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宜宾县衙有个姓韩的幕僚,四十多岁,为人谦和,不知道他来自哪里。韩某单独住在一个小房间,除了一榻一几就只有他带来的一个竹箱。他很谨慎,只要离开就会把房门锁上。同僚们怀疑韩某有什么秘密,想窥视而不得。
一、宜宾县衙有个姓韩的幕僚,四十多岁,为人谦和,不知道他来自哪里。韩某单独住在一个小房间,除了一榻一几就只有他带来的一个竹箱。他很谨慎,只要离开就会把房门锁上。同僚们怀疑韩某有什么秘密,想窥视而不得。
某天同僚聚饮,韩某起初不肯来,被县丞强拉到场,房间没来得及上锁。刑名师爷托病不赴,悄悄潜入了韩某房间。他翻看箱子,里面用黄布包裹着一个小木匣,匣子上贴着一张符。师爷又打开匣子,里面是一个金属弹丸,龙眼大小,光亮可鉴。
师爷把一切按原样放好,回到自己房间。
韩某在席上忽然变色道:“不好,剑气外泄!”然后匆匆返回。众人诧异,跟随其后,刑名师爷也假装无事,走过来看热闹。韩某打开匣子检视铁丸,拍腿说道:“果然,果然!”众人问他发生何事。韩某不答,先是闭目掐算,然后指着师爷说:“是你打开了匣子,今夜三更必会被飞剑取了首级。祸由自做,奈何?”
师爷跪地求拯救,同僚们半信半疑。一个人劝道:“师爷不知匣内是剑,一时孟浪,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君是神人,必能救其性命。”韩某说:“我炼制此剑仅十年,尚不能完全控制,因此小心藏匿。生人打开,必身首异处。”
师爷再次哀求,韩某思考良久说道:“今夜亥时,君剪下指甲头发缚在院中树上,然后向东疾驰三十里。”
到了夜间,师爷把指甲和一缕头发包在一起,绑在了树上。韩某又书一道符贴在他的背后,师爷快步跑开,众人静观其异。到了半夜时分,一道亮光从韩某卧室飞出,如一道白练劈向大树。大树轰然倒地,白光不见。
韩某打开盒子,空空如也,他顿足道:“十年心血毁于一旦,可恨,可恨!”然后去树下搜寻,找到一枚铁丸收藏起来,郁郁返回房间。众人不敢多问,各自回房休息。早晨,韩某不知去向。《香饮楼宾谈》
二、唐朝有个姓符的人文武双全,他有一把神剑,能够发出剑气斩妖除魔。有一次他去往淮地,搭乘一个商人的大船。途中有一条蛟龙,盘旋在大船左右,掀起惊涛骇浪。大船颠簸,人们都面如土色。符某抽出神剑一挥,蛟龙被剑气所伤,血洒如雨,钻入水底逃走。众人得以平安。
有一年清明,他在外地一户人家借宿。主人要包“柜粽”,所用的食材像水桶一样粗,菜刀短而钝,无法切割,符某用宝剑替主人切割。之后,神剑不再发出剑气,变成了一把普通的剑。《太平广记》
(不知道“柜粽”是什么食物,也不懂比水桶还粗的食材是什么东西,查阅资料没有找到。原文最后还有一句话“千钩之弩,不为鼷鼠发机”。意思是说,不要大材小用。)
三、近世有个农夫耕田,得到一把铁剑,他把剑清洗干净,拿到市场售卖。一个胡人要买,给价一万钱,农夫不肯。胡人恋恋不去连续加价,农夫看出了胡人对这把剑的喜爱,坐地起价,累至二十万文。胡人问了他住址,说道:“我明日带钱来取剑,希望不要再加价。”农夫答应。
农夫回到家,拿着铁剑仔细端详,对妻子笑道:“一块顽铁,何致如此高价。”说着随手一挥,正对着院子里的一块大石头,大石从中断为两截。
第二天一早,胡人拉了一马车铜钱到来,看到剑却连说可惜。他解释道:“这是破山剑,只能用一次。我买下来是要开山取宝,如今剑气已失,无法破山了。”农夫悔恨不已,胡人用一万铜钱买去。《广异记》
四、唐朝时有个姓郑的人得到一把宝剑,明亮夺目,挂在墙上自己会发出铿锵的声音。郑某十分爱惜,时时把玩。
一天夜里,月明如水,郑某把宝剑放在膝头玩赏,忽然从院子里的树上下来一个人。穿着紫袍,戴着红色头巾,周身裹着一团黑气。郑某素来胆大,假装没看到,静观其异。紫衣人上前说道:“我是天上神仙,听说你有一把好剑,想借来看看。”
郑某说:“只不过是一把普通的剑,君是上仙,岂能在乎一块凡铁?”紫衣人呶呶不休。郑某认为对方是妖魅,出其不意一剑砍去。紫衣人灵巧躲过,飞升上树不见了。地上被砍落一团黑气,几天才散尽,其后并无它异。《酉阳杂俎》
五、干将莫邪的故事出自《搜神记》曾选入课本,耳熟能详。《吴越春秋》中讲了干将莫邪铸剑的过程。
他们夫妻都是欧冶子的徒弟,奉吴王阖闾之命铸剑。他们采集五山的精铁,又观测天象,等待天地阴阳之气调和交汇的时候开始铸剑,却无法成功。
莫邪说:“神器的炼制,往往需要‘人’加入其中,难道铸剑也是这样?”于是,干将把自己的头发与指甲投入熔炉,宝剑果然铸成。
《吴越春秋》中又讲,吴王又想铸两把神奇的铁钩。(钩也是一种兵器,古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夺取关山五十州。”)
有个人贪图重赏,杀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把鲜血加入铸成二钩。他到皇宫献钩,阖闾没看出这两把钩的神异之处,于是把它们混入其它的钩中,让那个人辨认。
铸钩者悲声呼唤二子之名:“吴鸿,扈稽!”那两把钩飞起来,贴在铸钩者的胸口。吴王吃惊且感动,重赏那人,佩戴此钩不离身。
来源:沧海一粟古代志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