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早就提前结束工作,决定瞒着他,偷偷去他公司看看情况。#小说#
【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切勿对号入座】
连续加班两个月,
刷到老公破万的微信步数,
我心生疑惑。
他明明说在公司封闭赶工,
步数却与女秘书神同步。
我早就提前结束工作,决定瞒着他,偷偷去他公司看看情况。#小说#
1
我顶着黑眼圈,坐上了最早一班高铁。
看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景物,脑子里乱糟糟的。
步数过万?和女秘书的步数同步飙升?
这太诡异了。
他是在公司楼道里来回踱步思考难题?
还是和团队一起晚上出去……不,他说是封闭开发,应该不能随意离开。
或者……是我想多了,真的只是巧合?
苏晴也许也加班,公司附近散步碰上了?
各种猜测纷至沓来,又被我自己一一推翻。
我必须亲眼看看真相。
到站后,我没回家,直接拖着行李箱去了他公司附近。
我没有贸然去找他,而是在街对面一家咖啡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这里视野很好,能清晰地看到大楼的主要出入口。
我点了一杯美式,注意力集中在窗外。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进出大楼的人络绎不绝,但没有那个我熟悉的身影。
从上午十点,一直坐到华灯初上。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过于神经质时,
晚上九点多,我终于看到陈默和一个年轻女孩并肩从写字楼里走了出来。
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呼吸一窒。
那个女孩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职业套装,正是我在他公司年会上见过的女秘书苏晴。
他们站在大楼门口的灯光下,似乎在交谈着什么,
陈默脸上带着笑,甚至还很自然地抬手拍了拍苏晴的肩膀,态度看起来熟稔而亲昵。
然后,他转过身,朝着隔壁那家商务酒店走去!
而苏晴,则微笑着朝他挥挥手,转身朝着相反方向的地铁站走去。
两人分道扬镳。
我愣在座位上,紧绷了一整天的神经骤然松弛,随即涌起的一阵强烈的愧疚和自嘲。
看来……真是我多心了?
他确实在加班,步数多可能就是在公司里走动、或者晚上压力大在酒店附近散步缓解?
至于和苏晴步数相似,也许只是巧合,或者他们团队晚上一起开会、在楼道里边走边讨论?
我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觉得自己很可笑,凭空揣测自己的丈夫。
我拖着行李箱,心情复杂地准备坐地铁回家。
也许,真是我最近太累,敏感过度了。
2
就在我走到地铁站入口,刷卡进站前,
鬼使神差地,我又回头朝酒店方向望了一眼。
就是这一眼,让我的血液几乎瞬间冻结,刚刚落下的心再次被狠狠揪起!
本该已经进入酒店休息的陈默,竟然又从酒店的一个不起眼的侧门快步走了出来!
他站在门口,左右张望了一下,神情似乎带着一丝警惕,
然后拉紧了外套,步履匆匆地朝着与刚才苏晴离开的方向走去!
他在干什么?
他不是累得要死要立刻回去休息吗?
为什么要从侧门出来?
而且这副样子,分明是不想被人注意到!
刚才的愧疚瞬间被更大的疑云覆盖。
我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拖着行李箱,借着路人掩护,远远跟了上去。
他走得很快,步幅很大,目标明确。
穿过两个热闹的路口,最后走进了一个名为“悦澜苑”的高档小区。
我站在小区门口,看着他熟门熟路地刷门禁卡进入,
然后径直走向其中一栋单元楼,站在门口,熟练地按下一串密码,
单元门应声而开,他的身影迅速消失在门后。
我僵在原地,初夏的夜风吹在身上,却让我感到刺骨地寒冷。
他在这里有房子?
什么时候的事?
为什么从来没告诉我?
是租的?还是买的?
他每天所谓的“回酒店”,其实是来了这里?
来这里做什么?
无数个疑问像潮水般涌上心头。
我在小区门口站了将近一个小时,像一尊雕塑,死死盯着那栋楼。
五楼中间一户的灯亮了起来,透过没有完全拉严的窗帘,我能隐约看到一个人影在屋内晃动,看身形,很像陈默。
直到那盏灯熄灭,他也没有再出来。
我失魂落魄地离开,打车回家。
坐在沙发上,看着这个我们共同布置的家,一夜无眠。
第二天,我强打起精神,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照常和他通了视频电话。
他依旧抱怨着工作的繁忙和疲惫,背景依然是那个熟悉的酒店房间墙壁,
他甚至打了个哈欠,眼下的乌青似乎比昨天更重了些。
我看着他毫无破绽的表演,心里疑惑却在不断扩大。
这个男人,我的丈夫,他到底在对我隐瞒什么?
3
第二天下午,我以身体不适为由请了假,再次来到“悦澜苑”小区。
我找到物业,谎称是打算在此租房的租客,想了解一下小区环境和房源情况。
和工作人员闲聊中,我状似无意地指向昨晚那栋楼,询问五楼中间户是否出租。
工作人员查了一下记录,很肯定地告诉我,
“五楼中间户的业主叫王磊,是一位先生,房子是自住的,没有出租意向。”
业主姓王?并非陈默!
我的心猛地一沉。不是他的房子?
那他为什么能像回自己家一样自由进出?
他和这个姓王的业主是什么关系?
晚上,我再次前往小区蹲守。
同样的戏码再次上演:陈默从公司出来,先回酒店晃一下制造假象,然后从侧门出来,直奔这个小区,熟练地进入那栋单元楼。
这一次,我鼓起勇气,在他进入单元楼后,也快步跟了过去,躲在楼下的阴影里。
我盯着五楼那户的窗户,灯果然亮了起来。
我心脏怦怦直跳,既紧张又害怕,不知道接下来会看到什么。
大约过了半小时,单元门的电子锁“咔哒”一声轻响,开了。
我下意识地缩紧身体,屏住呼吸。
然而,从里面走出来的,却不是陈默,而是一个穿着运动服、手里牵着一条金毛犬的陌生男人!
