢慢好转,这增长全靠两个新引擎在发力。

核心增长引擎:5G+数据要素的双突破

第一个引擎是广电5G的下沉布局。广电手里的700MHz频段被称为“黄金频段”,覆盖能力特别强,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优势明显。吉视传媒借着这个优势,已经实现光纤入户覆盖977万余户,农村覆盖率达100%,还和中国移动共建共享5G网络,能承接党政军、金融这些高端领域的专网业务,利润率比传统广电业务高不少。更实在的是,它用这个频段给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了监测系统,整合了近3万台野保相机,实现1.41万平方公里全天候监测,还靠这些素材搞国际传播,海外浏览量都破174万了。

第二个引擎是数据要素服务。它建了10万平方米A类数据中心,还联合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搞了东北首家数据要素服务中心,打造了数据挖掘、资产管-理这些平台,形成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闭环。市场反馈很直接,2025年一季度政企业务收入同比激增517%,9月又连续中标多个千万元级信息化项目,转型效果已经显现。

必须警惕的3个坑

首先是区域依赖太重。它的业务基本全捆在吉林,要是未来本地政策变动,或者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慢了,增长很容易断档。其次是现金流和盈利压力大,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降了51.93%,应收账款还增到了5.18亿元,钱不好收的问题挺突出。最后是新业务规模尚小,政企业务虽然增速快,但占总营收的比重还不高,短期难改整体业务结构,想靠这些业务实现全面盈利还得等。

二、利欧股份:双主业发力,液冷是真赚大钱的点

利欧股份一边做泵业,一边搞数字营销,是典型的双主业模式。2025年上半年营收96.35亿元,净利润4.78亿元,同比涨了164%,看着很亮眼,但这里面有1.55亿元是理想汽车的投资收益,扣非净利润只有1.48亿元,主业盈利还算稳定但增速缓。抛开投资收益,它的增长核心是“高端制造+AI营销”双引擎。

核心增长引擎:液冷泵+AI营销的双轮驱动

最靠谱的是液冷泵业务,正好踩中了AI算力爆发的风口。现在数据中心散热需求越来越大,传统风冷根本不够用,液冷成了刚需。利欧自主研发的液冷屏蔽泵能扛250摄氏度高温,比传统产品节能15%以上,还适配主流的液冷架构,已经通过华为、腾讯这些大客户的验证。这业务产能能到年产120万只,2025年营收预计突破8亿元,潜在订单超5亿元,毛利率更是超过52%,妥妥的高利润业务。

另一个引擎是AI营销。公司搞了AIGC平台和营销大模型,能帮客户提高投放效率、降低成本。作为字节、腾讯的核心代理商,服务华为、理想这些头部客户,2024年数字营销收入占比已经冲到77.6%,2025年目标是收入破百亿,覆盖一半以上头部客户。这部分业务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和液冷泵的高增长形成互补。

必须警惕的3个坑

最大的坑是投资收益波动。理想汽车的股价涨落直接影响它的净利润,要是未来股价跌了,公司业绩会受不小冲击。其次是主业竞争激烈,泵业领域对手不少,液冷技术更新快,要是跟不上,现有订单优势可能被替代;数字营销也受互联网广告市场影响,大客户缩减投放就会承压。最后是营收增速放缓,上半年营收同比还降了9.62%,说明主业增长的内生动力还得再观察。

三、岩山科技:押注脑机接口,高风险藏着高机会

岩山科技以前做互联网业务,现在一门心思往科技领域转,重点押注脑机接口,属于“赌未来”的类型。2024年营收6.62亿元,增长17%,但净亏损5586万元;2025年一季度虽然盈利568万元,但营业总成本还是高于营收,转型还在阵痛期。它的增长逻辑全靠技术研发和政策东风。

核心增长引擎:脑机接口技术+政策红利的预期差

第一个引擎是脑机接口的技术突破。它的技术能实现脑电信号高精度解码,操控延迟低至60毫秒,已经通过《黑神话:悟空》游戏验证了消费级潜力。医疗领域进展更实在,和华山医院合作的抑郁症诊断系统准确率达92.7%,癫痫诊断设备成本降到300美元以下,计划2026年量产,针对失眠的产品2025年内就要上市。

第二个引擎是政策和数据支撑。2025年国家医保局首次为脑机接口设了收费项目,上海还把它列为重点扶持企业,帮它走创新医疗器械审批通道,商业化的路更顺了。而且旗下平台攒了大量用户数据,自研的Yan架构大模型训练成本低,能在低算力设备运行,给脑机接口技术落地提供了算法支撑。

必须警惕的3个坑

这是三只股里风险最高的。首先是盈利不确定性大,2024年还亏着钱,虽然一季度盈利,但规模小,主业还没形成稳定造血能力。其次是商业化周期长,脑机接口从产品上市到大规模盈利需要时间,现在还处于投入期,后续能不能持续推进不好说。最后是竞争太激烈,巨头和新势力都在抢这个赛道,它要是没守住技术优势,很容易被淘汰。

普通投资者该怎么布局?3条铁律要记牢

看懂了这三只股的虚实,布局时千万别冲动,这三条纪律必须守好:

1. 盯紧新业务收入占比,别被概念骗了

不管公司怎么吹,数据不会说谎。吉视的政企业务、利欧的液冷泵业务、岩山的脑机接口业务,必须连续两个季度增长,而且占总营收的比重稳步提升,才说明转型是真成了。像有些业务只喊口号没数据的,坚决不能碰。

2. 算清估值和业绩的匹配度,拒绝“空中楼阁”

投资不是猜概念,得看性价比。利欧股份要是液冷业务能按预期实现8亿营收,现在的估值还不算离谱;但岩山科技还在亏损,就算技术有突破,短期内也撑不起高估值,盲目追高容易被套。低价股本身退市风险就比高价股高,基本面没改善的坚决避开。

3. 按风险承受能力选,别拿生活费赌

求稳的选吉视传媒,国企背景+政策托底,虽然涨得慢,但跌起来风险小,适合能长期拿的投资者。能承受一定波动的看利欧股份,液冷是真风口,订单和产能都落地了,只要主业盈利持续修复,还有上升空间。只有手里有闲钱、能扛住大幅亏损的,才适合小仓位关注岩山科技,纯当对科技赛道的长期布局,千万别把生活费搭进去。

最后提醒一句:低价股里确实可能藏着机会,但更多的是“陷阱”。很多低价股要么业绩差,要么管理乱,盲目买入很可能长期被套,甚至面临退市风险。吉视、利欧、岩山这三只,有的靠政策稳扎稳打,有的靠主业突破,有的靠技术赌未来,本质完全不同。投资不是看股价高低,而是看公司能不能真赚钱、赚的钱能不能持续。把增长引擎和风险坑都看懂了,再下手也不迟,别被“低价”两个字迷了眼。

来源:沐南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