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每月电费2600,儿子关掉电闸,警方上门:你邻居出事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4 10:04 1

摘要:老太太的目光闪烁着避开儿子的视线,望向隔壁紧闭的铁门,嘴唇蠕动了几下,最终什么也没说。空气中弥漫着某种不安的气息......

文:清希有话说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这月又是两千六。"张磊盯着电费单,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

王桂兰坐在藤椅上,手里的毛线团滚到了地上,"天热,空调开得多。"

"五月份哪来的天热?妈,你到底在搞什么?"

老太太的目光闪烁着避开儿子的视线,望向隔壁紧闭的铁门,嘴唇蠕动了几下,最终什么也没说。空气中弥漫着某种不安的气息......

01

五月的梧桐叶子还没有完全舒展,风吹过时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张磊站在母亲家门口,手里攥着那张让他头疼了一个月的电费催缴单。2600元,这个数字像一根刺,扎在他的神经上。

他推开吱呀作响的铁门,走进那个熟悉的小院。王桂兰正坐在藤椅上织毛衣,夕阳斜照在她花白的头发上,整个人显得格外瘦小。听到脚步声,老太太抬起头,脸上挤出一个笑容。

"磊子来了,快进屋,我给你热饭。"

"妈,先别忙活了。"张磊在她对面的小凳子上坐下,把电费单摊在茶几上。"这个月又是2600,你给我解释解释。"

王桂兰瞥了一眼那张纸,继续织着手里的毛衣。针线在她手中穿梭,发出细微的摩擦声。"天热,空调开得多呗。"

"五月份哪来的天热?"张磊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妈,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了。三月份2400,四月份2500,现在五月份2600。你家又不是别墅,一个月两千多块钱的电费,你当我是傻子?"

毛线团从王桂兰的膝盖上滚落,在地上滚了几圈才停下。她弯腰去捡,动作有些迟缓。"老房子线路旧,可能跑电吧。"

"跑电?"张磊站起身,在狭小的客厅里踱步。"妈,你别糊弄我。跑电能跑出一个月两千多?那得跑到什么程度?"

"我也不懂这些。"王桂兰重新拿起毛线,却发现针法乱了,只能拆掉重织。"过阵子就好了。"

张磊看着母亲低头忙碌的样子,压抑着心中的烦躁。他知道老太太固执,但这种固执里总带着某种说不清的东西。他注意到母亲的目光总是若有若无地瞟向窗外,准确地说,是瞟向隔壁那扇紧闭的铁门。

隔壁住着老周,一个六十多岁的退休电工。张磊对这个邻居的印象很模糊,只记得是个沉默寡言的老头,很少出门,每次见面也只是点头致意。两家的关系谈不上亲近,也谈不上疏远,就是那种典型的老式邻里关系——各过各的日子,偶尔搭把手。

"要不我找个电工来看看?"张磊试探性地问。

"别瞎折腾。"王桂兰的反应出乎意料地激烈,连毛衣针都停了下来。"线路有什么好看的,过阵子就好了。"

"妈,你这话说了三个月了。"张磊在她面前蹲下,试图看清老太太的表情。"你是不是被什么保健品推销员骗了?还是被什么网络诈骗盯上了?"

"我没那么糊涂。"王桂兰避开儿子的目光,"你操心那么多干什么,电费我自己出。"

"你一个月两千块的退休金,哪够这么花?"张磊的声音里带着急躁。"妈,你倒是跟我说实话啊。"

客厅里陷入沉默,只有墙上的老式挂钟发出单调的滴答声。王桂兰重新低头织毛衣,手指有些颤抖,针线在她手中显得不那么听话了。

张磊站起身,走到窗前。透过玻璃,他能看到隔壁的小院。老周家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看不出里面的情况。但他记得前几次来的时候,总能在深夜看到那些窗帘缝里透出忽明忽暗的光,像有人在频繁地开关灯。

"妈,隔壁老周最近怎么样?"

