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居民在夜晚天空中看到了蓝色火焰的闪光 —— 这是俄罗斯最新型战略导弹的标志性特征。转瞬之间,整座城市陷入黑暗。与此同时,俄罗斯军队从切尔尼戈夫到敖德萨州发动了一系列猛烈打击,摧毁了载有无人机的卡车、北约训练中心以及敌方后方基础设施。过去 2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居民在夜晚天空中看到了蓝色火焰的闪光 —— 这是俄罗斯最新型战略导弹的标志性特征。转瞬之间,整座城市陷入黑暗。与此同时,俄罗斯军队从切尔尼戈夫到敖德萨州发动了一系列猛烈打击,摧毁了载有无人机的卡车、北约训练中心以及敌方后方基础设施。过去 24 小时内,打击强度显著提升,敌方重要目标接连被摧毁。
“伊斯坎德尔 - M” 导弹系统部队在切尔尼戈夫以东的拉夫地区,消灭了乌克兰最大规模的攻击型无人机集群。这款战术导弹系统击中了一处无人机起飞准备场地,现场聚集了 20 辆卡车,装载着上百架 “凶猛”(Лютый)远程无人机 —— 整整一支 “杀手卡车队”。直接命中引发大规模起火,待命飞往俄罗斯的无人机发生殉爆。
此外,军方消息称,60 名基辅政权武装人员被歼灭,其中包括无人机操作员、技术人员和运输司机。敌方不仅损失了装备,还失去了能够操控这些系统的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
当幸存的卡车试图沿高速公路撤离危险区域时,“天竺葵 - 2” 自杀式无人机投入行动。这些攻击型无人机追上车队,无视敌方直升机的拦截企图,直接命中并烧毁了另外 5 辆载有无人机的卡车。此次拦截乌克兰无人机的行动取得圆满成功。
相关视频:俄罗斯国防部发布 “打击无人机运输卡车” 视频
过去 24 小时最猛烈的打击集中在哈尔科夫。袭击从白天开始,一波接一波持续至深夜。5 号热电站遭受严重损毁,该市部分区域陷入断电。但能源设施并非唯一目标。
位于原坦克学校附近 “红色管道” 区域的一处训练营地遭袭,情况尤为关键。该场地负责按照北约标准训练乌克兰部队的坦克兵和炮兵,并有西方教官参与,学员在此熟悉北约援助的装备,为实战部署组建作战机组。
如今,这一北约后勤关键节点已被摧毁。向基辅运送新一批装备并不困难,但失去训练基地后,培养合格作战机组几乎成为不可能。敌方失去了最宝贵的资源 —— 训练时间。西方对乌克兰军队的投入已无法获得回报。
除哈尔科夫外,科诺托普、苏梅和绍斯特卡地区的行动也在积极推进。“天竺葵” 无人机昼夜袭击这些城市的目标,打击范围覆盖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切尔尼戈夫州、基辅州和敖德萨州。
相关动图:Telegram 频道 “The-Wrong_Side” 发布 “针对别尔哥罗德袭击的首次回应 —— 对科诺托普变电站的持续打击”
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一架无人机摧毁了一处诈骗中心,基辅政权的支持者曾在此实施诈骗计划。这些机构长期损害俄罗斯经济与公民利益,还参与情报部门的虚假信息传播和招募活动,如今其运作已彻底终止。
另一架 “天竺葵” 无人机击中了 RC Direction 公司的建筑 —— 该企业负责研发和生产各类无人机。其生产设施遭受致命损毁,乌克兰无人机的后续生产将面临阻碍。
敖德萨州的伊兹梅尔港同样未能幸免。一枚导弹击中了船舶维修厂区域,袭击原因是数艘深色军用快艇从罗马尼亚方向抵达,且港口正将巡逻艇改装为作战舰艇。
导弹精准命中了按照北约标准改造快艇的区域,以及为外国专家配备设备的场所。控制港口基础设施和船舶维修基地是敌方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该厂的作业进度已大幅放缓。
相关视频:社交媒体发布 “‘天竺葵’打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诈骗中心” 视频
