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者看过来!商务印书馆“日新文库”第六辑征稿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2 12:31 1

摘要:2025年8月30日,“日新文库”第五辑专家论证会在商务印书馆成功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对匿名评审后的书稿,从思想性、创新性、学术规范性等角度进行考察和讨论,最终遴选出第五辑书目7种。

2024年9月,“日新文库”第五辑向社会公开征集稿件以来,受到各界关注。

2025年8月30日,“日新文库”第五辑专家论证会在商务印书馆成功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对匿名评审后的书稿,从思想性、创新性、学术规范性等角度进行考察和讨论,最终遴选出第五辑书目7种。

“日新文库”第五辑书目

(以作者姓氏笔画为序)

王正华 《清代华北乡村地权研究——以山西为中心》

王 渊 《多向度的旅行:全球史视野下的非洲葡语文学》

毛 竹 《抄本与流转:塑造斯宾诺莎》

李亭慧 《通过义务而自由——基于黑格尔法哲学的研究》

张忞煜 《印度文化现代性的历史复调——格比尔文本传统研究》

赵 猛 《现象学的自我》

黄 浩 《原产地规则多边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以欧盟原产地累积体系为例》

商务印书馆向以出版精品名著为己任,此次策划出版“日新文库”,意在成规模地出版有见地的新成果、新作品,为学界发掘和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更希望通过这套书领风气之先,提供新的学术出版方向。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商务印书馆将持之以恒地投入到“日新文库”丛书的策划、编辑和出版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各项流程,与学界同仁一道,为中国学术的未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日新文库”第六辑征稿函

“日新无已,望如朝曙。”百余年来,商务印书馆仰赖学界通人擘画宏图、伐山开辟,持续出版国内外学术名著,斐然可观。现计划推出“日新文库”第六辑,继续作为本馆的重点项目出版,发现和扶植中国青年学者,建设中国学术出版的新高地。

宗旨要求:

丛书定位为收入中国青年学者的高水平学术专著,主要面向45岁及以下的中国学者及海外华人学者。

书稿内容将广泛涉及哲学、历史学、文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及其他科学门类,兼及中外,笼括古今,尤其注重反映新理论、新材料、新方法、跨学科的优秀研究成果。

书稿务必为首次出版的学术专著。论文集、合著不取,增订版、修订版不收。书稿中的文字和图片需确保不侵犯他人或其他出版机构的权利。同时,我们也确保参评书稿在出版之前,内容不会外泄。

请提供两位专家的书稿推荐意见。该意见将在书稿入选“日新文库”出版时附录于书后,为阅读指明路径。我们将采取匿名评审和专家论证会相结合的方式对书目加以遴选。

“此是良田好耕植,有秋收获仗群才。”热烈欢迎海内外青年学者踊跃投稿,学界友朋诚意绍介。我们期待与您的合作!

评审流程:

1.即日起至2026228请将以下材料发至我们的邮箱(请注明“日新文库投稿”):

(1)作者简介;

(2)内容提要;

(3)两份专家推荐意见(请附专家手写签名);

(4)书稿目录、前言、一两篇样章(初评通过后,请提供全部稿件)。

2.书稿要求:书稿篇幅一般不超过30万字,原则上简体中文横排,word格式;如有图片,请标注图号、图题,另设文件夹。

3.20263月初评,6月复评,9月终评并公布评选结果。

4.如交稿齐清定,且无其他不可控因素,本年度评选出的书将于一年内出版。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2025年9月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商务印书馆学术编辑中心

邮编:100710

邮箱:zhaoxiaofeng@cp.com.cn

延伸阅读:

日新文库第四辑

伏尔泰与启蒙之战,1750—1770

石芳著

启蒙运动研究的一次重要创新

立体呈现“哲人”与“反哲人”的激烈竞逐

以伏尔泰的“战斗”透视启蒙运动的复杂性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法国启蒙运动中启蒙哲人与其反对者的思想斗争,揭示启蒙运动如何通过策略性竞争赢得文化权威并引领时代变革。本书以伏尔泰为核心,展现启蒙哲人通过塑造公众形象、贬斥对手以争夺舆论,借助权贵保护推动思想传播,并积极争取年轻一代投身启蒙事业。这些实践不仅巩固了启蒙哲人的社会地位,更将批判、公开辩论与公众参与转化为变革力量,最终催生了一场深刻的“精神革命”。本书通过解析启蒙运动的竞争策略,回答了启蒙何以从思想交锋发展为席卷欧洲的社会运动,并塑造了现代世界的思想根基。

