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端丨“永远集不完”的期待和热爱 周国辉:有关莫干山的点滴断想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2 20:02 1

摘要:1998年出生的杭州姑娘小吴,在高中时就通过网站与全球网友互寄明信片。“收到过来自德国退休老奶奶的手写信,她絮絮叨叨地说着最近看的电影、花园里开的花,那种时空对话特别美妙。”至今,她已寄出数千张明信片,也收到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邮戳印记。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董洁

《莫干山》特种邮票首发纪念。受访者供图

1998年出生的杭州姑娘小吴,在高中时就通过网站与全球网友互寄明信片。“收到过来自德国退休老奶奶的手写信,她絮絮叨叨地说着最近看的电影、花园里开的花,那种时空对话特别美妙。”至今,她已寄出数千张明信片,也收到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邮戳印记。

更有00后集邮人余明辉,为盖一枚邮票的“首日戳”,凌晨四点徒步上山。

这届年轻人,正让“集邮”这门看似老派的爱好,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集邮究竟有怎样的魔力,让年轻人如此“上头”?

详情点击>>

“永远集不完”的期待和热爱!年轻人在“邮戳”里打开社交,也看见世界

赶在国庆中秋假期之前,我携家人上了一次莫干山。

我喜欢莫干山,尤其是此时的莫干山,竹海依旧青翠,却平添了几分疏朗。枫香和银杏的叶片,由边缘开始,悄悄晕染上浅黄、橙红与绛紫,像打翻的天然调色盘。暑气已消,空气变得清冽甘甜,深吸一口,满是草木的清香。房前屋后,一阵阵浓郁醇厚的桂香扑面而来,走近但见丹桂银桂已挂满枝头。山泉溪流声仿佛也更加清脆,叮咚作响,衬得山谷愈发幽静。现在的莫干山,既有夏末的余韵,又开启了金秋的序曲,一切都美得恰到好处,宁静而富有诗意。

1981年夏天,在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暑期,我们同学相约,第一次上了莫干山,站在旭光台前,感觉风景这边独好,但遗憾的是深锁闺中、了无人烟。没想到次年元月,我开始在省人大工作,而且当年暑期,还陪几位省人大老同志上山住了10多天。其中带队的是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邢子陶,他和夫人解放前就在浙西特委做地下工作,住处在莫干山武陵村2号。茶余饭后,邢子陶也会讲起当年在山上的战斗岁月。以后很长时间未上过山,但莫干山在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十年前,因为工作原因,到德清的调研机会比较多,也很喜欢这座生态优美又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还因此写过一篇题为《德清迷人的N个理由》,列数了一山一湖一谷一村一珍珠的独特魅力。一山当然是莫干山。我写道:她是浙北第一高峰天目山的余脉,因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派干将、莫邪在此铸成举世无双的雌雄双剑而得名。莫干山虽不及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九寨之奇秀,却以绿荫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星罗棋布的别墅、四季各异的迷人风光称秀于江南,享有“江南第一山”之美誉,与庐山、北戴河、鸡公山並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不只是其宜居的生态环境,作为一座山,在近代史上与众多历史名人、事件有过交集,四十年代末的“金圆券”事件、八十年代的“莫干山会议”,等等,都被后人津津乐道。此文后来被县里用作对外文旅推介,感谢他们的信任。

山上闲来无事,开启了阅读模式。寻找各种有关莫干山的书籍,可惜不太多。一些政治人物和文化名人来过莫干山的,此时读起他们的诗文、小说,有特殊的亲切感和带入感。

我最喜欢的还是前几年出版的《莫干山别墅往事》这本书。这是在莫干山工作二十余年的吴承涛先生所著,收集整理了大量史籍文献与亲历者口述等第一手资料,详尽梳理了约20多幢重点别墅背后的鲜活历史与人物群落。

建筑与文化遗产价值,将建筑与其背后的社会形态、文化交融联系起来,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近代中国的独特窗口,让我了解了莫干山的百年往事。它不仅记录了历史,更在于激活了历史,让莫干山的别墅群从静止的建筑,变成了可以阅读、可以感知的生动故事。莫干山应当有更多这样的书籍。

这几年隔一两年都会上山体验,每一次都感受山上的基础设施、名胜景点都有很大提升,莫干山更丰满、更有品质、更有范了。参观新修的莫干山展陈馆,进一步了解了莫干山的前世今生,听管理局负责同志谈未来的设想,视野开阔、理念先进、作风务实,深受鼓舞。

这些年管理局同志是很努力的。莫干山旅游发展正从“网红”走向“长红”,从“夏季避暑”向“四季常旺”转型的关键阶段。从莫干山的区位、景色、人文等方面看,还需要通过争创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的机遇,深化改革开放,做好深挖、整合、提升和转型的文章,在一些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一是通过地方立法,进一步明确莫干山的功能定位,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山上山下联动和一体化,切实解决资源分割和碎片化等难点痛点。

二是通过联动发展,加快业态转型,从“夏季避暑”转向 “四季户外运动天堂” ,发展“体育+文化+旅游”等多元业态,引入美术馆、水畔剧场、文创市集等文化业态,举办各类展览、音乐节、艺术活动,让游客的体验不止于山水,恢复和激发莫干山的青春活力。

三是优化商业生态与运营策略。一个健康的旅游目的地,需要多元化的商业主体共生共荣。要深化改革,优化公共服务与管理,形成多主体共建共治的决策机制。

四是实现从“被动观光”到“主动共创”的转变。旅游经济是体验经济,在互联网时代更是共创经济。让旅客:一要成为“体验共创者”。要打破“观光旅游”的思维定势,所有项目、设施和服务设计,都要让游客深度参与和体验,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故事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旁观者。二要成为“实时反馈员”。建立敏捷的优化循环,游客的真实体验是旅游区最宝贵、最直接的优化依据。建立“游客顾问团”,招募一批忠诚度高、有见解的资深游客,定期邀请他们为新产品、新服务提供前期咨询和建议。三要成为“品牌传播者”,赋能并激励口碑营销。满意的游客是最有说服力的广告。旅游区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素材和动力。鼓励游客讲述自己的故事,建立分享激励机制。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高质量内容并带来实际转化的游客,给予实质性的奖励或荣誉。四要成为“社区共建者”,培养归属感与长期连接,将一次性的游客,转化为愿意一再回的终身顾客。无论是立法,还是服务管理,都要从这个维度考虑问题,坚持以游客为中心。

五是充分挖掘和整理莫干山历史人文资源。百年莫干山是近代中国的缩影,蕴藏着无数历史故事和人物传奇,要通过开放资源,邀请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有意愿有能力的社会个体,共同研究和创作,进一步把莫干山打造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