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 10月3日下午 中国女篮传来郑薇 杨力维 韩旭 杨舒予 李缘消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3 17:28 1

摘要:国庆假期,中国女篮圈的一系列动态与赛场回响,勾勒出球队在新老交替关键期的鲜活图景。前国家队主帅郑薇率队斩获亚洲赛事桂冠,以创新战术破解强敌;杨力维、韩旭等老将坚守初心,用经验撑起团队;杨舒予、李缘等新生代球员则在实战中快速成长,交出亮眼答卷。这些点滴片段,既彰

国庆假期,中国女篮圈的一系列动态与赛场回响,勾勒出球队在新老交替关键期的鲜活图景。前国家队主帅郑薇率队斩获亚洲赛事桂冠,以创新战术破解强敌;杨力维、韩旭等老将坚守初心,用经验撑起团队;杨舒予、李缘等新生代球员则在实战中快速成长,交出亮眼答卷。这些点滴片段,既彰显着中国女篮的传承力量,也预示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一、郑薇:以战术破局,以传承立心

国庆假期的一天清晨,广东全运女篮训练基地旁的会议室里,郑薇正带着杨力维、杨舒予整理探访钟南山院士与李少芬前辈的笔记。“钟院士说‘坚守热爱方能致远’,这和篮球里的战术打磨、日复一日的训练,本质是相通的。” 郑薇边划重点边和队员交流,这份对精神传承的重视,早已融入她的执教日常。

今年夏天接掌广东全运女篮后,郑薇的战术革新很快见效。9月底的2025年亚洲女篮联赛上,她带领东莞女篮四战全胜登顶,决赛对阵日本富士通红浪的比赛,堪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经典战例。针对日本队擅长的“小快灵”打法,郑薇赛前专门设计“防守反击+外线开花”战术:训练中让队员模拟日本队的跑位节奏,重点练“断球后3秒内发起快攻”,同时要求外线球员每天加练150次三分投射。决赛当天,这些准备化作实效——东莞队快攻得分28分,占总得分近三成;三分球16投8中,50%的命中率彻底压制对手外线,最终95-67大胜。“不是靠蛮力,是靠对对手的吃透,对细节的抠挖。” 赛后新闻发布会上,郑薇举起战术板,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日本队每个球员的跑位习惯。

如今广东全运女篮已成全运会夺冠热门,郑薇的“差异化战术”思路备受业内认可:面对擅长外线的球队,她会安排双后卫轮番施压,切断对手传球路线;对阵内线强势的四川队,则主打“内线牵制+外线分球”,让高大球员拉到罚球线策应,为队友创造空位机会。更难得的是,她从不把年轻球员当“替补工具人”,而是让她们参与战术讨论——19岁小将张琳在训练中提出“挡拆后反向切入”的想法,郑薇当即安排实战演练,最终这个战术在联赛中多次打成关键得分。“年轻球员有新鲜想法,给她们机会,就是给球队未来留空间。” 郑薇的这句话,道出了梯队建设的核心逻辑。

二、杨力维:32岁仍冲锋,老将自有锋芒

“李少芬前辈说‘打球不仅要拼体力,更要拼脑子’,这句话我记在心里了。” 参与完国庆探访,杨力维在训练日记里写下这句话。作为广东女篮与中国女篮的双料核心,这位32岁的老将,始终用行动诠释着“老而弥坚”。

亚洲女篮联赛决赛第三节,比分胶着在58-55时,杨力维的表现成为转折点。她连续两次利用“挡拆后错位”战术:第一次与韩旭配合,吸引对方两名内线防守后,突然分球给外线空位的杨舒予,后者三分命中;第二次则自己持球突破,在对方中锋补防时,轻巧地将球分给篮下无人防守的队友,完成上篮。单节3次助攻、2次抢断,杨力维用“用脑子打球”的方式,帮助球队拉开分差,全场16分5篮板6助攻的全面数据,也让她成为决赛的“隐形MVP”。

联赛征战中,杨力维的“全能”从未褪色:场均2.1次抢断,是球队外线防守的“铁闸”;关键时刻的控球组织,总能让慌乱的队友稳住节奏。2025年女篮亚洲杯期间,因球队战术调整,她的得分数据降至场均7.2分,但9.1次助攻的表现,证明了她“团队粘合剂”的价值。“力维就像球队的‘定海神针’,她在场上,年轻队员就有底气。” 宫鲁鸣教练的评价,点出了老将的不可替代性。如今,随着国家队“状态优先”用人原则的明确,杨力维正用持续稳定的表现,争取在2026年世界杯周期继续为女篮效力。

三、韩旭:长文诉初心,内线撑起一片天

10月2日晚,韩旭结束训练后,坐在更衣室里写下那条刷屏的社交动态:“从16岁第一次穿上国青队战袍,到现在站在亚洲杯赛场,胸前的国旗始终是我最坚定的动力。篮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是队友的传球、教练的指导、球迷的支持,一起组成了‘中国女篮’这四个字。” 文字下方,她配了一张自己在亚洲杯赛场上怒吼庆祝的照片,评论区里,球迷们纷纷留言“你的成长,我们都看在眼里”。