【作者简介】

石芳,1987年生,北京大学世界史博士,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启蒙运动史、近代早期法国社会文化史。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代表译著《沙龙的世界》(即出)。

“共见之处”

大理鸡足山的多重世界

舒瑜 著

一座鸡足山

融山川二脉崇拜

见儒释道三重宇宙

照古今中外四时风物

【内容简介】

山川是理解中国社会乃至中国文明的重要维度,也是基于历史传统开启现代生活的重要凭借。本书是综合利用历史文献和民族志调查开展的大理鸡足山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全书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大理地区山川崇拜的重心经历了从苍山到鸡足山的转变,与之相伴的是大理地区从唐宋时期的地方政权纳入到元以后大一统王朝国家的过程。鸡足山被建构为隐藏的“妙香国”,重新形塑了山川与府州的关系,还构造了“儒释相翼并行”的本地教化双向路径。其次,鸡足山崛起是多族群共塑圣山的结果,在大理地方社会共享的山川崇拜及祭祀传统的环境中,鸡足山汇集多重宇宙观于一身,是多重宇宙观互动、竞争、合作与共生的场域。最后,与鸡足山有关的隐逸与修行传统,以及年龄组织,形塑了本地个人及社会群体的生活样式,成为大理地区社会生活构建和运行的重要要素,并扩展为西南地区各地群众的重要精神符号。本书描绘了大理鸡足山的“多重世界”及其联结的途径,生动展现了西南地区多元文化群体的交往交流交融历程,这正是“共见之处”意涵所在。

【作者简介】

舒瑜,1981年生,云南文山人。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美国密歇根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历史人类学、生态人类学、物质文化等方面的研究,长期在西南民族地区从事田野调查。著有《微“盐”大义:云南诺邓盐业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在《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民俗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灵魂与存在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评注与研究

田书峰 著

国内对亚里士多德的核心作品

《论灵魂》的第一部

集翻译、评注与研究于一体的重要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由灵魂和身体组成的一个不可分的灵肉复合体,灵魂是形式,身体是质料,而灵魂有多种不同的官能或能力,比如营养、生殖、感觉、想象、情感、理性、欲求和位移运动等,这些能力的实现活动就构成了世界,通过灵魂,万物才得以呈现给我们的心灵,世界无非就是灵魂的诸种官能的实现活动。因此,灵魂就是万物。本书承继西学中的评注传统对《论灵魂》进行了详细的义疏,重构亚里士多德的论证思路,呈现历史上的争论,通过解释和分析灵魂的诸种官能来揭示这部作品在灵魂论、哲学人类学、形而上学、伦理学和心灵哲学等方面的哲学价值。

【作者简介】

田书峰,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和基督教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

情感的力量

道德规范性的元情感解释

卢俊豪 著

“人之为人”的元情感基础

【内容简介】

情感的本质是什么?情感如何影响我们的实践能动性?情感与道德具有怎样的相关性?这些话题在哲学史上曾多次被讨论,但当情感与理性存在冲突时,情感往往会被视为附属的、第二性的。本书尝试打破这种传统观念,提出并捍卫一种具有说服力的情感主义道德哲学。通过比较、综合各种道德情感主义理论,作者吸收、借鉴了当前元伦理学理论的新思路,建构并论证了关于道德规范力量的元情感主义(meta-sentimentalism)方案。作者强调,元情感是一种以一阶情感为对象的二阶情感,其功能是一种特定的道德敏感性,它能够为“人之为人”提供了一种具有决定性的构成性因素,使“先天”与“实践”并存的情感主义方案得以成立。

【作者简介】

卢俊豪,中山大学、雷丁大学联合培养伦理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特聘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哲学伦理学,研究专长为道德规范性与道德赋能研究。于《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道德与文明》、《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等发表论文多篇。译有:《自然之善》《休谟与功利主义的发明》《亚里士多德说美德与善》《政治情感》等。

加购日新文库1-4辑

每日一书

《叔本华论说文集》

每日一词

《新华成语大词典》

来源:商务印书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