"挺好的。"王桂兰的回答很简短。

"他家晚上总开着灯?"

"老周眼神不好,找东西呢。"

这个解释听起来勉强,但张磊也没有继续追问。他在母亲家吃了晚饭,临走前又提起电费的事,得到的仍然是那句"过阵子就好了"。

走出小院的时候,张磊回头看了一眼。母亲站在门口送他,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而隔壁老周家的窗户里,那种忽明忽暗的光又开始了。

02

周末的午后,张磊再次来到母亲家。这次他没有提前打电话,想看看母亲在家都干些什么。

推开院门的时候,他听到母亲在房间里说话。声音不大,像是在打电话。他轻手轻脚地走到门口,想听清楚母亲在说什么,但只能听到断断续续的只言片语:"……知道了……放心……不会有事的……"

"妈,我来了。"张磊敲了敲门。

房间里一阵窸窣声,过了好一会儿,王桂兰才来开门。她的脸有些红,像是刚刚做了什么费力的事情。

"磊子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

"来看看你。"张磊走进房间,环顾四周。一切都和往常一样,但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茶几上放着母亲的药盒,里面有降压药、维生素还有一些他叫不出名字的药片。但让他觉得奇怪的是,药盒旁边还放着另一盒降压药,而且是两盒完全一样的药。

"妈,你怎么买了两盒一样的药?"

王桂兰顺着他的目光看了看,"哦,那个是帮楼下李婶代买的。她腿脚不好,上不来。"

张磊点点头,没有多想。楼下的李婶他见过,确实是个年纪很大的老太太。邻里之间互相帮忙买药也不算什么稀奇事。

但接下来的几次来访,他都能在母亲的茶几上看到那两盒药。有时候是降压药,有时候是感冒药,总之总有两份相同的药品。而他从来没有见过楼下的李婶来取药。

更奇怪的事情发生在上周的那个雨夜。张磊加班到很晚,开车路过母亲住的小区时,决定顺便看看她。雨下得很大,路灯在雨帘中显得昏黄朦胧。

停好车,他打着伞往楼里走。刚走到楼下,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母亲家的窗台下方。那是老周,撑着一把破伞,浑身湿透,正弯腰在窗台下摆弄着什么东西。

雨声很大,老周没有听到张磊的脚步声。张磊走近了才发现,老周手里拿着什么工具,在检查或者修理什么。见到张磊走过来,老周猛地直起身,脸上露出慌张的表情。

"张师傅,这么晚了怎么……"

"老周?你这是在干什么?"张磊看了看窗台下,好像有一些电线或者什么管道。

"没什么,就是……"老周的话有些语无伦次,"线路有点问题,我帮忙看看。"

"这么大的雨,明天再弄不行吗?"

"明天……明天可能来不及。"老周说完这句话,转身就急匆匆地走了,留下张磊一个人站在雨里发愣。

那天晚上,张磊敲开母亲的门,问起老周的事情。王桂兰只是说老周心地好,看她一个人住着不放心,偶尔帮忙修修补补的。

"妈,你们两家的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邻里邻居的,搭把手很正常。"王桂兰的语气很平静,"老周这个人心细,人也实在。"

张磊想起雨夜里老周慌张的表情,总觉得事情没有母亲说的那么简单。但母亲的态度很明确,不愿意多谈这个话题。

电费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六月份的账单出来后,张磊看到数字时差点喷出嘴里的水——2800元。这个数字已经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

03

"妈,这次你总该给我一个解释了吧?"张磊把六月份的电费单拍在茶几上,声音里的怒气已经完全压制不住了。

王桂兰看了一眼那个数字,神色有些慌乱。"这个月天气热,空调开得多。"

"天气热?"张磊指着窗外,"今天才六月初,你家空调开了吗?"

