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是不是也常觉得,有些人就是天生会赚钱?机会总往他们怀里钻,自己却像个“商机绝缘体”?
你是不是也常觉得,有些人就是天生会赚钱?机会总往他们怀里钻,自己却像个“商机绝缘体”?
我以前也这么想,直到跟几十位从零起步的老板聊过之后,才发现:哪有什么“商业天才”,不过是他们把“赚钱”这件事,练成了肌肉记忆。
说白了,商业头脑就像学骑车,多摔几次,自然就会了。他们只是把日常中的小事,当成练手的沙袋,慢慢就摸清了门道。
那具体怎么练?往下看,我掏心窝子跟你分享。
01 小事里藏着生意的密码
别再把“不会赚钱”归咎于基因了。那些会搞钱的人,真不是出生时多带了个算盘,而是他们习惯从鸡毛蒜皮里找规律。
举个栗子,你去楼下买煎饼,可能只关心“加不加辣”。他们却会想:这摊主为啥选这个路口?一天卖多少才能回本?酱料是自己调的还是现成的?
看懂了没?生意经不在商学院课本里,就在你每天经过的摊位、逛的菜市场、刷的短视频里。你缺的不是机会,是“琢磨”的习惯。
02 对钱敏感,是练出来的
怎么练?简单,就是像个好奇宝宝,啥都问“为什么”。
比如你刷到一个带货视频,别光盯着产品看,想想:主播哪句话让你心动了?背景音乐为啥选这首?价格是怎么设置的?付款流程顺不顺畅?
每天记一个这样的小观察,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自己像开了“商业透视眼”。路边水果摊的定价策略、奶茶店的排队玄学……一眼看穿。
03 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
花钱别光图爽,要学会“花一分钱,种一棵树”。
买衣服,不只看款式,想想:它能不能帮你提升专业形象,让客户更信任你?报课程,不只看价格,琢磨:学完能不能变现?哪怕刷朋友圈,也留意哪些信息能转化成机会——比如某地要通地铁,周边房租会不会涨?
就像投资大师芒格说的:“如果你是一个有锤子的人,你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像钉子。”当你带着“投资视角”去花钱,万物皆可增值。
04 别让你的资源躺平睡觉
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资源。缺的是“把资源用起来”的行动力。
网上大把免费课程、干货分享,别只收藏不吃灰。别人做手工皂火了,你也可以试试;有人靠剪辑赚钱,你就下个软件练手。
把“知道”变成“做到”,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技能”,这才是商业脑的核心竞争力。
05 每天3分钟,练出搞钱体质
想快速上手?每天花3分钟,做点“商业小体操”。
可以学一点干货:比如搞懂“毛利率”是啥,卖10块钱的东西,成本多少才不亏。
也可以试个小点子:在朋友圈卖家乡特产,帮邻居代收快递,组织同事团购午餐……
拿个小本子,随时记灵感。别嫌小事小,巴菲特不也是从送报开始攒第一桶金的?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灵敏”——别人眼中的日常,在你眼里全是商机。
写在最后
商业头脑不是天赋,是习惯。
就像巴菲特说的:“最好的投资,是投资你自己。”从观察一个煎饼摊,到把技能变成副业,再到每天3分钟的思考练习——这些微小的动作,叠加起来,就是你和“赚钱高手”之间的真正差距。
从今天起,路过奶茶店时多问一句“为什么”,睡前花一分钟记个灵感。三个月后回头看,你可能已经悄悄把一个小念头,变成了赚钱的路子。
记住:你不是没机会,你只是还没开始练习。
来源:战略顾问陈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