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更像春风里催熟的青果,初咬时,莽撞的甜意猛地撞开感官,可那甜还没在舌尖站稳,心底漫上来的酸涩恐慌便与它缠在一起,磨出一种让人记一辈子的、带着战栗的复杂。
若记忆也长着味蕾,初恋的滋味定不会是纯粹的甜。
它更像春风里催熟的青果,初咬时,莽撞的甜意猛地撞开感官,可那甜还没在舌尖站稳,心底漫上来的酸涩恐慌便与它缠在一起,磨出一种让人记一辈子的、带着战栗的复杂。
那甜蜜是无声的热闹。
它不打招呼就闯进来,给整个世界裹上层柔光。
从前普通的校园走廊,因可能和她偶遇,成了满是期待的秘境;枯燥的课堂,只因前排有她的背影,连老师的讲课声都成了遥远的背景音。她一个笑,像颗石子投进心湖,漾开的涟漪能让我回味一下午。
这甜藏得极深,在写了又撕的日记里,在反复琢磨的寻常对话里。
它让懵懂的少年忽然有了个热闹的内心世界,里头永远风和日丽,开着满坡的花。
可这装蜜糖的罐子,偏是琉璃做的——透亮,却一碰就碎。
这便是甩不开的恐慌。
恐慌先来自自己的笨拙。
忽然开始在意发型乱没乱、说话妥不妥当。
在她面前,手脚像多余的,不知往哪放。想说句俏皮话,出口却干巴巴的;想装得潇洒些,动作却僵硬又可笑。
心变成了被攥在手里的雀儿,慌慌张张扑着翅膀,想靠近,又怕惊碎了那片安静的湖。
每一次不经意的触碰,都像道轻电流,带来悸动的同时,更有股怕被人看穿的、近乎负罪的紧张。
更深的恐慌,是对“失去”的先天担忧。
这刚握在手里的、亮晶晶的美好,真的属于我吗?
她会怎么看我?今天的开心,明天还能有吗?
这种不确定像早春的雾,蒙在心底。
快乐有多亮,怕失去快乐的影子就有多清。
于是甜里掺了猜疑,幸福里混了怯懦。
我们像两个捧着水晶瓶的孩子,在暗走廊里慢慢走,既为瓶里的光欢喜得心跳,又怕手一滑,光就碎了,只剩黑暗。
多年后再想起那段日子,具体的模样或许淡了,但那两种相反的情绪还鲜活。
我才懂,初恋的动人,或许就藏在这甜蜜与恐慌的纠缠里。
那恐慌从不是爱的反面,而是爱的孪生兄弟,是纯粹的心碰到美好时,最真实的、带着颤栗的诚实。
它让我们第一次知道,极致的幸福和隐隐的害怕,原来能一起住在小小的心脏里。
而那枚青果的滋味,也早超越了甜与酸,成了青春本子上,一枚独一份的、复杂的印记。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