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欧洲上空的气氛有点不对劲,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直接放了句硬话,要是北约敢击落俄罗斯或者白俄罗斯的任何飞行器,两国立马“倾尽所有力量”报复。
最近欧洲上空的气氛有点不对劲,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直接放了句硬话,要是北约敢击落俄罗斯或者白俄罗斯的任何飞行器,两国立马“倾尽所有力量”报复。
这话不是私下说的,是周日接受俄罗斯记者扎鲁宾采访时公开讲的,一出来就把俄白和北约的对峙推到了风口浪尖。
卢卡申科这声明里的细节挺值得琢磨的。
他不光说了“报复”,还具体点了两种可能的情况,比如“他们难道要击落总统直升机,或是某架军事护航直升机吗”,甚至提到了加里宁格勒,说“或许他们会在加里宁格勒上空击落俄罗斯的飞行器”。
本来想觉得他就是纯粹放狠话,但后来发现他话里还留了活口,说“但愿不会发生这种事”,还表达了希望北约“冷静下来并回到谈判桌前”的想法,甚至点出北约硬气可能是为了“安抚波兰社会的部分群体”。
这种又硬又留余地的态度,倒挺符合当前俄白对北约的微妙立场,聊到领空争议,最近北约和俄白的摩擦其实不少。
本月早些时候,波兰和爱沙尼亚就说俄罗斯侵犯了他们的领空,但俄罗斯那边直接回了句“毫无证据”。
9月初的时候,波兰还指控俄罗斯派了好几架无人机进自己领空,结果还是被俄罗斯否认了,这种“各说各的”的情况挺容易让局势升温的,毕竟没有实锤的话,双方都没法服软。
这里得提下加里宁格勒,这地方对俄罗斯来说太特殊了,它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沿岸的飞地,夹在波兰和立陶宛中间,俄军机平时在这儿活动特别多。
过去五年,这儿已经发生过十几次北约和俄罗斯飞行器“接近”的事儿了,说是俄白与北约空中对峙的“高频地带”一点不夸张。
也难怪卢卡申科会特意提这儿,毕竟这儿太容易擦枪走火。
俄白敢这么硬气,背后肯定有军事绑定撑着,白俄罗斯是俄罗斯在欧洲的“核心盟友”,俩国都在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里。
2022年乌克兰冲突升级后,他俩的军事协作更密了。
2024年到现在,已经搞了4次联合空中巡逻,俄罗斯还在白俄罗斯部署了S-400防空系统,白俄罗斯空军也拿到了俄制苏-35战机。
要是没有这些实实在在的军事支撑,卢卡申科说的“倾尽所有力量报复”,怕是很难让人当真。
卢卡申科这边划了红线,北约那边也没闲着,尤其是波兰,简直是站在了“前沿对抗”的最前面。
9月初的时候,波兰说俄罗斯的“天竺葵”无人机侵入了自己东北部领空,还说出动了F-16战机拦截,就是没击落,也没拿出实锤证据。
上周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更直接,警告说“任何侵犯波兰领空的行为都将遭到武力回击”。
搞不清波兰是真的感受到了威胁,还是单纯想靠强硬稳住国内情绪,毕竟2022年之后,波兰就在波白边境增了10万兵,还部署了“爱国者”防空系统。
国内反俄情绪本来就浓,政府这么表态,既有防御的意思,也有安抚民意的成分。
美国这边的态度也挺关键,2024年9月中旬,特朗普在竞选集会后的记者会上被问到“北约是否有权击落俄侵犯领空飞行器”时,直接给了肯定答复,连“先外交协商”的前提都没提。
如此看来,他这表态不光是对俄强硬,还和2024年美国大选挂钩,共和党本来就对俄态度硬,他这么说既能迎合党内保守派,还能和拜登政府之前“相对谨慎”的态度拉开差距,一举两得。
但美国对俄白的政策又有点矛盾。
今年9月的时候,美国刚取消了拜登政府时期对白俄罗斯国内航空公司的部分制裁,比如解除了国际航线限制,换来的是白俄罗斯赦免了包括2名美国人、30多个白俄反对派在内的囚犯。
结果才过了一个月,美国在领空争端上又摆出强硬姿态,让刚有点缓和的美白关系又紧了起来。
毫无疑问,美国这是想“两手抓”,一边用制裁松绑搞“人道主义交换”,一边用安全施压搞“威慑”,就是这两头拧的政策,反而让局势更复杂了。
说完双方的表态和动作,就得聊聊现在最让人担心的,误判风险。
2023年11月的时候,波兰曾说“俄罗斯导弹侵入领空”,吓得欧洲一片慌,结果后来查出来是乌克兰的防空导弹残骸,这就暴露了北约对俄情报监控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2024年6月北约搞“空中卫士”军演,32个国家参与,出动了250架战机,俄军直接派了12架苏-35战机抵近侦察,俩方战机最近的时候才15公里,差点就撞上了。
更何况,2024年俄白联合空中巡逻的次数比2023年翻了一倍,北约在东欧的防空识别区还扩大了,双方飞行器活动的重叠区域越来越多,要是没个靠谱的沟通机制,真有可能因为“认错了”就触发冲突。
西方这两年对俄白的制裁也没停过,覆盖了能源、金融、科技、个人等好几个领域,比如限制俄罗斯油气出口到欧洲,把俄10家主要银行踢出SWIFT系统,还禁止向俄白出口半导体、无人机零部件。
但俄白也没坐以待毙,俄罗斯给白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增加了不少,电力出口也多了,保障了白俄罗斯的能源安全。
另外,俄白还和中国、伊朗扩大了经贸合作,2024年上半年从中国进口的半导体替代产品多了不少,从伊朗进口的无人机零部件也翻了倍。
并非明智之举的是,西方想靠制裁卡住俄白,结果反而让俄白找到了其他合作伙伴,制裁的效果打了折扣。
这种对峙升级,对欧洲安全架构的冲击也不小,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说“一国遭攻击即全体遭攻击”,但“领空侵犯算不算攻击”这事。
北约内部都没达成一致,波兰、爱沙尼亚这些东欧国家说“敢侵犯就该武力反击,适用条款”,法国、德国却觉得“应该先外交协商”。
这种分歧要是不解决,真出了事,北约都没法快速做决定。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2024年9月的报告也说了,要是俄白和北约因为领空争端打起来,很可能会波及波兰、立陶宛这些北约国家,把冷战后形成的“欧洲安全平衡”给打破,甚至引发局部战争。
现在俄白和北约的空中对峙已经到了“高危阶段”,卢卡申科划了“击落就报复”的红线,俄白的军事协作给了支撑,北约这边,波兰冲在前面硬刚。
特朗普表态支持击落俄机,美国还搞出矛盾的对俄白政策,这些都让局势越来越紧。
双方在领空上的误判风险越来越大,过往的例子和现在增加的飞行器活动,都说明冲突的触发点越来越清晰。
局势再这么升级下去,不光可能打局部战争,还会冲垮欧洲现有的安全架构,让北约内部的分歧更大。
其实卢卡申科提到的“回到谈判桌前”,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各方真该好好想想,怎么建立一个“飞行器识别沟通机制”,优先用外交手段解决领空争端,而不是一味地升级对抗。
毕竟欧洲的安全,靠硬刚是换不来的,坐下来好好谈,才是避免局势失控的唯一办法。
来源:3C捕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