老太太张了张嘴,没有说话。

"妈,你到底在搞什么鬼?"张磊在房间里踱步,"一个月近三千块钱的电费,你当我是开银行的?就算你把所有电器都开着,二十四小时不停,也用不了这么多电!"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王桂兰的声音很小,"可能是电表坏了。"

"电表坏了?那为什么不报修?"

"我……我找人看过了。"

"找谁看了?"张磊的质问越来越犀利,"电力公司的人?还是什么修理工?"

王桂兰不说话了,只是低头摆弄着手里的毛线。

张磊看着母亲的样子,心中的怀疑越来越重。他想起最近网上经常报道的那些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例,越想越觉得母亲可能是被什么人给骗了。

"妈,你是不是被什么保健品推销员骗了?他们是不是说要在你家安装什么设备?"

"没有,我没买什么保健品。"

"那就是有人给你接了什么线路,偷你家的电?"

王桂兰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这个表情被张磊敏锐地捕捉到了。

"果然是这样!"张磊一拍大腿,"妈,你怎么这么糊涂?让别人接你家的电线?你知道这有多危险吗?"

"不是你想的那样。"王桂兰的声音有些哽咽,"磊子,你别管这事了,好不好?"

"我怎么能不管?"张磊的声音越来越大,"你一个月三千块钱的电费,一年就是三万多!你的退休金够花吗?到时候还不是要我来填这个窟窿?"

王桂兰被儿子的话刺痛了,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我没让你出钱。"

"你没让我出钱?那你拿什么付电费?"张磊指着电费单,"妈,你清醒一点!有人在骗你的钱!"

"没有人骗我!"王桂兰突然站起身,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决,"磊子,这事你别管了!"

"我不管?"张磊也站了起来,"那我看着你被人骗?看着你倾家荡产?"

母子两人对峙着,气氛紧张到了极点。王桂兰的眼泪开始往下掉,但她仍然固执地摇着头。

"妈,你告诉我,到底是谁在搞鬼?"张磊试图缓和语气,"你说出来,我帮你解决。"

"没有人搞鬼。"王桂兰擦着眼泪,"磊子,你相信妈一次,好不好?过段时间就好了。"

"过段时间?你已经说了四个月了!"张磊彻底失去了耐心,"妈,我今天必须搞清楚这事!"

说完,他冲出房间,直奔楼下的电表箱。王桂兰在后面追着,"磊子,你干什么去?"

"看看到底是谁在偷你家的电!"

电表箱在楼道里,钥匙就挂在旁边的钉子上。这种老式小区的管理很松散,住户都知道钥匙放在哪里。张磊打开电表箱,仔细检查里面的线路。

很快,他就发现了问题。从他母亲家的电表上,确实接出了一根额外的电线,这根线沿着墙角走线,最终通向了隔壁老周家的方向。

"果然!"张磊气得浑身发抖,"妈,你看看!这根线是什么?"

王桂兰站在电表箱前,看着那根细细的电线,脸色变得苍白。

"这是老周接的?"张磊的声音里带着愤怒,"他什么时候接的?你知道吗?"

"磊子……"王桂兰的声音很轻,"你别……"

"别什么?别揭穿他偷电的事实?"张磊伸手去拉总闸,"妈,你太善良了!让别人这么欺负你!"

"不要!"王桂兰急忙去阻止,但张磊的动作更快。

咔嚓一声,总闸被拉下了。楼道里的灯灭了,王桂兰家的电也断了。

"磊子,你疯了!"王桂兰的声音里带着哭腔,"快把电闸合上!"

"我疯了?我看是你疯了!"张磊指着那根电线,"让别人偷你家的电,偷了四个月!妈,你的脑子是不是糊涂了?"

"你不懂!"王桂兰冲上来要去合电闸,但被张磊拦住了。"磊子,求你了,把电合上!"

"我不合!"张磊把电表箱的门关上,"这事我要弄个水落石出!明天我就去找老周算账!"

