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每斤8元涨到每斤18元,阿湖葡萄为什么还更好卖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3 08:03 1

摘要:国庆假期前,江苏省新沂市阿湖镇的葡萄园里一派丰收景象,一串串饱满的葡萄挂满藤蔓,分拣车间内的工人忙着打包,电商平台的消息提示音不绝于耳,直播基地内主播们的“带货声”此起彼伏……

国庆假期前,江苏省新沂市阿湖镇的葡萄园里一派丰收景象,一串串饱满的葡萄挂满藤蔓,分拣车间内的工人忙着打包,电商平台的消息提示音不绝于耳,直播基地内主播们的“带货声”此起彼伏……

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阿湖葡萄”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截至目前,新沂地区种植的3万余亩设施葡萄成为省内最大的设施葡萄集中连片区,产业惠及农户1.33万户,新带动2000多名当地村民就业增收,种植户年增收3万余元,乡村振兴的“甜蜜事业”结出了实实在在的硕果。

阿湖镇的葡萄丰收了

规划先行绘就增收蓝图

“以前种葡萄‘看天吃饭’,现在按照统一标准,标准化种植、品牌化销售,收入一年比一年多。”阿湖镇种植户郑玉锦说,这几年,他家30亩葡萄园的收益年均增长近40%。

据了解,新沂市先后出台了《江苏新沂阿湖葡萄产业园发展规划(2024-2027)》和《“阿湖葡萄”地理标志培育及保护发展规划(2024-2030)》,从产业布局、品牌建设到农旅融合全方位布局,明确以地理标志为核心提升品牌知名度。

多部门协同筑牢增收根基

“专家教我们疏花疏果、绿色防控,葡萄品相好了,收购价每斤也能多卖2块多钱,5亩地今年多赚了3万多块钱。”种植户王宝翠算起增收账满脸笑意。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布局,新沂市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统筹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财政局、农业局及乡镇等部门力量,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政府部门建设的知识产权工作站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与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开展种植、销售和品牌保护培训,邀请专家现场授课,推动葡萄种植技术升级。

种植户采收葡萄

标准化管理擦亮增收品牌

近几年,《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阿湖葡萄》团体标准正式实施,《夏黑葡萄避雨设施促成栽培技术规程》纳入地方标准,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控、葡萄冷藏保鲜和快递运输等多项企业标准制定落地。从土壤检测、果实抽检到分拣包装,实现全流程标准化管控。此外,当地还创新试点“葡萄串二维码溯源”,阳光玫瑰套袋前卡夹专属二维码,同时起到防伪和产品宣传的作用。

电商赋能开拓增收新空间

“以前摆摊卖8元/斤,现在直播卖精品果18元/斤,今年线上订单卖了3万多斤,纯收入翻一番!”在种植户窦雪晴的直播间里,粉丝跟着镜头看果园、聊种植,下单量节节高,仅电商渠道就助力种植户户均年增收1.8万元。当地部门从直播带货到网店运营,手把手教农户“触网”,据统计,2025年线上销售额占比从10%提升至35%,发货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

直播带货开拓增收新空间

维权保护守住增收成果

“以前有商贩打着‘阿湖葡萄’名义卖劣质果,影响我们生意,现在打假严了,消费者更信任,我们的葡萄更好卖了,今年经销的葡萄订单比去年多了30%。”葡萄经理人马强说。2025年新沂市法院联合新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设立“阿湖葡萄”地理标志司法保护联系点,重点查处假冒标志、产品串货行为,规范市场秩序,维权保护让“阿湖葡萄”这块金字招牌口碑更响亮。

如今,“阿湖葡萄”已从单一农产品,发展成集种植、加工、物流、农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带动越来越多农户踏上致富路。未来,随着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这份“甜蜜事业”将让更多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图/文 通讯员 张云芳)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