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阳正好,风染桂香,假期的美好时光,总少不了美食作伴。当秋意漫过浙江的山水,浙江的“共富工坊”里,各色美食接踵而至,一场舌尖上的盛宴也悄然启幕。这个国庆假期,不妨和党建君一起,循着食物的香气,走进浙江的城镇乡野,寻味舌尖“浙”里吧!
秋阳正好,风染桂香,假期的美好时光,总少不了美食作伴。当秋意漫过浙江的山水,浙江的“共富工坊”里,各色美食接踵而至,一场舌尖上的盛宴也悄然启幕。这个国庆假期,不妨和党建君一起,循着食物的香气,走进浙江的城镇乡野,寻味舌尖“浙”里吧!
秋日限定,“工坊”美食上新了
中秋的气息,藏在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龙源社区的“源柒”共富工坊里那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苔条月饼中。饼皮能层层剥落,入口即化,甜咸交织间满是海苔的清香,海苔与黑芝麻的搭配,不仅养胃,更藏着地道的匠心。工坊精准吸纳社区周边失业女性、残疾人家属等群体,由非遗小吃技艺“传承人”陈月波组织手艺培训,开展新品研发,不断为传统美食注入新活力,今年中秋节前工坊共卖出月饼2000余盒,日均销售额5000元。
秋风掠过汾湖,捕捞船上的蟹农笑眼弯弯,肥美河蟹是不仅餐桌上的秋日珍馐,更已然成为乡村共富路上的鲜活注脚——一只螃蟹撬动产业升级,一味鲜香串联共富图景。嘉善汾湖蟹农业科创园共富工坊迎来丰收季,荣膺首届全国河蟹产业博览会“三奖大满贯”的汾湖蟹,首批达标母蟹带着膏腴黄肥的鲜香已正式上市,肉质鲜甜、胶质丰厚的汾湖蟹已成为过节“抢手货”。近年来,嘉兴市嘉善县坚持“农合联党支部+种业企业+制种农户”的共富模式,组织引领、技术支撑与农户参与深度融合,创新打造立体生态养殖链条。去年,总产量达2.38万斤,总销售额突破230万元。今年亩产更预计增产约50斤,产量再创新高,农户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清明下蛋,中秋吃蛋”,历经六个月的时光封藏,现在正是品尝嘉兴平湖糟蛋的绝佳时节。蛋壳自然融化,蛋体如玉晶莹,咸鲜中透出醇厚酒香,引得老食客感叹:“天下糟蛋独此一味”,这枚传承数百年的风味,如今在“共富工坊”中焕发出新的时代香气。在嘉兴平湖市林埭镇党委的推动下,“红匠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他们围绕技艺传承、电商运营、文旅融合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项扶持,不仅守住了传统工艺的本真,更把“小工坊”对接上“大市场”,更让这枚承载记忆的糟蛋,真正成为带动集体增收、村民共富的“金蛋蛋”。
金秋时节,大自然“丰”景如画,空气中满是金果飘香的甜蜜。台州市黄岩区平田乡快快农场共富工坊里,一人多高的猕猴桃树藤蔓茂盛,一个个硕大饱满的猕猴桃挂满枝头,果实口感细腻,爽滑多汁,甜度达20度以上。近年来,平田乡持续深化与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组织新农人队伍下沉共富工坊,探索高山水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在专家的指导下,快快农场共富工坊种植的猕猴桃果皮平实光滑,果肉鲜嫩,每年产量可达6万公斤,收入超100万元,带动周边20余名村民每月增收3000元。
好味常在,美食产业“串珠成链”
灰汁团、黑米糕、黄馁糕……宁波“老底子”糕点香味四溢,十余种非遗技艺更是引人驻足,游客们共享美好“食”光。作为第一批省级示范“共富工坊”,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的“巾帼荟·非遗”共富工坊街区依托“千年庙会”的资源禀赋,13家非遗店铺、“鄞江七大碗”特色美食、村咖茶馆等串珠成链,紧密结合“十月十”民俗节庆,推出网络大V游鄞江、邀你来探“坊”等互动活动,带动日均客流量增长约15%,7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形成了美食共富打卡游线。