男人看起来三十多岁,相貌普通,戴着黑框眼镜,是我完全陌生的面孔。
我彻底懵了。
陈默呢?
他明明刚进去没多久!
难道这房子有后门?
或者……我昨晚和今晚都眼花了,认错了楼层和户号?
我死死盯着单元门,又过了十几分钟,直到那个遛狗的男人牵着狗走远了,也始终不见陈默出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大活人难道还能在密闭的居民楼里凭空消失不成?
我满腹疑云地回家,
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信运动——陈默今天的步数果然又过万了,苏晴的步数也依旧同步。
一切似乎都没有异常,除了我亲眼所见,他走进那栋楼却莫名消失,以及那个遛狗的陌生男人。
4
接连几天的暗中观察,情况几乎一模一样。
陈默每晚都会在那个小区房子里待上一到两小时,然后才返回酒店。
而我再也没看到过他出来,反倒是那个遛狗的男人,几乎每晚固定时间都会出现,仿佛一个精准的报时器。
这太诡异了!
超出了我所能理解的范畴。
我决定改变策略,从另一个方向入手。
在一个陈默应该正在公司“奋战”的下午,我直接去了他公司楼下,然后给苏晴发了条微信,约她下来喝杯咖啡,就说路过,顺便聊聊。
苏晴很快下来了,见到我有些惊讶,但很快恢复镇定,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礼貌地叫我“嫂子”。
我们坐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厅,我旁敲侧击地问起陈默最近的工作强度,晚上是否都在加班,团队状态怎么样。
苏晴的回答堪称滴水不漏,“陈总最近确实非常辛苦,这个项目对公司很重要,他压力很大,我们团队也经常陪他熬到很晚。”
“他一般都住在旁边酒店,方便随时处理工作,我们都挺佩服他的敬业精神。”
她语气真诚,眼神清澈,看不出任何心虚。
“我看他微信步数老是很多,还以为他晚上忙里偷闲出去散步呢。”我故作轻松地开玩笑,仔细观察着她的反应。
苏晴闻言,笑了笑,神态自然:“可能是在酒店房间里踱步想方案吧?陈总思考的时候喜欢走动。”
“有时候我们晚上开会讨论,坐久了也会一起在楼道里走走,边活动边聊,效率还挺高的。”
她的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毫无破绽。
难道真是我想多了?
那个小区房子和遛狗男人,只是与我丈夫无关的巧合?
陈默进去是为了别的事情?
比如……帮那个王姓业主处理什么事情?
但这需要每天都去吗?
可什么事需要他每天偷偷摸摸去,还对我撒谎呢?
什么事能让他如此耗费时间精力,甚至不惜编织一个封闭开发的谎言?
疑问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坐在咖啡厅里,看着窗外行色匆匆的人群,我下了一个决心——
我必须知道那扇门后面到底是什么。
5
第二天晚上,当我再次确认陈默的身影消失在那个单元门后,
趁着刚好有人出来,
我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楼道里很安静,我走到五楼中间户门口,深色的防盗门紧闭着,听不到里面有任何动静。
我的心跳得厉害,几乎要撞破胸腔。
是直接敲门?
还是找个借口?
我正犹豫不决、手心冒汗时,隔壁邻居的门“咔哒”一声开了。
一个头发花白、面容和善的老太太拎着垃圾袋走出来,看到站在门口的我,明显愣了一下,投来疑惑的目光。
情急之下,我脑中灵光一闪,连忙露出一个焦急又无奈的表情,上前一步说道,
“阿姨您好,不好意思打扰了。我……我好像把钥匙反锁在家里了,进不去门。能麻烦您一下,借您家阳台看看吗?我家就在隔壁栋,户型结构跟这边应该是一样的,我想看看从阳台能不能想办法爬过去,或者看看情况。”
我指了指对面那栋楼。
老太太上下打量了我一番,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
“行吧,你进来看看吧,不过可得小心点啊,这么高太危险了。”
我连声道谢,跟着她进了屋。
房子格局果然和我们家以及这栋楼的一样。
我再次道谢后,直奔客厅阳台。
我假装探头朝隔壁张望,嘴里念叨着“好像不行,太远了”,
但眼角的余光却像雷达一样,拼命地扫向旁边那户的阳台和窗户。
幸运的是,那户的窗帘没有完全拉拢,留下了一道不小的缝隙。
透过缝隙,客厅的一部分清晰地暴露在我的视野里。
里面的场景让我如遭雷击,浑身血液仿佛瞬间凝固——
卡点
陈默确实在里面!
他穿着一身宽松的深蓝色家居服,是我没见过的款式,正慵懒地靠在沙发上。
而他旁边,坐着的竟然是那个我见过好几次的遛狗男人王磊!
两人面前的茶几上放着几罐啤酒和一些花生、薯片之类的小吃,电视里正播放着一场足球赛,音量不大。
陈默正激动地指着屏幕说着什么,王磊则哈哈大笑,拿起啤酒罐和他碰了一下,
两人神态放松、自然,看起来非常熟稔,就像是……认识了很久的老友。
没有女人!
没有苏晴!
更没有我想象中的任何龌龊不堪的画面!
这……这是什么情况?
我脑子彻底乱了,一片空白。
他每天撒谎说加班,偷偷跑来这个神秘的地方,就是为了和一个男人喝酒、吃零食、看球赛?
(故事 上)
文|七月
故事虚构,不要代入现实,已开通全网维权,未授权不要搬运。
小姐妹一起加油。
来源:读点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