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当场点名威胁,将军们如果不同调,“可以离开”,但“职级将不保”。整场会议在他的注视下如履薄冰。数十年未有的权力震荡,至此冲破军政边界,隐隐蔓延整个五角大楼。
9月30日,美军最高层会议现场气氛骤变。百余名高级将领刚刚落座,特朗普便突然登台,言辞犀利,语气强硬。
特朗普当场点名威胁,将军们如果不同调,“可以离开”,但“职级将不保”。整场会议在他的注视下如履薄冰。数十年未有的权力震荡,至此冲破军政边界,隐隐蔓延整个五角大楼。
弗吉尼亚基地,军政冲突骤然爆发
9月30日上午10点,美军各大战区指挥官、参谋高层齐聚弗吉尼亚州的海军陆战队基地。
会议原定由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主讲,聚焦新一轮军改与战斗精神重建。与会将领数量庞大,几乎囊括美军所有四星上将、三军参谋、司令及军种参谋部代表。会场严密封控,媒体禁入。赫格塞思甫一开场,便用“欢迎来到战争部”破题,引起众人侧目。
这句开场脱离惯常,预示了即将展开的强硬部署。赫格塞思随后宣布,按照总统行政命令,五角大楼正式启用“战争部”称呼,用以取代原有“国防部”之名。现场沉默,军中高层并未鼓掌响应。
数分钟后,会议突然中断,特朗普亲自登场。原定未安排总统出席,连最高级别的现场警卫也事先未得通知。总统抵达会场后径直走上讲台,面色严峻,全场肃静。
特朗普开门见山,直指军方高层“软弱、缺乏忠诚”。他强调未来军方若要配合白宫政策,必须彻底重塑执行意志。话音未落,他转头扫视将领席,“如果有人不喜欢我说的内容,可以立刻离开。”
会场空气骤然凝固。将领们保持军姿,无人动作。特朗普语速加快,进一步警告“你可以走,但你的职级将不保”。这番话打破了军政互动的常规边界,引发众多与会者内心不安。
近百名四星、三星将领面面相觑,部分人低头不语。白宫随行人员在会场外围迅速就座,会议氛围由军方主导彻底转变为白宫主控。原本安排的军改议题一度被搁置。
特朗普随后强调战争部改革必须落实,军队应当完全服从民选政府的战略方针。赫格塞思站在讲台一侧,面色如常,未作回应。这种罕见的上下级互动方式,让部分将领首次感受到国防高层内部的断裂。
会议未设互动环节,全体军官仅被动聆听,缺乏申辩空间。整场训话持续不到15分钟,但所引发的冲击波在军内迅速发酵。
赫格塞思清洗军方高层,四星将军削减20%
就在训话结束前两周,赫格塞思已悄然启动人事重组命令。
一份经总统批准的机密备忘录显示,美军全军四星将领及上将数量将削减20%。此举被外界解读为白宫对军方制衡意图的延伸。
9月初,空军作战司令部一名四星上将突然宣布提前退休,引发军内猜测。几天后,陆军参谋部副部长被紧急调离,调令落款来自总统办公室。人事震动范围扩大,多名服役超30年的高阶军官被要求递交离任评估报告。
五角大楼内部信息显示,赫格塞思在八月底已秘密会见十余名中将级别指挥官,传达“忠诚优先”的用人原则。会议未记录在案,仅留下口头指令。据一名知情者透露,部分被点名“未展现执行力”的将军已被纳入观察名单。
白宫对“忠诚标准”的定义模糊,军方在无法确认衡量尺度下普遍感到动荡。一名驻海外军区的司令在回国后表示,他已被要求参加额外的忠诚评估培训,并提交战略立场文件。
与此同时,战争部改名事件被认为是行政主导重塑军队文化的重要节点。特朗普认为“国防”概念限制美国的主动出击能力,战争部这一称谓“更符合美国精神”。行政命令虽未通过国会,但在所有五角大楼信函、外交场合中已率先采用新名称。
这种改变在军内并未引发正面回应。数名退役将领私下表示,“更名不过是一场权力秀”。现役军官普遍将重命名视为政治化渗透的标志,并对接下来的战略方向表示忧虑。
与此同时,赫格塞思加快内部清洗节奏。9月中旬,他罕见取消原定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月度例会,理由为“指令转型阶段不适合公开讨论”。参谋体系被迫在行政压力下调整议程,部分军事预算申请被驳回或推迟。
