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乾崑智驾与 ADS 4.0:百万量级落地背后的技术越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3 15:13 1

摘要:在高阶智能驾驶赛道,规模化落地是检验技术成熟度的核心标准。2025 年 8 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CEO 靳玉志通过微博平台及多场公开活动同步披露: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累计搭载车辆突破 100 万辆,合作上市车型数量超 28 款,覆盖轿车、SUV、MPV、硬派

在高阶智能驾驶赛道,规模化落地是检验技术成熟度的核心标准。2025 年 8 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CEO 靳玉志通过微博平台及多场公开活动同步披露: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累计搭载车辆突破 100 万辆,合作上市车型数量超 28 款,覆盖轿车、SUV、MPV、硬派越野等全品类车型,价格区间从 15 万元延伸至 100 万元以上,实现了对不同消费需求的全面覆盖。

增长速度2024 年 10 月时,乾崑智驾的累计搭载量仅为 30 万辆;截至 2025 年 8 月,这一数字已突破 100 万辆,10 个月内增幅超 230%,增速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市场份额2025 年上半年,乾崑智驾城区领航辅助系统的装车量达 255,488 辆,在同期行业前十供应商的总量中占比 28.3%,这一份额已超过第二名与第三名供应商的份额总和,凸显其市场主导地位。用户活跃度2025 年 7 月数据显示,乾崑智驾用户人均辅助驾驶里程达 699 公里,是行业平均水平的 2-4 倍;系统累计辅助驾驶里程已突破 40.5 亿公里,这一里程相当于绕地球赤道 10 万圈,足见用户对其的认可与依赖。

二、ADS 4.0 四大核心升级:以 “世界模型” 拓宽智驾安全边界

2025 年 4 月海南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上,华为正式发布乾崑智驾核心技术版本 ——ADS 4.0,围绕 “架构优化、安全强化、运动控制升级、泊车体验提升” 四大维度完成迭代,并于 2025 年 9 月启动大规模推送,让更多用户体验到技术升级带来的价值。

ADS 4.0 的核心架构 WEWA,通过 “云端 + 车端” 双向优化提升智驾性能:

云端依托扩散模型生成高密度极端场景(如突发障碍物、复杂天气路况等),以此训练系统的安全行驶策略,让智驾系统在面对非常规场景时更具应对能力;车端搭载 MoE(多专家)网络,将端到端数据处理时延压缩 50%,重刹发生率降低 30%,同时把道路通行效率提升 20%,兼顾安全与驾驶流畅度;新增 XMC 数字底盘引擎,可提前预判路面坡度与附着系数(如湿滑路面的摩擦力),以毫秒级速度协同制动、转向及电机系统,最终实现 “过弯不减速” 的流畅驾驶体验,减少驾乘人员的体感不适。

ADS 4.0 的 CAS 4.0 防碰撞系统进一步拓宽生效速度区间,覆盖更多驾驶场景,具体功能参数如下:

前向 AEB(自动紧急制动):适用速度区间 4–150 km/h,支持异形障碍物(如掉落的货物、动物等)识别,提前规避正面碰撞风险;侧向 LOCP(车道偏离碰撞预防):适用速度区间 30–130 km/h,可自动识别侧面来车或护栏距离,规避侧面碰撞及护栏剐蹭风险;后向 AEB:适用速度区间 1–60 km/h,在倒车过程中若探测到后方障碍物,可自动触发制动,避免倒车碰撞;eAES 联合避障:适用速度区间 50–135 km/h,可同时从纵向(减速)与横向(转向避让)协同调整车辆姿态,应对复杂路况下的避障需求;爆胎稳定控制:覆盖全速域,车辆发生爆胎时,系统可快速稳定车身姿态,保持车辆在车道内行驶,降低事故风险。

针对用户高频的泊车与补能场景,ADS 4.0 的 “车位到车位 2.0” 功能实现全面升级:

已覆盖全国超 50 万个停车场,可实现从园区入口到地库、跨楼层行驶再到充电桩的端到端服务闭环;用户上车后只需在车机上选定终点车位,系统即可全程无人工接管完成所有操作,无需中途干预;记忆泊车功能可精准记录车辆靠左或靠右的停靠姿态,即便在无标线的空旷区域(如临时停车场),也能自动建模并完成泊车;VPD 代客充电功能的完成率超 98%,单次充电平均用时较此前版本缩短 35%,大幅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在符合国家法规要求的高速路段,ADS 4.0(ADS Ultra 旗舰版)支持高速 L3 级智驾功能:

驾驶员视线可实现长时间脱离路面,无需持续关注路况;系统配备完善的失败降级机制,若遇到无法处理的场景,会及时向驾驶员发出接管提示,驾驶员在收到提示后的 10 秒内完成接管即可,保障行驶安全。

高阶智驾的价值,最终需通过真实道路场景下的表现来检验。截至 2025 年 9 月,乾崑智驾的实际行驶数据已充分证明其安全性与实用性:

防碰撞实际成效截至 2025 年 9 月,乾崑智驾系统累计为用户避免潜在碰撞事件 271 万次;其中,ADS 4.0 公测车队(规模 1.2 万辆)在 1000 万公里的路试过程中,未发生任何由系统引发的责任事故,人工接管率较上一代 ADS 3.0 版本下降 42%,意味着系统应对场景的能力显著提升。辅助泊车成功率根据华为 2025 年 7 月发布的官方报告,乾崑智驾的辅助泊车功能累计调用次数达 2.6 亿次,平均成功率稳定在 98%;即便在极限场景下(如车位宽度仅比车身宽 40cm),ADS 4.0 的泊车一次入位率仍能达到 9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用户真实使用里程从用户实际反馈来看,乾崑智驾的高频使用场景覆盖广泛:问界 M8 车主对城区领航辅助功能的使用率达 80%,其中单用户月度活跃里程最高达 4200 公里;奥迪 Q6L e-tron 车型在高速场景下,已实现 1000 公里无人工干预的连续行驶,充分体现系统的稳定性。四、28 款车型全覆盖:乾崑智驾成为车企智能化 “通用基础设施”

乾崑智驾通过与多品牌车企合作,已实现 “动力形式不限、车型级别不限、价格区间不限” 的全域覆盖,成为车企智能化升级的 “可插拔式通用件”。具体合作品牌及车型如下表所示:

五、未来路线图:2025 年启动高速 L3 试点,2027 年推进城区 L4 商用

在 2025 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上,华为公布了乾崑智驾的 “三步走” 发展计划,明确了高阶智驾的落地节奏:

2025 年推进高速 L3 级智驾功能的试点商用,同时启动城区 L4 级智驾功能的封闭测试,为后续落地积累数据;2026 年实现高速 L3 级智驾功能的规模商用,覆盖更多高速路段;同步开展城区 L4 级智驾功能的试点运营,探索实际场景下的运营模式;2027 年推动城区 L4 级智驾功能的正式商用,同时落地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与干线物流自动驾驶应用,拓展智驾的商业化边界。

随着 ADS 4.0 的大规模推送及高速 L3 试点的落地,中国汽车智能化已率先迈入 “真可用、真敢用、真好用” 的深化发展阶段。在这条赛道上,华为乾崑智驾凭借技术成熟度、规模化能力与生态覆盖广度,成为最具代表性的 “中国标杆”,也为全球高阶智驾的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 “中国方案”。

来源:常州焦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