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2025动真格!HBM过英伟达认证,还拿165亿特斯拉订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3 18:32 1

摘要:三星电子的第五代高带宽内存HBM3E,12层堆叠的那款,终于通过英伟达的质量测试了。

2025年9月有个大消息,三星电子的第五代高带宽内存HBM3E,12层堆叠的那款,终于通过英伟达的质量测试了。

这事儿一出来,三星的股价直接冲到了全年最高,其实,这步突破对三星太重要了,之前它在HBM这块儿一直卡着,过不了英伟达认证就进不了核心供应链,现在总算打通了关键环节。

咱先聊聊存储芯片这块儿,毕竟这是三星的老本行。

2025年上半年的时候,三星日子可不好过。

第一季度SK海力士就超过它,成了全球DRAM营收第一;到了第二季度,SK海力士的存储销售额又比三星多,直接坐上了全球最大存储制造商的位子。

为啥SK海力士能超?还不是因为人家HBM技术厉害,业务扩得快。

反观三星,之前一直卡在英伟达认证这关,拿不到订单自然没底气。

现在HBM3E过了认证,三星不光能给英伟达供货,还悄悄完成了HBM4的内部开发,打算用在英伟达2026年要出的“Rubin”AI加速器上。

本来想SK海力士可能会一直领跑,但后来发现三星调整速度是真快,这是铁了心要跟SK海力士抢AI芯片的内存市场。

而且今年存储芯片价格也在涨,8月的时候DDR4 8GB的现货价,比年初高了不少,产业里都觉得三星和SK海力士第三季度利润能有惊喜。

不过即便这样,大家还是觉得SK海力士第三季度利润可能还能领先,三星要想重回第一,得靠HBM稳定供货才行。

讲完存储的反击,咱再看看三星在晶圆代工这块儿的新动作。

9月份的时候,美国得克萨斯州政府给了三星2.5亿美元,从半导体创新基金里拨的,专门支持它在泰勒市建的先进制程逻辑晶圆厂。

加上之前的补贴,三星总共拿了5.2亿美元援助。

这个泰勒工厂2021年就开工了,计划2026年投产,到时候要生产2纳米的半导体,专门用在5G、AI这些下一代技术上。

代工订单方面,三星最近也有收获。

2纳米工艺上,它跟特斯拉签了个165亿美元的协议,要在泰勒工厂生产特斯拉的AI6芯片。

特斯拉的马斯克还特意发社交媒体说,AI6有望成为最好的AI芯片。

要知道,特斯拉之前的AI5芯片是台积电代工的,这次换成三星,要是能顺利生产,对三星来说可是个里程碑,毕竟它在先进制程上一直想跟台积电掰手腕。

另外7纳米工艺上,三星还拿下了IBM的Power11处理器订单,用的是增强型7纳米EUV光刻工艺,性能比前代好,功耗还低。

不过也别太乐观,摩根士丹利有份报告说,三星赢下的特斯拉订单,对台积电收入影响也就1%。

其实,165亿订单听着多,但对台积电影响不大,三星要在代工市场真正追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且三星最近还说要搞碳化硅芯片,想尽快商业化,2023年底就成立了专门的部门研发8英寸的碳化硅器件,比现在行业常用的6英寸先进。

但分析师说,三星在这方面技术还落后于对手,而且它好像更看重8英寸氮化镓代工厂,那工厂2026年后才能商用,所以三星在第三代、第四代半导体上的路还不太清晰。

甚至有人疑问,三星又搞传统硅基芯片,又搞第三代半导体,会不会把资源分散了,这确实是个要考虑的问题。

代工业务有了进展,那三星自家的消费电子表现咋样呢?

2024年三星总营收300.9万亿韩元,其中消费电子占了差不多一半,移动业务卖了114.4万亿韩元,比前一年涨了5%,但视觉显示业务降了6%。

按理说,三星能自己生产芯片,要是用在自家消费产品上,成本优势肯定大,能形成闭环。

但现实是,三星自研的手机芯片,十年都没进过中国大陆市场,直到2025年出了Galaxy Z Flip 7,装了自研的3纳米Exynos 2500芯片,才打破这个局面。

可即便这样,三星还是没法脱离高通的骁龙体系,搞不清三星为啥消费电子还依赖高通,自家芯片明明能省成本,可能还是性能、功耗这些方面没跟上。

最近三星还说要在9月底发布三折智能手机,用双内折结构和超薄铰链,展开10.2英寸,单侧折7.9英寸,全折6.4英寸。

韩国媒体说这手机产量可能就5万到10万台,售价要300万韩元,差不多2150美元,比现有的折叠屏都贵。

但有意思的是,这款手机大概率还是用高通的骁龙8 Gen 3 Elite处理器,自家芯片还是没用上。

除了三折手机,三星月底的Unpacked活动还打算发布XR头显和AI眼镜,不过业内预测这些设备还是用高通的芯片,系统是三星、谷歌、高通一起开发的,AI模型用的是谷歌的Gemini。

这么看下来,三星消费电子的核心竞争力,好像不是靠创新,更多是靠在韩国本土多年攒下的品牌力和用户基础。

现在中国厂商在质量、创新、价格、成本上都在追赶,三星在消费电子这块儿压力不小。

其实三星这些年一直在调整业务,2021年把消费家电和IT移动部门合并,让CEO管芯片业务,这是2017年以来最大的组织变动;

2023年成立人工智能中心;

2024年在HBM、先进封装这些领域调整结构,还专门成立团队负责HBM4开发;

2024年11月又宣布2025年调整,把存储器业务改成CEO直辖,还换了代工业务的负责人。

从这些调整能看出来,三星还是把存储业务当成核心。

而且三星有个特点,调整速度快,这能弥补它在技术创新上的不足。

比如为了加快NAND Flash迭代,它直接跟中国存储芯片公司签了“混合键合”技术的专利许可协议。

从第10代NAND Flash(430层)就用这技术,不自己埋头研发,先把生产节奏提上来,用时间换市场。

了解三星的人都知道,这风格特别“三星”。

现在HBM市场上,2025年第二季度SK海力士占了62%,美光21%,三星17%。

但Counterpoint预测,等三星HBM3E开始给英伟达供货,它的市占率有望超过30%。

总的来说,三星2025年确实“动起来了”,在存储、代工上有突破,消费电子也在尝试新形态,但挑战也不少,技术差距、资源分配、依赖外部供应链这些问题都得解决。

来源:有风来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