"你会后悔的……"王桂兰瘫坐在楼道里,捂着胸口大口喘气。"你会后悔的……"

张磊看着母亲的样子,心中有些动摇。但一想到那高额的电费,又硬起心肠。"妈,你回家吧。明天我会处理这事的。"

"磊子……"王桂兰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摇了摇头,慢慢站起身,一步一步地往楼上走。

那天晚上,张磊在母亲家的客厅里睡了一夜。没有电,房间里很黑,只有从窗外透进来的微弱光线。他躺在沙发上,听着母亲在卧室里翻来覆去的声音,心中五味杂陈。

半夜的时候,他听到母亲起床了,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有时候会传来轻微的抽泣声,有时候又是什么东西碰撞的声音。张磊想过去看看,但最终还是没有动。

天快亮的时候,一切声音都停止了。张磊以为母亲终于睡着了,但从窗帘缝里透进来的晨光中,他看到母亲坐在床边,一动不动地望着窗外。

04

第二天早上,张磊是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的。他看了看手机,才六点多。这么早会是谁?

敲门声很有节奏,不像是普通的来访。张磊从沙发上爬起来,走到门口。

"请问是王桂兰的家吗?"门外传来一个陌生的男声。

张磊透过猫眼看了看,门外站着两个穿制服的人。他的心咯噔一下,难道是因为昨天断电的事情被投诉了?

"我是王桂兰的儿子,请问你们是?"张磊开了门。

"我们是辖区派出所的。"其中一个警察出示了证件,"我是李警官,这位是我的同事小王。请问你是张磊吗?"

"是,我是。"张磊的心跳开始加速,"有什么事吗?"

"我们想了解一下,你家隔壁的周志国老人,你们熟悉吗?"

周志国?张磊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那应该就是老周的全名。"算是邻居吧,不太熟。请问出什么事了?"

李警官的表情很严肃,"周志国老人今天凌晨被发现去世了。"

这个消息像一道雷电,瞬间击中了张磊。他感觉脑子里一片空白,半天说不出话来。

"去世了?"张磊的声音有些颤抖,"怎么……怎么会……"

"初步判断是心脏病突发。"李警官看了看他的表情,"老人年纪大了,独居,这种情况不算少见。不过我们例行调查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情况,想了解一下。"

张磊的腿有些发软,他扶着门框,"什么情况?"

"据邻居反映,昨天晚上你家这一片突然停电了,但其他地方都正常。我们检查后发现,是有人关闭了你家的总电闸。我们想了解一下,昨晚你家为什么突然断电?"

张磊的脑子有些转不过来。老周死了?而且是在他关掉电闸之后?这两件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是……是我关的电闸。"张磊如实回答。

"为什么要关电闸?"李警官继续问。

"因为……"张磊组织了一下语言,"我发现有人从我家的电表上接了线路,怀疑有人偷电,所以把电闸关了。"

"偷电?"李警官和同事交换了一个眼神,"能详细说说吗?"

张磊把最近几个月电费异常高的情况说了一遍,包括他发现的那根额外电线。听到这里,李警官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

"你断电之后,你母亲有什么反应?"

张磊想起昨晚母亲的异常表现,那种焦虑和痛苦,现在想来似乎不只是因为停电那么简单。

"她很着急,让我赶紧合上电闸。但我没同意。"张磊顿了顿,"她还说……她说我会后悔的。"

"她整夜都没睡?"

"是的,我听到她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还有哭声。"

李警官点点头,接着从证物袋里拿出一张的纸条。张磊看到那张纸条的瞬间,脸色大变......