战区联合指挥的原始框架正在被重构。联合训练计划全面暂停,涉及跨军种联合作战的课目被暂缓执行,等待新命令修订。部分指挥部高级文职官员已接到下调通告,调往行政部门协助政策整理。
截至9月30日,至少有6位四星将领、11位三星将领已被撤换、退休或转岗。军队高层血液更换几近一轮,变动节奏引发基层士气动荡。
军方内部集体焦虑,忠诚与专业分裂加剧
会议结束后不久,部分参会将领私下聚集。他们未在公开场合表达态度,却已开始内部交流对未来局势的忧虑。一名海军作战司令表示,整场会议如同“政令布告”,毫无专业讨论余地。
多个作战司令部下发保密指令,禁止在非授权场合谈论9月30日会议内容。
军方高层的信任体系受到冲击。长期以来,军政之间维持相对稳定的协调机制。但在此次变局中,职业军人发现自身决策权被极大压缩,甚至无法对即将执行的战略方针提出技术评估。
白宫行政团队插手联合参谋会议决策议程。计划中的2026财年战区演习安排,被要求重新核定优先级。拉美方向被临时提高,美军南方司令部获得额外预算和兵力调配权限,东亚部署则暂缓。
这种策略倾斜打乱原有的军事节奏,令部分指挥部不知所措。联合参谋系统一度试图通过内部协调重建计划排序,但赫格塞思方面未予答复。多名作战司令抱怨无法在当前框架下完成原定任务目标。
行政压力也压缩了基层军官的生存空间。军校系统被要求纳入“忠诚教育”课程,新晋军官需接受政治忠诚培训。军官评估表中增加“对政策执行的主动性”一项,作为晋升指标。
军中士气滑落,部分单位士兵表达不满。一线部队反映军改节奏过快,战术培训因上级人事动荡中断,导致作战准备水平下降。
一名空军基地少校提交辞呈,在离任声明中写下“我曾誓言捍卫宪法,而不是一个人”。尽管该声明未被公开,但已在军内广泛传播,激发多位中层军官共鸣。
这种情绪蔓延速度之快,引起国安会关注。国土安全顾问秘密约见部分退役将领,试图了解军中舆情。但在当前情势下,即便白宫愿意回调强硬姿态,也难以修复已经破裂的军政信任。
特朗普政府加速军事收缩,引发战略真空担忧
除了人事洗牌和指挥权重构,特朗普政府正在推进另一项深远变革。
新版《国家防务战略》由赫格塞思主持编写,调整方向明确指向战略收缩。首要任务由全球部署转向保障本土与西半球秩序,海外前沿存在感大幅削弱。
国防文件早在9月初已送交作战司令部传阅,文件明确要求压缩外派兵力,集中资源提升国内防空系统与南美洲威慑体系。原先用于亚太、欧洲的资源将向南转移。
这一战略调整令美军多位四星将领感到措手不及。他们原以为特朗普政府会维持特朗普首任期设定的对华强硬路线,未料到会在此刻迅速抽身。
更引发争议的是战略文件主要由文官团队编制。文件撰写由副部长科尔比牵头完成,赫格塞思负责审定,军方未参与主稿,作战司令仅在文末附注“执行条款”中提供技术细节。
军队被排除在战略讨论之外,令多名高级军官公开表达异议。凯恩、史密斯等将领私下反馈“结构失衡”,但未能获得修改机会。整个战略文件最终以行政命令形式签署,无需参议院审议。
新版战略执行速度远超预期。美军欧洲司令部部分部队已接到调离命令,亚太军区海上巡逻强度下调,西太演习规模缩减,令盟友深感震动。
军方担心,撤出关键战略节点,将使潜在对手迅速填补真空。五角大楼战略评估办公室原定年终提交对华、对俄军事准备更新报告,目前被无限期搁置。
特朗普则多次在闭门会议中表示,美国不应再为全球安全承担负担。他认为应由盟友接手局部事务,美国需聚焦“门罗主义2.0”,重整拉美秩序。
军队视此为过度冒进。一名熟悉战略文件的分析官警告,收缩过快可能引发盟友信任危机,并令美军在下一轮国际危机中“来不及回场”。
此番调整,也加剧军政路线冲突。职业军人强调战略稳定与威慑均衡,特朗普政府则强调财政负担与本土安全优先。这场对抗,不仅关乎政策走向,更涉及国家权力结构的根本张力。
参考信源:
《特朗普在美军将领会议上强硬发言引发关注》——新华社,2025年10月1日
《美国防长宣布裁减四星上将席位 美军内部震动》——央视新闻,2025年9月29日
《美国新版防务战略引发军政分歧》——环球时报,2025年9月28日
来源:亮仔说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