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日,在昨日进行的WTT中国大满贯男单1/16决赛中,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选手王楚钦遭遇争议判罚,成为赛场内外焦点。这是他继前一日混双比赛后,连续两天因发球遮挡问题被裁判警告并扣除分数,引发球迷与专家对裁判尺度及技术判罚的广泛讨论。
2025年10月2日,在昨日进行的WTT中国大满贯男单1/16决赛中,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选手王楚钦遭遇争议判罚,成为赛场内外焦点。这是他继前一日混双比赛后,连续两天因发球遮挡问题被裁判警告并扣除分数,引发球迷与专家对裁判尺度及技术判罚的广泛讨论。
在10月1日的男单1/16决赛中,王楚钦与19岁波兰小将雷德齐姆斯基激战至决胜局。第四局8-10落后时,裁判以“发球头部遮挡”为由直接判罚其失分。
王楚钦随即申请鹰眼挑战,但回放系统显示其发球过程中球体虽部分可见,裁判仍维持原判。这是他本届赛事第二次因发球问题被判罚,此前混双1/8决赛中,他与孙颖莎搭档时同样因发球遮挡被扣分,两次鹰眼挑战均未成功。
国际乒联规则明确,发球时若接发球员视角完全无法看到球体触拍瞬间即属违规。尽管王楚钦发球时球体轮廓可见,但裁判与TTR系统(鹰眼)仍认定其存在遮挡。前国乒名将刘丁硕质疑裁判标准不一:“王楚钦发球没有问题,裁判只盯着他和孙颖莎!”其妻子芦璐也力挺:“我们天天教发球,他绝对没问题。”
两次判罚引发网络热议,部分球迷质疑裁判公正性,留言称“一直挑战一直失败”“遮可咋办”。面对压力,王楚钦展现出职业素养,他在混双赛后坦言:“挑战是为了缓和节奏,专注下一分。”男单决胜局落后时,他果断叫暂停调整,最终以11-8逆转取胜,印证了其“不被干扰”的心态。
王楚钦的发球动作因左手持拍特点常被关注。作为左手选手,其发球击球点靠近身体,配合站位易形成视觉盲区。
但数据显示,他此前在多哈世乒赛、美国大满贯等赛事中经历5次鹰眼挑战均成功,2025年世界杯更是中国男队唯一零违规选手。国际乒联规则中,发球高度需≥16厘米,而鹰眼系统误差仅±0.05厘米,理论上可精准判罚。然而,裁判肉眼误判率高达18%,亚洲裁判尺度更严格,2024年亚锦赛因此争议占31%。
本次判罚事件折射出科技介入裁判的利弊。鹰眼系统虽提升透明度,但成本高昂(单套超200万元)且应用受限,仅覆盖12项判罚。球迷呼吁全面启用AI裁判,国际乒联则计划2026年试行“AI辅助判罚”,保留人类最终否决权。王楚钦的遭遇或推动规则细化,减少主观判罚争议。
尽管遭遇风波,王楚钦已瞄准下一轮比赛。正如他赛后所言:“不会因某一分分心,专注力才是关键。”
巴黎奥运乒乓球精彩集锦
观看2025乒乓球直播+回放方式如下:
来源:篮球说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