"这是我们在周志国老人手里发现的,你看看。"

张磊接过纸条,手指有些颤抖。纸条有些泛黄,上面是歪歪扭扭的字迹:

"兰姐视力差,夜间灯不能断。我接了并联线路,电费记我账上。昨晚跳闸,去合闸时头晕,若我出事,告诉她别害怕,线路我做了双重保险……"

纸条从张磊的手中滑落,飘到了地上。他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那些之前想不通的事情,现在都有了答案。

母亲总是瞟向隔壁的目光。

两份相同的药品。

雨夜里老周检修线路的身影。

那句"过阵子就好了"的含义。

还有昨晚母亲说的"你会后悔的"。

张磊的腿彻底软了,他靠着墙慢慢滑坐在地上。

"这……这是什么意思?"他的声音颤抖得厉害。

李警官蹲下身,"我们调查后发现,周志国老人确实从你家的电表上拉了一根线路到他家。但根据现场情况和这张纸条,事情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样。"

"不是偷电?"

"我们在周志国老人家里发现,这根电线主要连接的是一些照明设备和保暖设备。而且根据他的银行记录,最近几个月他都在向电力公司额外缴费,数额和你家的异常电费基本吻合。"

张磊感觉血液在往脑门上涌,"他在帮我妈付电费?"

"看起来是这样。"李警官的语气很平静,"而且根据这张纸条,这些设备是专门为你母亲安装的。"

这时候,卧室的门开了。王桂兰走了出来,她显然听到了外面的对话。老太太的眼睛红肿,脸色苍白得像张纸。

"警察同志,老周他……真的走了?"

李警官站起身,"是的,王阿姨。我们很遗憾。"

王桂兰的身体摇晃了一下,张磊连忙起身去扶她。但老太太推开了他的手,一步一步走到窗前,望着隔壁的房子。

"我就知道……昨晚灯灭了,我就知道出事了……"

05

李警官简单了解了情况后,决定带张磊去现场看看。他需要更多的细节来完善调查报告。

走进老周家的时候,张磊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这个他以为应该很普通的老人住所,实际上就像一个小型的电器仓库。

各种各样的灯具整齐地摆放在房间里:台灯、落地灯、壁灯、感应灯,还有一些他叫不出名字的照明设备。除此之外,还有电暖器、加湿器、空气净化器等各种电器。

"这些都是为了隔壁安装的?"张磊问。

"根据现场情况,应该是的。"李警官指着墙上的一个洞,"你看,这里有一个穿墙的管道,所有的电线都是从这里连接到隔壁的。"

张磊走到那个洞前,看到一根粗粗的管道穿过墙壁,里面密密麻麻地塞着各种电线。每根电线都用不同颜色的胶带标记着,看起来非常专业。

"周志国老人是电工,这些线路都是他亲手布置的。"李警官继续介绍,"而且安全措施做得很到位,双重保险,绝缘处理也很规范。"

"但是为什么……"张磊还是想不通,"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警官指着桌上的一个笔记本,"这里有一些记录,你可以看看。"

张磊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信息:

"兰姐晚上起夜三次,担心摔跤,在过道装感应灯。"

"兰姐怕冷,冬天房间温度太低,加装电暖器。"

"兰姐眼神不好,看电视困难,增加阅读灯。"

"兰姐晚上睡不着,装了夜灯,亮度调到最暗。"

每一条记录后面,都有详细的安装时间和电费计算。张磊翻了几页,发现从今年一月开始,这样的记录越来越详细,电器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这些电器的费用……"

"根据我们的调查,都是周志国老人自己承担的。"李警官说,"他每个月都会多向电力公司缴费,数额和你家的异常电费对应。"

张磊继续翻着笔记本,看到了更多让他震惊的内容:

"兰姐不肯收钱,说邻里之间不应该谈钱。但这些电费确实是为她花的,我不能让她承担。"

"兰姐的儿子不知道这些事,兰姐让我别告诉他。她说儿子工作忙,不想让他操心。"

"兰姐视力越来越差,我得想办法在她房间里多装些照明。但她一定会阻止,只能趁她不在家的时候安装。"

"今天兰姐的降压药吃完了,我帮她买了一盒。她总是忘记吃药,我决定也买一盒放在我这里,提醒她按时服用。"

