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楼兰》被重填词,苏柳不干了:这是我和刀郎老师的神曲!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1 09:52 1

摘要:一首歌就把版权、友情、利益、法律全搅在了一块,让人看了都觉得头疼。《我的楼兰》本来是苏柳和刀郎一起做的作品,云朵唱出来大家才听得进入心。突然出现一个博主,拿歌的旋律,自己填了个新词,被苏柳说“侵权”,引发了网友吵架。我看这事不仅是版权那么简单,里面还有老铁之间

一首歌就把版权、友情、利益、法律全搅在了一块,让人看了都觉得头疼。《我的楼兰》本来是苏柳和刀郎一起做的作品,云朵唱出来大家才听得进入心。突然出现一个博主,拿歌的旋律,自己填了个新词,被苏柳说“侵权”,引发了网友吵架。我看这事不仅是版权那么简单,里面还有老铁之间的信任事儿。

“我的楼兰”不是哪个随便能来的曲子,十几年前苏柳跟着刀郎去新疆,回来就写出来七个歌词,把最满意的这个给了刀郎。苏柳后来又加了两段,把歌词都补齐了。她说整首歌从头到尾都是她自己写的,就连标点都没别人动过。这种事一般老一辈人挺在乎,觉得字字都费了心思。

“版权管得太松,谁都说不清归谁,一句话说定,后面矛盾一堆。”以前合作没啥合同,大多靠话说清楚,结果现在你不明白我也糊涂,像歌词到底是谁的,刀郎是不是买断了,苏柳自己说没卖,音乐圈另一个人说就几千块钱就拿下了。这种事,很多上班族也遇到,办公室里的点子,谁最后算谁的,主意是大家出的,老板一句就定了。

这首歌热度是真高,听说全网点击都快上天了,云朵唱了十年才有现在这个局面。苏柳说没有她,歌词再好都拿不出来。后来,刀郎团队给云朵下了三次通知,最终授权到期收回了几首歌曲的演唱权。师徒关系砸了,有人觉得是商业撑死了情分。

有个网友说,“艺术是艺术,规矩是规矩,谁都得守,看着别人蹭热度谁不心疼?”苏柳这回直接找律师,说只要你填词扩散得多,罪就大。她意思很明了,不是自己斤斤计较,怕的是没人懂得劳动成果值钱。大家都去改改写写,原创人一点机会都没有。所以苏柳批评说“你有本事你再填一个词,我不找你麻烦找谁?”

云朵这个人,故事还是挺感人。二十出头在饭店打工的时候,让刀郎看上了,带回家现教现练,一练就是六年。云朵唱了那么多年,这首歌才火起来。苏柳很认这一点,说没有云朵传播,这歌词再牛也只是抽屉里的东西。如果说云朵是歌手,那苏柳和刀郎就是给了她平台和机会。这三个人之间,真的是互相成就。

现在《雪线之上》这事闹起来,苏柳说很难受,说她跟刀郎感情比谁都深。刀郎收回演唱权,苏柳连续几天低迷,还发烧长泡。这种感受老年人很懂,熟人合作,突然被冷落,人心最难熬的一阵。不少评论都说,行业里想挣钱不容易,但做人不该忘本。

最核心问题就是版权,很多人根本搞不清楚。你填了新词,用了老歌旋律,到底算不算违法?苏柳坚持要追责,她的说法跟几十年前做生意一样,有本事你就自己干,别拿别人现成的。有人说她是对的,也有人觉得这时候站出来容易给人骂。其实家里老人、退休的叔叔阿姨也这样想过,作品是个人的,不能随意拿走。

“原创的价值就是不能随便用,改了就得说清楚。”大家都愿意尊重劳动,如果自己家孩子努力做出来的成果被别人随意拿走,谁都得不服。网络上的歌火了,转发点了无数下,最后话题红的不是苏柳、不是刀郎,是那些改编的博主。

有句话听起来扎心,“你有什么权利踏上一脚,这就是我们的作品,你凭什么乱动。”这事和好多办公室里点子的事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辛辛苦苦干了半天,最后被人顺手牵羊,心里不痛才怪。

关于法律维权,很多人说是对的,也有人搅局说不明智。其实谁都怕自家辛勤劳动被占了便宜,等纠纷出来才发现原来的好感情已经靠不住了。苏柳说话其实很直接,没有艺术,没有良知,哪怕你词曲再好也出不来。做人还是得讲点心气,不要看利益就撕破脸。

最后就是那个“谁能像我这么爱刀郎老师”。这次风波不仅是版权问题,也是情分问题。人和人之间不是只看合同、条款,还是得讲感情,这不管是音乐圈,还是我们平常生活里,都是一样的道理。

大家都说现在保护原创很重要,但有多少人真了解规则?被侵权了该怎么办?维权到底该不该?其实每个人都遇到过自己努力付出最后被忽视的滋味。不管有没有合同,做人做事留点余地,尊重别人,自己才会被尊重。

你怎么看?是不是觉得自己也有过这样“被改编”的无奈,有啥想说的就写下来,也许真有很多人和你一样。

来源:老崔音乐天天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