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米粉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米粉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特色小吃,是指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最初,米粉只是民众餐桌上的一道菜品,经过长期演变,米粉已逐步发展
一、行业相关定义及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米粉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米粉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特色小吃,是指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最初,米粉只是民众餐桌上的一道菜品,经过长期演变,米粉已逐步发展为一个独立的赛道。目前,米粉行业已发展出涵盖种植、生产、加工、分销、销售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具体来看,米粉行业产业链上游环节主要涉及原材料的供应,如大米以及米粉加工设备等,其中大米作为米粉的主要原料,其品质直接影响到米粉的口感和品质;中游是米粉制造行业;下游则涉及餐饮业以及居民消费者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当前米粉正从区域特色食品向全国性日常消费迈进,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发展至今,米粉早已经成为我国当代饮食图景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从清晨巷弄的烟火气到深夜食堂的灯火通明,“嗦粉”已然跨越地域界限,融入亿万人的生活节奏。根据红餐网数据,米粉行业自2020年以来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到2024年其市场规模达到了775亿元,预计2025年这一规模将继续增长至836亿元。另也有数据显示我国粉类市场规模早已在2021年突破千亿,随后在2023年突破了1200亿元。不过无论如何,这一增长态势背后,是我国米粉正从区域特色食品向全国性日常消费迈进,市场正迎来快速扩张期。
数据来源:红餐网,观研天下整理
三、米粉品类加速裂变,螺蛳粉作为核心品类持续领跑市场
随着市场不断发展,米粉品类加速裂变,云南米线、柳州螺蛳粉、湖南米粉、新疆米粉、江西米粉等各种具有典型地方风味的米粉被持续挖掘,并催生了一批实力品牌。如云南米线赛道的蒙自源、阿香米线,湖南米粉赛道的三两粉、霸蛮湖南米粉,螺蛳粉赛道的柳螺香等。而在这之中,融合了辣、鲜、臭风味的螺蛳粉,是当前米粉当之无愧的品类王者,占据人气顶流地位。过去一年(2024年7月-2025年6月),其全网社交媒体声量突破1800万量级,在米粉品类中持续领跑,展现出无可撼动的市场热度与消费者号召力。
资料来源:CBNData大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螺蛳粉起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是当地的特色小吃之一,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近年在网红电商直播带货以及消费者对方便速食的青睐等多种因素作用下,螺蛳粉成为“网红爆发点”,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收入突破759.6亿元,较2020年实现超12倍增长,复合增长率达68.7%。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四、品牌规模化程度逐步提高,多个品牌门店规模突破千店
近年在头部品牌的加速扩张、从业者品牌意识提升以及大规模人口流动催生全国性消费需求的助推下,米粉品牌的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品牌新开门店数不断增多。截至2025年3月,米粉全国门店总数已超过34万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万家,同比增长13.3%。其中五谷渔粉、花小小新疆炒米粉、无名缘米粉、蒙自源等多个品牌门店规模已突破千店。
与此同时,螺蛳粉、南昌拌粉、新疆米粉、生烫牛肉粉/米线等地方米粉品牌开始崭露头角。例如,2024年1-11月,花小小新疆炒米粉新开1300余家门店,总门店数超过了2000家;融柳大铁牛螺蛳粉新开门店500余家,总门店数超过1500家;霸舌生滚牛肉米粉与乔杉杉生烫牛肉米线均新开了100余家门店,总门店数分别为200余家和170余家。
五、行业标准日益完善,正加速推动米粉行业迈向规范化与规模化发展
相比其他地方小吃,完善的行业标准正加速推动米粉行业迈向规范化与规模化发展。近年政府制定并完善米粉生产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对米粉生产企业的监管和质量抽检,确保米粉产品的安全和质量,促进米粉行业发展升级。例如2025年4月,工信部发布的《2025年第7号公告》批准1128项行业标准,其中包括由微念子公司广西兴柳与广西科技大学牵头修订的轻工行业标准QB/T 2652-2025《米粉(米线)》。该标准被视为目前国内米粉行业的最高标准,将于2026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首次将水煮型米粉(米线)纳入标准体系,填补行业空白,标志着米粉米线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迈出关键一步,也彰显了微念在推动行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展望未来,随着行业规范日益完善,供应链能力与技术实力将成为米粉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而产品稳定性、原料溯源以及产能保障等环节的协同优化,将成为推动米粉品牌规模化、连锁化发展的关键壁垒。(WW)
来源:观研天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