看到这里,张磊终于明白了母亲茶几上那两份相同药品的来源。

笔记本的最后几页,记录的是最近的情况:

"兰姐的儿子开始怀疑电费问题,兰姐很担心。她不想让儿子知道这些事,怕儿子觉得她是累赘。"

"线路有些老化,需要检修。但兰姐不让我进她家修理,只能从外面想办法。"

"昨天下雨,我担心线路进水,半夜去检查。被兰姐的儿子撞见了,希望他不要多想。"

"兰姐的儿子今天来了,情绪很激动。兰姐很害怕,我得想办法安抚她。"

最后一条记录的日期就是昨天:

"兰姐家断电了,她的儿子关了总闸。兰姐肯定很害怕,我得赶紧去修理。这么黑的夜,她一个人怎么办?"

张磊合上笔记本,双手颤抖得厉害。他想起昨天晚上老周家一直亮着的灯,想起母亲在房间里的不安和哭泣,想起老周说过的"明天可能来不及"。

"他是在修线路的时候……"

"是的。"李警官的声音很沉重,"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倒在电表箱旁边,手里还拿着工具。根据现场情况,他应该是想要恢复供电,但在操作过程中心脏病发作了。"

张磊感觉腿软,整个人靠着墙才没有摔倒。他想起了老周那张纸条上的话:"若我出事,告诉她别害怕。"

"王阿姨知道这些情况吗?"李警官问。

"她应该都知道。"张磊的声音很小,"她一直在保护老周,也在保护我。她不想让我觉得欠了别人的人情,也不想让我觉得她是累赘。"

李警官点点头,"老年人之间的这种互助很常见,但像这样的情况确实少见。周志国老人为了照顾邻居,几乎承担了她家一半的电费。"

"不只是电费。"张磊想起那些药品,想起母亲说过的"老周心细","他照顾我妈的方方面面,但从来不让她知道花了多少钱。"

走出老周家的时候,张磊看到母亲正站在自家的窗前,望着这边。两人的目光隔着空气相遇,都没有说话。

06

回到家里,张磊发现母亲已经收拾好了老周生前的一些物品。那些药品、一些小工具,还有一个放大镜。

"这个放大镜是老周买给我的。"王桂兰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那个放大镜,"他说我眼神不好,看东西费劲,有了这个就方便多了。"

张磊在母亲身边坐下,不知道该说什么。

"妈,你为什么不告诉我这些事?"

王桂兰沉默了很久,才开口,"磊子,你工作那么忙,我不想给你添麻烦。"

"这不是麻烦的问题。"张磊的声音有些哽咽,"如果我知道老周在帮你,我就不会……"

"不会怎么样?"王桂兰看着儿子,"你会阻止他吗?还是会坚持要给他钱?"

张磊张了张嘴,发现自己确实会那么做。以他的性格,绝对不会让一个邻居为母亲承担这么大的费用。

"老周知道你的性格。"王桂兰继续说,"他说,如果你知道了这些事,就不会让他继续帮忙了。但我确实需要这些帮助。"

"为什么需要?"

"磊子,我老了。"王桂兰的声音很平静,"我的眼神越来越差,晚上起夜的时候经常撞到桌子椅子。冬天的时候,房间里总是很冷,我又舍不得开太多暖气。老周看在眼里,就想办法帮我。"

"那你可以告诉我啊。"

"告诉你什么?告诉你我需要人照顾?告诉你我已经成了累赘?"王桂兰摇摇头,"磊子,你有你的生活。我不想让你觉得我离不开你。"

张磊听着母亲的话,眼泪开始往下掉。他想起了这些年来自己对母亲的态度,总是匆匆忙忙地来,匆匆忙忙地走,很少仔细观察母亲的生活状态。

"老周不一样。"王桂兰接着说,"他有时间,也有耐心。他会注意到我晚上开着灯睡觉,会注意到我冬天总是穿很多衣服,会注意到我吃药的时间不规律。然后他就想办法帮我解决这些问题。"

