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60万人抢武汉,比上海还多9万,这数字一出来,朋友圈直接炸成烟花。
660万人抢武汉,比上海还多9万,这数字一出来,朋友圈直接炸成烟花。
有人吐槽“抢个票比春运还难”,有人晒截图“排队50万+,系统直接卡成PPT”。
可真正让人心里咯噔的,是后面那条加场通知:五月再开两场,1小时预约又冲200万——等于把别的歌手全年票房一次性打包秒杀。
更离谱的是黄牛价,内场原价2000的票,二手平台挂到1万8,还标注“不议价,看好再拍”。
平台紧急上线人脸识别强实名,结果黄牛直接改口:“可代拍,失败退50%手续费。
”一句话,技术刚打补丁,黄牛已经升级外挂。
别以为只有国内疯。
新加坡那边,4成票被内地IP抢掉,当地旅游局笑得合不拢嘴,提前把周杰伦海报贴满地铁,预估连带酒店餐饮要进账2亿新币。
朋友上周飞狮城,出关排队前后都是说中文的“杰迷”,人手一张演唱会门票当通行证,海关小哥见怪不怪:“Chinese Jay fans?
Welcome。
”
技术也卷到next level。
这次把北京冬奥开幕式的全息团队搬来,说要复刻《最伟大的作品》里的魔术舞台——人没到场,先让钢琴自己飘起来。
移动干脆搞了个“5G云包厢”,4K多视角直播,120万份套餐说没就没,评论区清一色“抢不到就云蹦迪也行”。
有人算过,光数字门票收入,已经够再拍三部《不能说的秘密》。
最魔幻的是学术界。
北大出了本白皮书,标题一本正经——《周杰伦现象研究》,核心一句:他开一场,周边产业能翻8倍,行业平均才3倍。
翻译成人话:别人卖票是卖票,周杰伦卖票是卖一座城。
武汉文旅局直接摊牌:15万人进场,10万是外地,吃住买带一波,GDP顶3个黄金周。
酒店老板半夜发朋友圈:“谢谢周董,四月业绩提前完成。
”
回头想,为啥20年老歌还能让00后跟着大合唱?
答案在小学音乐课本里——《青花瓷》被教育部点名收进去,老师上课放一句“天青色等烟雨”,台下小学生齐背“而我在等你”。
从课堂到抖音,50亿播放的演唱会挑战,把三代人串成一条弹幕:有人怀念磁带,有人刷着短视频,却都在副歌里同时按下红心。
数据再漂亮,也抵不过一句现场大合唱。
那些年被窝里偷听的MP3,如今变成荧光海。
抢不到票的人别急着哭,官方已经放话:元宇宙演唱会内测,迪士尼还要把专辑改成音乐剧。
下一次,也许不用拼手速,戴上眼镜就能和青春撞个满怀。
只是别忘了,当《七里香》前奏一响,还是会起一身鸡皮疙瘩——那是算法算不出的生理反应,也是周杰伦留给普通人最公平的彩蛋。
来源:饿龙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