即将年满26岁的韩旭,早已成长为中国女篮的“内线支柱”。技术层面,她打破了传统中锋“只在内线硬抗”的局限——38.2%的三分命中率,让她能在外线牵制对手防线;场均1.4次封盖,则让她成为篮下的“防守屏障”。今年女篮亚洲杯上,球队缺少核心得分点,韩旭主动扛起进攻重任:对阵澳大利亚的半决赛,她面对对方两人包夹,先是假动作晃开防守,接着转身勾手命中;末节关键时刻,又连续抢下3个防守篮板,为球队稳住局势,最终砍下16分8篮板,帮助球队晋级。赛后,亚洲杯官方评价她“用全能表现定义了现代中锋的价值”,并将其选入赛事最佳阵容。

训练场上的韩旭,永远是最“较真”的那个。每次训练结束,她都会主动留下加练:练低位脚步,就对着镜子反复调整动作细节;练三分投射,就要求自己每组10球必须投进8个才算过关。“现在的篮球节奏越来越快,不进步就会被淘汰。” 韩旭的这份清醒,让她在顶尖水准的道路上持续前行。

四、杨舒予:新生代挑大梁,用实力书写成长

“要像郑导说的那样,为国打好每一场比赛,不辜负信任。” 国庆探访结束后,杨舒予在训练服上写下这句话。这位23岁的“00后”小将,正用一场又一场的亮眼表现,证明自己是中国女篮新生代的领军者。

亚洲女篮联赛决赛的舞台上,杨舒予成为最耀眼的星。第一节末,球队落后4分时,她顶住压.力两罚全中,为球队止血;第四节还剩2分钟时,她持球突破日本队防线,在空中闪过防守球员后,单手将球上进,同时造成犯规,打成“2+1”,彻底锁定胜局。全场23分、3个篮板、2次抢断,三分球5投3中,杨舒予毫无悬念当选决赛MVP,领奖时她直言:“这个奖杯属于团队,是大家一起拼出来的。”

这份成长并非偶然。上赛季WCBA总决赛第四场,东莞女篮与四川队战至决胜时刻,杨舒予与杨力维联手打出6-0高潮:她先是断下对手传球,快攻助攻杨力维得分;接着又自己命中关键三分,帮助球队终结四川队三连冠,那场比赛她贡献13分5助攻,让“00后总决赛MVP”的称号实至名归。战术层面,杨舒予的“全能性”堪称一绝——既能打一号位组织进攻,又能打三号位突破得分,完美适配郑薇的“小快灵”体系。今年亚洲杯上,她场均11.4分4助攻的表现,也让外界看到了中国女篮锋线的“未来希望”。

五、李缘:在成长中沉淀,后卫线期待突破

国庆当天,李缘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张自己穿着国家队队服的照片,配文“祝福祖国,也愿自己能更快成长,为女篮添力”。这条简单的动态,收获了不少球迷的鼓励,大家都在期待这位年轻后卫的蜕变。

2025年女篮亚洲杯,是李缘成长路上的“试炼场”。作为球队核心组织后卫,她承担起串联全队的重任,场均4.1次助攻的数据不算惊艳,但1.8次的低失误率,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沉稳。对阵韩国的季军争夺战中,她更是迎来爆发:末节球队落后5分时,她连续两次突破上篮得分,接着又命中一记三分球,单节独得8分,帮助球队逆转获胜,全场19分的表现,让球迷看到了她的攻坚能力。

“李缘是‘年轻的老队员’,有大局观,也敢打敢拼,但还需要在细节上打磨。” 宫鲁鸣教练的评价,精准点出了她的现状。目前,李缘正在针对性提升短板:每天训练后加练200个三分球,强化投射稳定性;与体能教练合作,增强核心力量以提升对抗能力。“杨力维姐是我的目标,我要像她一样,既能组织好进攻,也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 李缘的眼神里,满是坚定。

结语:传承中创新,女篮未来可期

国庆期间的这些片段,拼凑出中国女篮的“现在与未来”:郑薇用战术革新为球队注入现代篮球思维,让“以巧胜强”成为破局关键;杨力维、韩旭等老将坚守热爱,用经验为年轻球员铺路;杨舒予、李缘等新生代则在实战中快速成长,接过传承的接力棒。亚洲女篮联赛的夺冠,印证了战术与人才的双重成效;亚洲杯的历练,也让球队看清了“关键战抗压能力”等待解课题。

正如韩旭在动态里写的那样:“篮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当郑薇的战术板遇上杨力维的传球、韩旭的封盖、杨舒予的突破、李缘的组织,当老辈的坚守与新生代的冲劲碰撞融合,中国女篮正在新老交替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更高目标迈进。

来源:风里赏叶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