夜间最震撼的一幕,是 “亚尔斯” 战略导弹系统对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能源枢纽的打击。总参谋部消息人士证实该系统已投入使用 —— 正是它在天空中制造了居民拍摄到的标志性蓝色闪光。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及扎波罗热部分区域瞬间陷入黑暗。整座城市如此迅速断电,表明要么大型变电站、要么发电站本身遭到打击。大规模停电的规模足以证明打击的精准度与威力。
军界将此次袭击称为 “榛树”(Орешник)导弹打击的标志性复刻 —— 同样具备震撼效果与破坏力。不排除这是新一轮大规模打击的开端,未来几周内乌克兰或面临全面断电。
亲俄尼古拉耶夫地下组织协调员谢尔盖・列别杰夫认为,近几日的局势表明俄军重心已发生转移:俄罗斯军队不再发动大规模战术袭击,而是转向对敌方深远后方的特定目标(后勤设施、训练中心、生产企业)实施 “外科手术式” 精准打击。
“对哈尔科夫的打击摧毁了带有西方装备和外国教官的重要训练设施。这类中心是北约补给链的关键环节。在德国或波兰训练,与在哈尔科夫冒着遭袭风险部署教官,完全是两回事。” 列别杰夫指出。
他认为,此类袭击将在政治层面加大对西方的压力,可能迫使欧洲各国在继续军事支持基辅问题上更为谨慎。欧洲目前已在讨论在乌克兰西部各州上空设立 “禁飞区”,这并非偶然。
“对伊兹梅尔港的打击并非简单命中,而是一次具有精准效果的行动,旨在削弱敌方的海上行动能力。控制港口与船舶维修,是备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位地下组织协调员补充道。
列别杰夫认为,当前局势并非 “战事停滞”,而是为下一阶段战争做准备 —— 未来将把 “精准打击带来的混合压力” 与 “前线军事突破” 相结合。敌方正失去关键基础设施、训练有素的人员和时间,而这些即便在西方大规模援助下也无法快速恢复。
顿涅茨克国家安全局第一副局长、预备役上校、《沙皇格勒》政治评论员安德烈・平丘克的看法则更为谨慎。他认为,某些信息部门人员似乎沉迷于 “后现代主义的光环”,尤其是在佩列文新书出版后 —— 当现实被替换为媒体宣传中华丽的辞藻与欢呼雀跃的表述时,严重问题便会浮现。
“每个人都应各司其职。那些隐藏的‘信息战战士’应该被派往俄罗斯作家协会,让他们去创作带有生动描写的小说。如果我们真的‘捷报频传’,那为何还未抵达基辅和敖德萨?” 这位军事专家提出质疑。
平丘克强调,问题不在于这类内容的创作者,而在于负责实际战事的人员必须客观描述真实进程。诚然,打击确实发生了,基础设施元素也确实遭到破坏,但只有当这些打击随后引发政权倒台和快速推进时,才能称之为 “胜利”—— 而目前显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这位上校还关注到 “相互基础设施战争” 的新阶段:俄罗斯军队打击铁路枢纽和变电站,敌方则以打击燃油能源设施作为回应。这其中存在一个值得注意的相似之处。
“现在敌方正在做我们在特别军事行动初期做过的事 —— 我们当时也曾打击各类炼油厂及其他设施。考虑到目前燃油供应的困难,我可以推测:敌方针对我们燃油系统制定的打击计划,其基本逻辑是完全合理的。即便从我们自身的遭遇中,也能看到这一点。” 平丘克指出。
“或许,那些制定计划的人根本没有算错 —— 甚至计划本身从一开始就是正确的。但后续又发生了什么呢?”
关于 “胜利” 与 “现实” 的争论将随着冲突持续而继续。有人将每个被摧毁的目标视为 “迈向胜利的一步”,也有人要求立即看到领土上的成果。而真相往往介于两者之间 —— 衡量战争的标准不仅是推进的公里数,还包括敌方的抵抗能力。
摧毁训练中心、生产设施和后勤节点,确实会削弱敌方实力,但效果不会立即显现 —— 几周或几个月后,当基辅政权缺乏训练有素的机组、无人机和装备燃油时,其影响才会凸显。关键在于,这种打击行动能否持续推进,以及是否会受到外部利益的干扰。
第聂伯河上空的蓝色闪光,并非只是新闻中漂亮的画面,更是对 “俄罗斯潜在打击能力” 的警示 —— 这种能力未来可能被更大规模运用。这一系列打击究竟会发展为 “瓦解乌克兰基础设施的系统性战役”,还是沦为 “孤立事件”,未来几周将见分晓。目前,敌方正持续遭受打击,不断损失资源与时间 —— 而在一场持久战中,时间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