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往事:作为一名新兵,我所亲历的“九.一三”事件前后那几天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7 08:00 2

摘要:1971年9月13日——被后来称为林彪叛逃“9.13事件”发生前前后后的日子里,我作为一个普通士兵经历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特别时期。

文/赵寅廷

1971年9月13日——被后来称为林彪叛逃“9.13事件”发生前前后后的日子里,我作为一个普通士兵经历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特别时期。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我服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5军陆军193师步兵577团是北线防御的一线部队,由怀来沙城移防张家口坝上狼窝沟、大水泉村、喜顺沟村一带防御阵地战备值班。

1971年夏初接受营建施工任务,移师张家口东山。整个二营部队驻扎在张家口南十三里村周围,营部和五连住在距空7师机场北面约5华里的十三里村的玉宝墩。六连住牛奶厂,炮连在十三里住自建营房……

当时我为营新闻报道组成员(实际编制为营部运输员),营部新书记(文书)杨××还没有到任的情况下,被营长秦××临时指认代理书记工作。

1971年9月12日晚上我在营部办公室战备值班。营部是借住在老乡的民房里,是分里外两间的房子。营部办公室在外间,兼做值班室,营长×××宿舍在里间。

夜已很深了,营长巡视部队驻地回到宿舍看他的《军事地形学》那本书,我在外面办公桌上修改新闻稿子。

夜深人静,营长房间的灯熄灭,他睡了。我是值班员,不能睡觉,仍然趴在桌子上爬格子。大约过了午夜12点,也就是1971年9月13日凌晨,电话铃骤然响起。

我习惯性地拿起电话,只听到话筒里传出团值班室值班员的通报:接军区通报,各部队保持战斗警戒状态。

我知道部队自从下坝以来,一直保持战备状态。武器装备按战时配备,战士们的物资按前送、后送分开保管。

部队日常起居按战时管理,单兵内务一律早上起床后打背包,我觉得和往常一样,没有特别情况。就按日常值班常规在值班日记上做了记录。

过了没多长时间,电话铃又急促响起。团值班室传来上级命令:部队转入一级战备。一级战备,情势严重。我看到空七师机场灯火通明,有战机起飞划过我们驻地上空。

此时,我这才警觉起来,敲门叫醒了营长。简单说明情况,将值班记录交给营长看。他在记录本上签了字。营长也没说什么就直接拨通了团首长的电话。

情况确认之后对我说,通知营部通讯班开启“步谈机(小功率电台)”,要求全营人员恪守职守,寸步不离,保持同上级的联系。

当起床号响过之后,我按营长的命令,去找小学校借了一盒粉笔,和通讯班长***(68年定县兵)、副班长***(69年安徽兵)一起按两个连队同时登车的要求,在老百姓的打谷场上划出几个大小相当于解放大卡车的面积位置。

饭后,全营部队带装备拉到打谷场,各连轮换演练应急登车动作。现在回想起来真叫人好笑,我们是步兵和骡马分队,没有汽车。各连就是按照我们画的相当于汽车的方块格子,做一次一次地上车、下车动作演练。

为什么这么练呢?后来营长告诉我,我们二营被上级确定为应急分队。遇有紧急情况,上级会给我们配备汽车。

下午,天上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塞北的秋天略显寒意。部队吹起了紧急集合号,部队按连队建制系列向张家口东山拉动。

按战时要求,通讯班除班长和一部“步谈机”留营部外,其余通讯员携“步谈机”分别配属到各连保证战时通讯联络。

从驻地十三里村到东山距离不远,没多长时间,部队全部进入阵地。营部设在半山腰的永备坑道里。

我看到在泥泞的山路上,山坡阵地上,到处是部队。永备工事全部启用,各种武器装备都指向十三里村南空7师机场。

机场上有好多士兵忙碌着,给机场跑道摆满了各种障碍物(后来知道,这是我们团9连奉命所为,当时称为“掺沙子”。)。这阵势我还第一次经历,什么意思?让我这个新兵好困惑……

这么多部队同时拉动,坑道根本住不下,各连队冒雨修战壕,挖单兵掩体“猫耳洞”。雨越下越大,连队战士的状况很糟糕,一个个都如同“泥猴”。眼前情景让我担心,这个晚上可怎么过……

