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建军揣着两盒包装朴素的茶叶,站在巷子口瞅了半天。灰砖墙上的 “幸福巷 37 号” 被雨水泡得发乌,墙根儿的青苔顺着砖缝爬了半人高,跟他记忆里供销社墙上的宣传画似的,带着股子旧时光的潮气。
王建军揣着两盒包装朴素的茶叶,站在巷子口瞅了半天。灰砖墙上的 “幸福巷 37 号” 被雨水泡得发乌,墙根儿的青苔顺着砖缝爬了半人高,跟他记忆里供销社墙上的宣传画似的,带着股子旧时光的潮气。
这是 2007 年的清明,离他从部队退伍,正好三十年。
三十年往前数,1977 年的冬天比今年冷得多。那会儿王建军刚满二十,在东北的哨所待了三年,脸冻得跟块红布似的,手里攥着退伍通知,手指关节因为紧张泛白。
“王建军,到办公室来。” 广播里传出李守业书记的声音,带着点山东口音的沙哑。
王建军心里 “咯噔” 一下。前阵子紧急集合,他揣着枪往外冲,没留神把挎包甩在了床底下,等列队时才发现 —— 里面装着三天的干粮和急救包。按规定,这叫 “战备物资遗失”,轻则警告,重则记过,档案里要是留了这一笔,回家连供销社的临时工都捞不着。
他进办公室时,李书记正趴在褪色的木桌上翻档案。桌上的搪瓷缸子冒着白气,泡的是最便宜的大叶茶,茶梗在水里打着转。
“书记。” 王建军的声音有点抖。
李守业抬起头,眉头皱着,眼泡因为常年熬夜有点肿。他从一摞牛皮纸档案里抽出一张黄纸,上面 “处分决定” 四个黑体字刺得王建军眼睛疼。
“知道这是啥不?” 李守业把纸往桌上一拍,茶缸子震得响了声。
“知道…… 是我马虎,给部队丢脸了。” 王建军的手在裤缝上蹭了蹭,后背已经冒汗,“我弟在家等着做手术,我妈说供销社缺个搬货的,要是档案不干净……”
话没说完,他听见李守业叹了口气。老书记从烟盒里抽出根 “大生产”,没点,夹在指间转了转:“你弟那病,是肾炎吧?去年你探亲回来,跟我念叨过。”
王建军愣了愣,他以为书记早忘了。那会儿他蹲在操场边哭,李守业正好路过,递给他块烤红薯,听他絮叨了半天家里的难处 —— 爹走得早,娘拉扯着他和弟弟,弟弟的病拖了两年,就等他退伍挣钱做手术。
“这处分卡,按规矩得进档案。” 李守业拿起那张纸,对着光看了看,“不过呢,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他突然把纸叠成个小方块,塞进了自己的中山装口袋,拉链 “咔哒” 一声拉上。
王建军吓得差点跳起来:“书记!这可不行!要犯错误的!”
“犯啥错误?” 李守业瞪了他一眼,拿起桌上的印泥,在退伍登记表上 “啪” 地按了个红章,“我刚查了,你三年里拿了两次三等功,一次嘉奖,紧急集合那次,你把枪擦得比谁都亮,就是慌了神。这种错,改了就中。”
他把盖好章的登记表推过来,指尖沾着点印泥:“回去跟你娘说,档案干净着呢。供销社要是不要你,来找我,我给你写封介绍信。”
王建军捏着那张纸,手心的汗把纸边浸得发皱。他想给李守业鞠个躬,嘴张了半天,就挤出句 “谢谢书记”,转身跑的时候,听见身后茶缸子被拿起的声音,还有老书记低低的一句 “小子,好好过日子”。
后来的日子,真就如李守业说的那样。供销社收了他,搬货、记账,他干得踏实,攒了两年钱,给弟弟做了手术。再后来,供销社改制,他盘下个小门面,卖烟酒糖茶,凭着实在,生意慢慢红火起来。娶了媳妇,生了儿子,儿子现在在省城读大学,每次打电话都说:“爸,你当年在部队是不是特厉害?”
王建军总说:“不是我厉害,是遇上了好人。”
这三十年,他没少打听李守业的消息。听说老书记后来转业回了老家,在街道办待了几年,再后来就退休了。去年冬天,他去山东出差,托人问了半天才摸到这个幸福巷。
抬手敲了敲木门,漆皮掉了一块,露出里面的木头,带着点暖黄。
“谁啊?” 门里传出个苍老的声音,还是那股山东口音。
“李书记,我是王建军,当年东北哨所的。” 王建军的声音有点发紧。
门 “吱呀” 一声开了,门口站着个老头,背有点驼,头发白了大半,眼睛却亮,瞅了他半天,突然笑了:“建军?你这小子,长壮实了!”
李守业把他往屋里让,屋里陈设简单,墙上挂着张老照片,是当年部队的合影,王建军在最后一排,脑袋缩着,李守业站在中间,还是皱着眉,却透着股精神气。
“快坐,我给你泡茶。” 老书记转身去拿茶缸,还是那个搪瓷的,边缘磕了个豁口。
“书记,我带了点茶,您尝尝。” 王建军把茶叶递过去。
“你这孩子,来就来,带啥东西。” 李守业接过茶叶,打开闻了闻,“嗯,这茶不错,比我那大叶茶强。”
俩人坐在小马扎上,太阳从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格子影。王建军说起这三十年的日子,说弟弟身体好了,说自己开了店,说儿子懂事,说着说着,眼睛就热了。
“书记,当年那处分卡……”
“早忘了。” 李守业摆摆手,端起茶缸抿了一口,“那会儿你娘托人捎信来,说你弟弟天天问‘哥啥时候回来’,我就想,不能让这孩子因为个小错耽误一辈子。再说了,我那口袋里,当年塞过不止你这一张卡。”
他笑起来,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都是些孩子,在部队摔摔打打,谁还没个错处?只要心不坏,给个机会,就能长出息。”
王建军看着老书记,他的手背上布满老年斑,拿起茶缸时,手腕轻轻抖着,可那双手,三十年前,却稳稳地抽出了那张可能改变他一生的纸。
临走时,王建军把带来的茶叶留下,又塞了个红包,被李守业硬推了回来。
“你要是实在想谢我,下次来,给我讲讲你儿子在大学里的事。” 老书记站在门口,阳光照在他白头发上,泛着银光,“看着你们这些孩子过得好,比啥都强。”
王建军走出幸福巷,回头看了一眼,老书记还在门口站着,挥了挥手。巷子口的风带着点暖意,吹得他心里踏实。
有些事,过了三十年,还是跟昨天一样清楚。有些人,帮了你一把,就像在你心里种了棵树,岁月越久,根扎得越深。
感谢鉴赏,多谢关注
[注:本文为虚构故事,旨在展现一种生活态度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并非真实事件。]
来源:故事课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