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0后70后听歌的那批人,最怕的不是偶像过气,而是偶像突然“没了”——11月长沙夜,刘欢裹着黑大衣坐在袁娅维台下,镜头扫过,弹幕齐刷“老师瘦了”“还在就行”。
60后70后听歌的那批人,最怕的不是偶像过气,而是偶像突然“没了”——11月长沙夜,刘欢裹着黑大衣坐在袁娅维台下,镜头扫过,弹幕齐刷“老师瘦了”“还在就行”。
短短几秒,把“股骨头坏死”这条旧闻重新顶上热搜。
病根起于09年陪女儿留学,一度传他坐轮椅退圈;如今能短途登台,靠的不是奇迹,是每天两碗中药、泳池里扑腾半小时,外加把白酒换成白开水。
有人唏嘘“好汉也怕病”,可刘欢压根没给自己立英雄人设。
封杀那两年,他靠老婆工资卡买泡面,夜里写教案到天亮,白天照样去首师大上课。
学生回忆:刘老师拄拐进教室,先关空调,“嗓子怕冷,但音乐不能怕冷”。
后来《歌手》请他去镇场,他开出的条件是:必须带两名学生做和声,工资直接打进奖学金。
节目爆红,他转身把出场费全扔进“山村音乐教室”,贵州苗寨的娃第一次摸到电子琴,还以为是“会发光的课桌”。
2023中华慈善奖提名名单里,“刘欢原创音乐教育基金”夹在各大企业中间,像极了他本人——低调却顽固。
圈里流行直播带货,他直播带“课”:镜头对准黑板,讲和弦走向,打赏通道直接关,“想听歌去教室,想刷礼物去别家”。
网友笑他“反流量”,他回一句:“流量冲得走骨头,冲不走音符。
”
长沙那晚,袁娅维唱完《奋不顾身》,把话筒递给他,他摆摆手,只轻轻和了两句副歌。
台下有人喊“刘欢别走”,他指指自己胸口,又指指台上的学生,意思再明显不过——歌在这儿,人在这儿,火种已经递出去了。
“散了散了,老头还能唱,比啥都强。
”
“当年《好汉歌》一响,我爹开拖拉机都踩油,现在他天天泡脚听《璐璐》,说养生。
”
“奖学金名单里要有我娃就好了,省得他天天喊想当rapper。
”
“别学人家直播哭惨,真惨的都在默默做事。
”
“只要他不坐轮椅上春晚,我就还相信岁月饶人。
”
来源:灵敏钢笔R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