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工信部公布的L3级智驾准入名单,标志着高级别自动驾驶从技术研发和测试阶段,正式进入了规模化商用的前夜。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车辆在特定场景(如高速公路)下,驾驶员可以合法地“脱手脱眼”,责任主体也从驾驶员转移到了车企。
国家工信部公布的L3级智驾准入名单,标志着高级别自动驾驶从技术研发和测试阶段,正式进入了规模化商用的前夜。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车辆在特定场景(如高速公路)下,驾驶员可以合法地“脱手脱眼”,责任主体也从驾驶员转移到了车企。
华为的“遥遥领先”:生态化胜利
在这次行业性突破中,华为展现出的是一种体系化、生态化的领先,这比单个车型的领先更具战略意义。
1. “五界入三界”,合作模式开花结果:华为与车企合作的“界”字辈家族中,问界(赛力斯)、智界(奇瑞)、享界(北汽) 首批入选,阿维塔(长安)也位列其中。这充分证明了华为三种合作模式(零部件模式、HI模式、智选车模式)都具备了交付L3级硬核实力的能力。
2. 全栈自研的技术底座:您提到的192线激光雷达、自研芯片、ADS 4.0系统等,构成了华为技术的护城河。尤其是250米超远探测能力和极端情况下的快速处理能力,是满足L3安全冗余要求的核心技术保障。
3. 降低车企风险的商业创新:联合平安保险推出智驾保险,为L3事故责任划分提供了解决方案,极大地扫清了车企在商业推广上的后顾之忧,这也是华为生态赋能的重要一环。
关于您提到的#腾势N8#
这是一个很好的对比案例。腾势品牌是比亚迪与奔驰的合资公司,其技术路线主要依托于比亚迪的自身技术体系。
· 技术路线差异:腾势N8目前搭载的是比亚迪的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属于L2+级别。它与华为ADS这种以激光雷达为核心、目标直通L3及以上的技术路径不同。
· 市场定位:如标签所示,腾势N8主打的是“安全豪华大六座SUV”,它的核心卖点在于比亚迪的三电技术(刀片电池、DM-p混动)、豪华舒适的内饰配置和空间,智能驾驶是其辅助亮点,而非核心领先优势。
· 未来展望:比亚迪自身也在大力发展智能驾驶,未来是否会与华为这样的供应商合作,或者完全自研达到L3水平,是市场关注的一大看点。
总结
此次L3准入名单的公布,可以看作是智能电动车赛道的一个分水岭:
· 华为阵营:通过生态化合作,展示了在智能驾驶上半场(智能化) 的全面领先地位,已经从技术竞争升级为标准和生态的竞争。
· 其他厂商:如比亚迪(腾势)、蔚来、小鹏、理想等,都面临着巨大的跟进压力。它们需要尽快证明自家方案同样能满足L3及以上级别的严苛要求。
在L3级自动驾驶这场硬仗中,华为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独特的商业模式,确实取得了阶段性的“遥遥领先”。而市场未来的竞争,将会是不同技术路线和商业生态之间更激烈的碰撞。
来源:顽强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