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更离谱的是,枣庄移动那串9个6,起拍价直接翻倍到200万,结果愣是没人举手,灰溜溜流拍两次,如今降到160万,还在角落蹲11月的第三次机会。
“100万买个手机号,疯了吧?
”——屏幕那头的同事刚把咖啡喷在键盘上。
可就在他擦键盘的工夫,深圳联通那串9个9已经悄悄成交,连还价的缝隙都没留。
更离谱的是,枣庄移动那串9个6,起拍价直接翻倍到200万,结果愣是没人举手,灰溜溜流拍两次,如今降到160万,还在角落蹲11月的第三次机会。
听上去像段子,却是法院网拍频道里实打实的“今日上新”。
号码背后的主人,欠了3200万没还,被债主一路追到执行局,手机号成了最扎眼的“硬通货”。
法官把靓号往阿里拍卖一挂,围观人数瞬间飙到十万加,比直播带货还热闹。
可惜看客多,真掏腰包的少——第一次拍卖,页面冷得能结冰;第二次降了价,还是没人肯接这烫手山芋。
原因也简单:移动新规像门神一样杵在门口,想举牌?
先预存40万话费,再签10年每月5000的低消“卖身契”,算下来光保底就得再砸60万。
号码还没捂热,200万已经变260万,土豪也得掂量掂量。
有人纳闷,同样8位连号,凭啥深圳的9能秒光,枣庄的6就无人问津?
答案藏在快递地址里。
深圳那串9,自带“大湾区身份证”,企业老板买来当招牌,往名片上一印,对方立马记住,百万广告费都省。
枣庄的6,也不是不吉利,只是鲁南的矿老板近年低调了许多,煤矿一关,朋友圈从“吨煤千金”变成“求别限电”,豪气散了,号码自然跟着打折。
说到底,靓号行情跟房价一个理: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再往深扒,司法拍卖早已成了稀缺号码的“官方黄牛”。
去年三季度,全国法院一共甩出187个“豹子号”“炸弹号”,总成交额破五千万,平均一个号码27万,听起来吓人,可跟股市里一天蒸发几十亿比,竟显得温柔。
最夸张的“8同号”,均价158万,半年还涨了12%,跑赢了大部分基金。
有人调侃:早知道当年办套餐时多摇几次号,如今也能少打十年工。
可惜时光不能倒流,号码资源池早被20年前的预付费用户捞得七七八八,现在想捡漏,只能等“老赖”们亲手把自己的幸运号送进拍卖场。
当然,也不是所有“8同号”都能躺赢。
去年北京朝阳法院拍过一个8个7,起拍价120万,三次流拍后直接砍到84万,才被一个做直播的90后小妹捡走。
她倒看得开:“就当买辆帕拉梅拉,还不用找车位。
”号码到手第二天,她就把直播间房号改成“77777777”,当晚礼物刷屏,火箭乱飞,半个月打赏收入把84万回本一半。
你看,同样一串数字,有人看到的是虚荣,有人看到的是流量入口,视角不同,价格就天差地别。
回到枣庄那串6,160万的门槛确实高,可若换个场景,也许故事就变了。
假设明年煤炭反弹,鲁南再飘“黑金”味道,矿老板们腰包鼓回来,号码分分钟又被抢成香饽饽。
又或者,某个做短视频的本地小伙,把账号名改成“枣庄6哥”,每天拍开宝马扫马路的日常,160万也许就成了性价比最高的“入场券”。
数字本身不会变,变的是人心和风口。
所以,下次再看到“天价手机号”的热搜,别急着吐槽“人傻钱多”。
它可能是某人东山再起的广告牌,也可能是法院帮债权人回血的救命稻草,更可能是时代留给少数人的彩蛋。
至于值不值,全看买家能不能把一串数字玩成自己的现金流。
毕竟,100万买不来好运,但买得到一张通往赌桌的VIP卡,至于最后是翻倍还是腰斩,全凭各自本事。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