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光飞逝,在这“清风徐来,桂子飘香”的时光里,我们迎来了愉快的国庆假期。今天是10月2日,是国庆小长假的第二天,想必大家都已卸下忙碌,现在都已经在享受这期待已久的美好假期了吧。而今年的国庆小长假,还有些特殊,受今年闰六月的影响,将农历时间延迟一个月,使得国庆假
时光飞逝,在这“清风徐来,桂子飘香”的时光里,我们迎来了愉快的国庆假期。今天是10月2日,是国庆小长假的第二天,想必大家都已卸下忙碌,现在都已经在享受这期待已久的美好假期了吧。而今年的国庆小长假,还有些特殊,受今年闰六月的影响,将农历时间延迟一个月,使得国庆假期与中秋佳节撞了个满怀,让这份惬意时光,又多了层不一样的意义。
中秋节:在我国历史悠久,承载着我国千年文明积淀,其源自先民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一直传承至今。苏轼的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八月十五的圆月成了我们连接情感的纽带,成了期盼团圆的文化枢纽。
如今,中秋节早已成为我们中华儿女心中的文化符号,成了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在我国各大民族都十分流行。而它的内涵远不止 “团圆” 二字,除了我们常说的“人月两圆”之外,还有着敬畏自然、祈盼丰收的美好祝愿。
人们认为中秋节这天天地清朗,物象分明,能够预测年景收成,因此还留下了一句“八月十五早看天,一年不用问神仙”。而这 “看天” 的学问,藏在两处细节里:
一:看中秋夜的月色
老话说“八月十五月光圆,来年就是丰收年”。古人通过观察发现,如果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当晚明亮皎洁的圆月高悬天空,那么则说明当时天气晴朗,气候正常,没有过多的阴雨天气,而后续的降水、气温等皆是符合秋季正常的自然现象,而这样的气候天气,则预示着来年将会风调雨顺,无论是对此时播种的冬小麦、油菜等夏收农作物,还是对来年开春后耕种的农作物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气候环境,也就预示着来年年景好,能迎来大丰收。
“圆月”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除了有“团圆”的寓意,更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因此古人认为,八月十五“月圆”能带来好运,能让我们迎来“丰收”,这既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依赖。
二:看中秋与秋分到来的先后顺序
老话说“中秋秋分前,必定是灾年;中秋秋分后,五谷皆丰收”,从这句话来看,这两个日子到来的顺序不一样,当年的年景也就不一样了。
中秋节先到,意味着当年冷空气提前到来,农作物生长节奏就会被打乱,因而粮食产量会降低,出现灾荒年;而如果中秋节在秋分之后到来,说明气候推移符合农时规律,也就意味着年景好,五谷丰登,能迎来大丰收。
当然,如今有了更加科学的气象预测以及科学种植,比古时候的“看天吃饭”要好的多。不过这些流传的农谚,也是古人在长期劳作中的智慧结晶,为我们的农耕与生活增添了一份保障。同时也是尊重自然规律,心怀对天地的敬畏,对生活最好的期盼。
中秋将至,在这里祝愿大家:中秋佳节有吃有玩,有月有伴,把烦恼留给秋风,把美好揣进怀里。也愿未来的每一天,你都能万事胜意、平安喜乐、财源广进、年年有余。
来源:心灵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