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乌台诗案”差点送命,一纸诏书从京城贬到黄州,堂堂朝廷命官,变成戴罪之身。俸禄没了,房子没了,饭都快吃不上。可你猜他干了啥?
说实话,我越了解苏东皮,就越觉得这人不是凡人。
他是文豪?是。是诗人?是。
但我觉得,他根本就是个在人间开烧烤摊的乐天派哲学家。
你说他倒霉吧,真够惨的。
“乌台诗案”差点送命,一纸诏书从京城贬到黄州,堂堂朝廷命官,变成戴罪之身。俸禄没了,房子没了,饭都快吃不上。可你猜他干了啥?
开荒种地,自称“东坡居士”。顺手还研究起猪肉怎么做才不腻——于是,《猪肉颂》诞生了:“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
得,中国最早的美食博主上线了。
别人被贬,写诗都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凄冷入骨。
他被贬黄州,写的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好家伙,刚下飞机先问哪有好吃的,这心态稳得一批。
后来又贬惠州,岭南那地方,当年可是“瘴疠之地”,去了基本等于判死刑。可他来了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翻译过来就是:只要让我吃荔枝,坐牢我都愿意。
再后来更狠,直接一脚踹到海南岛—那时候的海南,没沙滩椰树,只有毒虫、暴雨和生番。六十多岁的老头,住草屋,喝咸水,三天饿九顿。
可他干了啥?教当地人读书写字,挖井抗病,顺便把生蚝研究明白了。
他还专门写信叮嘱儿子:“此地有生蚝,极美味,千万别告诉朝中那些人,不然他们抢着来分我的口粮!”
笑死,这哪是贬官?分明是中华美食探店纪录片现场直播。
但他真的就只是个吃货吗?
当然不是。
他在黄州写下《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在中秋夜写下《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些句子,千年后还在治愈无数深夜失眠的灵魂。
他懂政治,有抱负,也真心想为百姓做事。修苏堤、抗洪水、建医院,走到哪帮到哪。可命运一次次把他按在地上摩擦。
换了别人,早emo了,抑郁了,破防了。
可他总能从泥地里开出花来——用一顿火锅,一壶酒,一首词,一场雨后的散步。
有个细节特别戳我:他每次被贬,行李里必带两样东西——书和砚台。
哪怕住在猪圈边,也要点灯抄《汉书》。
他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不是鸡汤,是他真信这个。
他一生大起大落,三起三落,最后北归途中病逝。临终前好友问他:“还想着来生吗?”
他轻轻说:“勉强不得。”
这句话太像他了——不强求,不纠缠,来了就接,走了就放。
苦难没把他变狠,反而让他变得更温柔。
你看,真正的通透不是看破红尘,而是看清了生活的苦,还愿意笑着咬一口热乎的东坡肉。
如果你现在正经历低谷,你会选择怨天尤人,还是像苏东坡一样,先找家馆子吃顿好的?评论区聊聊。
来源:小红5q9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