国庆佳节,温州市鹿城区藤桥镇的熏鸡飘香千家万户,为节日餐桌增添了一抹地道的“中国红”。“藤桥熏鸡·共富工坊”在坚守古法技艺的同时,创新推行“企业+共富工坊+农户”的协作模式,打造出一条惠及千家万户的共富链。通过设立集中养殖点吸纳村民参与,工坊已带动当地15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1200万元,让传统风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工坊还依托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与“绿色直播间”电商矩阵,打通全国销售网络,推动藤桥熏鸡从地方特色美食升级为“浙江省著名商标”,书写了党建引领下“熏鸡变金鸡”的共富佳话。
中秋来临之际,在2025“台州菜・玉海宴”匠心美食挑战赛上,“听海民宿共富工坊”番粉圆以地道风味和弹润质感,摘得非遗小食赛道金奖。近年来,台州玉环市坎门街道史灵灵等返乡青年深挖传统渔家饮食,创立“听海鱼味”8大系列小吃及礼盒,推动海产从“土货”到“潮礼”升级,成功带动40余户村民增收,年销售额突破百万,让渔村老味道飘出共富新香!
舟山市嵊泗县洋山镇特色美食松花饼,馅料饱满,口感软糯香甜,裹着清雅的松花粉,是萦绕在舌尖的独特记忆。在洋山,无论是订婚喜宴、新房上梁,还是老人祝寿、新船开航,但凡家有喜事,主人都会预定大量松花饼,分赠亲朋邻里,共享吉庆祥瑞。昔日,这门手艺因工序繁复、利润微薄而濒临失传。2022年,洋山镇党委打造“松花饼·共富工坊”,通过技艺传承与渠道拓展,让这份“老味道”焕发新生。如今,工坊年销逾12000个,这缕松花清香,正带着共富的甘甜,飘向更远的地方。
活动乐享,美食书写共富故事
杭州市拱墅区小河街道远洋商务社区打造乐堤港“楽市”市集,联合网络大V开展助农活动,通过“线下展销+线上直播”的融合模式,用烟火气编织出城乡共富的温暖纽带。经过一晚上的直播与线下售卖,1500箱精选阳光玫瑰全部售罄。相关货款将全数用于葡萄果农治病及家用补贴。
金秋十月,正是品味斜桥澳龙的绝佳时节。嘉兴海宁市斜桥镇挂牌成立的7个稻虾共作共富工坊,迎来了澳洲淡水龙虾的丰收季。在2025斜桥澳龙嘉年华上,本地大厨现场烹制藤椒、熟醉等多种风味龙虾,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没想到在家门口养的龙虾,能吸引这么多外地客人!”共富工坊直营店负责人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据悉,此次澳龙推广季首场活动共吸引超3.6万人次参与,线上直播访客数突破5万,现场售出澳龙超1600斤,累计销售额达10万余元。斜桥澳龙,正以其独特魅力,成为金秋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鲜美选择。
秋日宜养,一盏温润的石斛花茶正当时。在丽水龙泉,由西街街道党工委牵头、周村村与唯珍堂产业园联合创立的“石斛花开”共富工坊,不仅孕育着这份秋日滋养,更绽放出绚丽的共富之花。工坊依托“工坊+景点+产业”的农旅融合模式,在500亩土地上构建起“村集体入股分红+村民土地流转+企业文旅引流”的利益共同体,并联动周边景区打造热门打卡地,年吸引游客约10万人次,成功带动周边业态蓬勃发展,将铁皮石斛从种植采摘延伸至花茶、石斛炖鸡等多元产品开发与生态休闲旅游。通过精准匹配用工需求,工坊带动300余人在“家门口”灵活就业,为村集体年增收超15万元,让村民真切地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
来源:浙江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