雨天天阴,夜晚来得快。到了各连队到营部取口令、信号的时候了。我是营部代理书记(相当连队文书),负责口令和信号的保管和传达。

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除机枪连外,各个连队通讯员均已冒雨取回口令和信号,就在我准备电话催促机枪连时,“步谈机”耳机里传来副营长刘××的声音。

当时他在机枪连蹲点,以下雨山路滑,通讯员不便上山为理由,要我用“步谈机”传送口令和信号。

口令和信号是全军区统一制定,时间性很强,保密级别极高。关系到部队的安全和战斗、战役行为。

为了保密,基层连队不得用电台(包括“步谈机”小功率电台)明码以及电话传递。只能由通讯员到上一级指挥机关取回。这是部队的通讯规则和纪律,必须严格遵守。

我虽然是新兵,到营部后受过通规通纪教育,知道其中的利害。开始我没有答应副营长刘××的要求,并说明了理由。

由于我入伍时,是刘××从故乡带出的兵。到部队后,开始又在他任连长的二炮连当兵。他以老连长的口气,严厉命令我用“步谈机”传递口令和信号。

我不肯按照他的意思办,推推拖拖几个来回,他急了最后说,“现在我命令你,出了事儿我负责!你小子连我的话也不听了?!”。副营长发火了,我拗不过他。就用“步谈机”的半密语,半白话把口令、信号传给了他。

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就和营长简单汇报了情况。营长也没说什么,脸色很严肃。一晚上我忐忑不安,早上起床后,有电话打进来,对方问我是谁,我如实回答。

随即,对方以比较严厉口气命令说,让你们营长接电话。

我不敢怠慢,让营长接电话。我只听到营长和对方断断续续的通话——“是,代理书记……赵寅廷……新兵……副营长刘××……在机枪连……”

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已经明白昨晚的事发了。我双脚立正,站在一旁心跳加速,额头和手心里都出了汗。

营长通完电话,也没批评我,但是脸色依然和昨天一样,很严肃。

通话后不到半个小时,军部通讯处,师部通讯科,团部军务股的首长们进了营部坑道办公室,营长和教导员韩××接待他们。其中一个首长样子的军官简单询问了我几句,让我出去在坑道走廊等候传唤。

没多长时间,就看到副营长刘××急匆匆进了坑道。我低低说了一句“副营长出事儿了”,他漫不经心地说:“别害怕,没你的事儿!”说着就进了坑道办公室。

我此时离开办公室,在坑道走廊里站着,听不见里面怎么说的,上级领导什么态度不得而知……

我站在那儿走神儿,只听到自己的心跳,感觉时间仿佛已经停滞。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只见营长和教导员把首长们送出办公室。我认识的团军务股参谋侯××(六五年兵,唐山老乡)用手点着我说“是你呀?你……”

……送走了首长们,营长把我叫到办公室。我战战兢兢站在他面前,不知所措。这种时期惹出这么大事,我做好了接受严厉批评和处分的思想准备。

事情出乎我的预料,只听营长说,大个子(营长平常总是这么招呼我),这事儿你责任不大,主要由副营长刘××负责。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吸取教训就行了。

营长简短的一句话,让我如释负重,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营长又说,副营长的事儿由他自己处理,你就不用管了。你今天的任务就是以营党委的名誉起草事故检查报告,写完交我审核。定稿后盖营党委公章以及我和教导员的个人章,派通讯员送团部。

检查报告送上去没多久,军部通讯处就下发了《*师*团*营违反战时通规通纪的通报》,没有直接点涉事人名也没给个人处分。

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9.13”紧急情况解除后,部队转入战备施工。按营长指示,我到二营六连二班任班长。

1972年春夏之交,接连长常××转达营长通知,派我参加师部教导队干部苗子培训。

几个月后,培训结束。本应该回原部队等着提干,然而我却被留在193师体工队“长征”篮球队做球员,彻底离开了我所热爱的部队577团2营和我尊敬、爱戴的营长秦××、教导员韩××、副营长刘××……

与此同时,我也和做职业军人的理想擦肩而过,至今回想起来,还有些酸楚……

来源:悠楠聊脱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