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月十三到,农家院里忙又笑!"一转眼就到了农历八月十三,这个在农民伯伯眼里比生日还重要的日子。为啥这么说?因为这天可是传说中的"收日"!先别急着划走,这可不是什么神秘组织,而是咱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结晶。
"八月十三到,农家院里忙又笑!"一转眼就到了农历八月十三,这个在农民伯伯眼里比生日还重要的日子。为啥这么说?因为这天可是传说中的"收日"!先别急着划走,这可不是什么神秘组织,而是咱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结晶。
"收日"到底是个啥?原来比双11还热闹!
说来有趣,"收日"就像古人版的"购物节",只不过咱们不收快递,专收庄稼和钱财。这可是黄历里"建除十二神"中的老十,排面足足的!古人把一年365天分成12种"购物主题",比如"建日"适合开工,"除日"适合大扫除,而"收日"嘛,就是专门用来"收收收"的吉祥日。
想想也是巧,农历八月十三正值仲秋,地里的庄稼都跟商量好似的,芝麻、豆子、早熟瓜果排着队要"下班"。这要搁现在,那就是妥妥的"丰收购物节"啊!不过咱们的先人可比咱们会玩,早就总结出了一套"收日攻略"——"1不忘2抓紧3别碰4必吃"。走,跟着老农民学学这套"丰收秘籍"去!
第一招:千万别当"马大哈"
您可别小看这"1不忘",要我说这就是防"血亏"的终极指南!八月天的脸说变就变,早上还晴空万里,下午就能给你来个"暴雨惊魂"。咱村老张头去年就吃了大亏,眼瞅着芝麻能收了,非要等儿子周末回来帮忙,结果一场秋雨直接让半年的汗水打了水漂。
所以啊,这"不忘采摘"四个字里,藏着多少老农的血泪教训。现在村里的年轻人手机玩得溜,但老一辈的这句"见熟就收,宁早勿晚"可是实打实的"防坑指南"。您要是不信邪?问问那些因为晚收三天,结果玉米在杆上发芽的倒霉蛋就懂了!
第二招:跟太阳赛跑要会"抢"
说到"2抓紧",那可是技术活!您以为把庄稼收回来就万事大吉了?晾晒场上的暗战才刚开始呢!
记得小时候最爱跟爷爷去晒谷场,那金黄的稻谷铺得跟地毯似的。老爷子总说:"晒粮要学曹操——宁可杀错不可放过!」什么意思?就是看见太阳露脸就得赶紧摊开晒,稍有犹豫就可能错过最佳时机。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去年隔壁李婶家收的花生,就因为没有及时翻晒,最后长出了"小蘑菇",气得她直跺脚。
还有更绝的——抓紧秋播!您以为农民伯伯收完就能歇着啦?错!这时候地里又该种下新的希望了。老话怎么说来着?"秋播早一天,来年笑开颜"。这时间掐得比上班打卡还准,晚一天可能就误了庄稼的"生物钟"。
第三样:这些"雷区"碰不得
现在说说"3不碰",这可是老祖宗留下的"秋季生存法则"!第一条就是:别跟辣椒大蒜"玩..."
此时期正处于秋分节气,秋燥盛行,人易感染疾病,脖子感到干燥,还伴随咳嗽,这个时候吃梨,是因梨能润肺生津。吃梨时候要慢不能狼吞虎咽,由于梨的性寒,狼吞虎咽的吃容易伤胃,小口慢嚼,让唾液混合着梨的果肉慢慢咽。这样才更好的发挥出梨的润肺生津作用。吃梨时还要一家人分着吃,寓意着成事靠众人,福气要分享。
来源:健康益民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