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次见到周奶奶时,她正蜷缩在飘窗角落,死死攥着尿湿的床单不肯松手。82岁的退休教师,如今连排泄都成了需要道歉的罪过。“您就当我是女儿。”我试图接过她手里的脏床单,却被一巴掌拍开,她浑浊的眼里闪着最后一丝尊严:“让我自己来……”这是我从家政转行养老护理接的第一
第一次见到周奶奶时,她正蜷缩在飘窗角落,死死攥着尿湿的床单不肯松手。82岁的退休教师,如今连排泄都成了需要道歉的罪过。
“您就当我是女儿。”我试图接过她手里的脏床单,却被一巴掌拍开,她浑浊的眼里闪着最后一丝尊严:“让我自己来……”
这是我从家政转行养老护理接的第一单。凌晨三点替她换纸尿裤时,她突然抓住我的手喃喃:“我教过的学生有当市长的、当教授的,现在却要你……”话音未落,老人眼泪流了下来……
一、黄昏人生
独居老太:89岁的王奶奶每天雷打不动做三件事:早上7点擦亮全家福相框,中午12点准时拨错儿女电话,傍晚5点对着电视新闻自言自语。她手机通讯录只有三个标注“别打扰”的号码,大儿子倒时差、二女儿开会、小儿子送孩子补习。她曾握着我的手说:“你身上有茉莉味,和我妈当年一样,我听后含着眼泪,孤单的王奶奶想妈妈了
老兵爷爷:92岁的赵爷爷床头贴泛黄军装照,床尾挂尿袋。三个子女为赡养费吵了八年,最终达成“轮养协议”,每家住四个月。每次搬家,他都要把勋章藏进假牙盒,只因孙子曾拿着他的二等功奖章问:“这个能卖多少钱?”上周,他偷偷塞给我装着泛黄存折和歪斜遗书的信封:“小刘,等我走了,用这个钱买块体面的墓地,别让孩子们为难。”
二、缺口与无奈
养老护理员培训课上,老师教如何快速更换尿不湿又不伤害老人自尊。行业报告显示,中国养老护理员缺口达300万,45%从业者干不满半年。我见过同事被痴呆老人咬出血,见过雇主家摄像头对准保姆床铺,更见过子女在缴费单前瞬间冰冷的眼神。林奶奶的女儿曾当着我面转账时说:“你们就是花钱买的孝顺。”可她不知道,那天深夜老人发烧到39度,是我用酒精棉球物理降温,三个子女的手机却始终无人接听。
三、时光里的孤独
在社区养老驿站,我见过太多揪心场景:82岁吴奶奶每天带丈夫照片“打卡”,只为说句“我吃了”。张爷爷把遗嘱放在胳膊袖子上,说“这样急救时医生能看见”。北京大学研究显示,60岁以上的老人那些所谓的“老糊涂”,或许是他们绝望中的生存策略,就像周奶奶总把饼干捏碎说“喂鸽子”,其实是渴望窗外的生机。
如今,我会给王教授买儿童玩具,帮林奶奶注册短视频账号,陪赵爷爷用棉签蘸红药水“批改”过期报纸。有次周奶奶让我读《红楼梦》,念到“一朝春尽红颜老”时,她摸着我的工作牌问:你说我们这些老古董,算不算时代的眼泪。
203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这些老人们在晨光里反复练习握勺的手、在深夜盯着全家福发呆的眼。每个老人都在尊严与衰亡的悬崖边,跳着孤独的探戈,而我们都是这场悲壮生存实验的见证者。
来源:敦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