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成语故事源自《北齐书·徐之才传》。描述北齐武成帝高湛因酒色过度产生幻觉,见到空中物体变为“亭亭而立”的美妇人,后由名医徐之才诊治好,可他又更加乱为而死。该成语故事由此演变为形容人或物挺拔秀美的成语。
八个有故事的图片猜成语,让你在了解了成语故事后,对成语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建议先只看图猜猜是哪个成语,再根据成语提示进行验证,还可以从成语故事中寻找答案。
成语提示: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近义“袅袅婷婷”
成语故事:
本成语故事源自《北齐书·徐之才传》。描述北齐武成帝高湛因酒色过度产生幻觉,见到空中物体变为“亭亭而立”的美妇人,后由名医徐之才诊治好,可他又更加乱为而死。该成语故事由此演变为形容人或物挺拔秀美的成语。
成语提示:物品的价值媲美连在一起的城池。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成语故事: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昭王得知赵惠王得到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想假装以15座城池与他交换来骗取它。赵惠王派蔺相如前去交易,秦王拿到和氏璧后而不谈城池交换事宜。蔺相如设计骗回和氏璧,并派人连夜将它送回赵国,秦王气得要除去蔺相如。
成语提示: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暴.政的憎恨和恐惧。
成语故事:
本成语出自《国语·周语上》。周厉王时期,由于他的暴.政,民怨沸腾,有人当众指责周厉王,邵公对周厉王说民不堪命。周厉王大怒,派卫巫去监督那些说他坏话的人,一有发现就立即杀之。后来百姓慑于暴.政的威力,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只好用交换眼色来交谈。
成语提示: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成语故事:
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老而好学。”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学问提高很快。
成语提示: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努力容忍,不加反抗。
成语故事:
出自《新唐书·娄师德传》。唐朝监察御史娄师德率军抗击吐蕃进攻,八战八捷,深得武则天的器重,提拔为宰相。他为人处世宽宏大量,他问即将出任代州刺史的弟弟如何对待别人挑衅,弟弟说即使别人吐唾沫到脸上自己擦掉就行了,娄师德却强调不反抗、不表露不满,让唾面自干才能平息对方怒气。
成语提示:数量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很少。
成语故事:
本成语出自唐·韩愈《华山女》诗。唐朝时期,宗教盛行,国子博士韩愈信奉儒家思想,坚决反对佛教和道教的流行,他写《华山女》诗讽刺当时佛教与道教争信徒的情形,华山县的佛教信徒很多,道教信徒寥若晨星,以至于需要女道士出马布道,搔首弄姿,来吸引信徒。
成语提示: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成语故事:
成语出自《国语·鲁语下》。春秋时期,晋、楚等11国派出级别高的官员到虢国会盟,楚使熊虔的仪仗非常气派,远远超出了当时出巡的标准,天子出巡才有“虎贲”百人,而低层的士人出巡只有“陪乘”一人,任务是“告奔走”。楚使的行为引起了其他国家使臣的反感。
成语本义:燕雀住在堂上。
喻义一: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
喻义二: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成语故事:
本成语出自于战国·吕不韦及门客《吕氏春秋·谕大》。战国后期,秦国攻打赵国,赵国的近邻魏国却见死不救,认为这对魏国有利,魏国相国子顺可不这样认为。他认为秦国势力强大,侵略成性,魏国不能像燕雀处堂那样过着安逸的生活,因为房屋发生了火灾,燕雀就没有栖身之处了。
来源:野渡丹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