"但是电费……"

"我想给他钱,他不要。"王桂兰的眼泪开始落下来,"他说,邻里之间搭把手,谈钱就生分了。我说这么多钱不是小数目,他说他一个人花不了几个钱,能帮就帮。"

张磊想起老周那本笔记上的记录,那些密密麻麻的细节,那些默默的关怀。

"妈,我对不起你,也对不起老周。"

"不是你的错。"王桂兰拍拍儿子的手,"老周说过,如果有一天这事被发现了,不要怪任何人。他说他做这些事是心甘情愿的,因为他也希望有人能在他需要的时候帮助他。"

"可是现在他走了。"

"是啊,他走了。"王桂兰望着窗外,"昨天晚上灯灭了的时候,我就知道出事了。老周说过,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能让我家的灯灭掉。他做了双重保险,即使总闸断了,备用电源也能维持一段时间。但昨天晚上,所有灯都灭了。"

张磊想起昨晚母亲的反应,那种恐慌和绝望,现在终于理解了。

"他一定是去修线路了。"王桂兰的声音很轻,"那么黑的夜,我一个人在房间里,他肯定很担心。"

"妈……"

"磊子,以后这里就只有我一个人了。"王桂兰看着手里的放大镜,"老周走了,我的灯也灭了。"

张磊紧紧抱住了母亲,眼泪止不住地往下落。他想起了那张纸条上的最后一句话:"告诉她别害怕,线路我做了双重保险。"但双重保险保护的了线路,保护不了一个善良老人的心脏。

07

一个月后,张磊为母亲重新布置了房间里的照明设备。他按照老周的笔记,在过道里装了感应灯,在卧室里装了夜灯,在客厅里增加了阅读灯。

电费确实降下来了,回到了正常水平。但王桂兰总是舍不得开灯,她说习惯了黑暗。

隔壁老周的房子空着,偶尔会有人来看房,但一直没有租出去。王桂兰每天都会望着那扇紧闭的门,有时候会自言自语地说:"老周,今天天气不错,你要是在就好了。"

张磊开始每周都来看母亲,不只是简单的问候,而是仔细观察她的生活状态。他学会了帮母亲整理药盒,学会了检查家里的电器设备,学会了陪母亲在院子里坐一会儿。

有时候,他会想起老周,想起那个在雨夜里检修线路的身影,想起那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想起那句"若我出事,告诉她别害怕"。

王桂兰把老周的那个放大镜放在茶几上,每天都会擦得很干净。她说,这样老周就还在身边,还在帮助她看清楚这个世界。

张磊知道,有些事情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但有些事情,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就像那些曾经亮过的灯,即使熄灭了,光明的感觉也不会消失。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那个放大镜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那些光斑在墙上跳舞,像是在述说着一个关于邻里情深的故事,也像是在提醒着人们,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还有一些温暖值得珍惜。

老周走了,但他留下的那些灯,那些温暖,那些关怀,将会在王桂兰的记忆里永远亮着。而张磊也明白了,真正的孝顺不是偶尔的看望和金钱的给予,而是用心去观察,去理解,去陪伴。

就像老周在笔记里写过的那句话:"邻里之间搭把手,谈钱就生分了。"真正的关爱,从来不需要计算代价,只需要一颗愿意付出的心。

那根从隔壁通过来的电线还在,虽然已经不再通电,但它静静地躺在那里,见证着一段温暖的友谊,也提醒着活着的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美好的东西值得坚持。

每当夜晚降临,王桂兰会按照以前的习惯,把房间里的灯都打开。虽然现在的电费是她自己承担,虽然没有人再为她操心这些细节,但她仍然相信,在某个看不见的地方,老周还在为她守护着光明。

来源:倾听你的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