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后,第一张国产游戏显卡摩尔线程S80又如何了?抢救无效,玩家请节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2 00:59 1

摘要:事情是这样的,今年 5 月,我又复测了摩尔线程 S80的成绩,重点在于观察一下又过一年,它表现如何,有没有变好一点。

3年后,第一张国产游戏显卡摩尔线程S80又如何了?抢救无效,玩家请节哀......

雷诺Renault 紫毛

显卡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收录于 · 计算机硬件分析/评测/推荐

航海家 墨鱼 等 160 人赞同

目录

收起

测试环境

理论性能

游戏实测: 好吧,摩尔线程还是那个摩尔线程...

赛博朋克:2077

极限竞速:地平线 5

荒野大镖客 2

全境封锁 2

“老朋友”们

战争雷霆

PUBG

GTA5 次世代增强版

CS2

其他的问题

结语

事情是这样的,今年 5 月,我又复测了摩尔线程 S80 的成绩,重点在于观察一下又过一年,它表现如何,有没有变好一点。

本来,这个专题应该是以视频形式和大家见面的,可因为种种原因,项目搁浅了,但是已经做完的内容我并不打算让他烂在仓库里,最终整理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因此你能看到我们的驱动并非最新版本,只是今年 4 月 26 日的驱动,但作为一个以长期的,以 2-3 年这个视角来客观记录这张显卡的进化幅度,仍然还是足够了的。

在过去这一年里,S80 的驱动版号着实是刷了不少,一路从我去年测试的 250.60 一路刷到了今年我测试时的 290.110,那么实际提升有驱动版号提升的这么多吗?下文揭晓。

测试环境

首先介绍一下测试平台

CPU:Intel Core i7 14700K

主板:微星 Z790i Gaming Edge

内存:影驰 名人堂 OC Lab 8000C34 24G*2

电源:海盗船 SF750

硬盘:宏碁 GM7 2T

散热器:利民 PA120

对比产品也是值得讲一下的。如果看过先前评测的朋友应该知道去年对比对象是亮机卡 GTX 750Ti,今年随着 MTT S80 支持的游戏越来越多,有很多已经是 750Ti 不能跑的了,而且为了横向对比性能,我修改了一些对比对象。

首先,我们有请 2017 年的传奇独显,中端显卡的标杆之作,无数钉子户的众望所归 GTX1060 6G。为了做这个测试,我特地斥巨资 650 元购买了这张七彩虹的 1060,很难想象一张 8 年前的显卡中端如今还要卖到 600 多元...

所以我如下的测试中大概会有这几个对象参与横评:摩尔线程 MTT S80,GTX 1060,GTX 750Ti(可正常运行时),UHD770(750Ti 不能正常运行时)

在谈实测之前,先说两个问题。第一,摩尔线程目前的驱动开发仍然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它们的驱动似乎并不是基于线性开发的,而是多版本并行,最终基于某些版本分支继续开发,所以经常出现某些游戏帧数新版本还弱于老版本或者新版本比老版本有更多 BUG 甚至打不开游戏的问题。这种驱动适配模式已经让它基本告别了主流市场,毕竟玩家没有理由也没有时间一个一个驱动为自己玩的游戏进行测试,这应该是开发者做好的。

第二个问题是摩尔线程的游戏适配,3 年后的今天 DX11 的游戏几乎都能打得开,但许多游戏存在严重的渲染错误,贴图丢失,这些游戏不谈性能,压根就是玩都没法玩,几乎每打开一款游戏都是在开盲盒,甚至它在所谓支持列表上,也并不能保证一切正常。至于 DX12 游戏...更是开盲盒了。

理论性能

先说跑分,在 3DMARK 里,MTT S80 的跑分是有提升的,但相比第一年的时候,提升幅度非常小,这也意味着继续深挖这张卡的性能是越来越困难的,DX11 第一年的巨大性能飞跃肯定是维持不了的了,跑分多了 15%,刚刚超过 1050Ti,离着 1060 还是有不小差距。

然而 DX12 的 Timespy 从第一年的不能跑到能跑,有一个质的飞跃,如果玩数字游戏按百分比游戏,那这个提升你说它是正无穷都行,而且 S80 离 1060 的差距只有不足 10% 的差距...吗?

事与愿违,S80 在运行 Time Spy 的时候有严重的渲染错误:

这个成绩无效,看个乐呵就好了...(在 5 月 26 日的 300.110.2 版本的驱动下,跑分大致在 3700 分,下降了一些,但渲染正常)。

DX11 下的跑分在 9000 分上下的水平已经很久没什么提升了,接下来一年不知道还能榨干多少,但肯定是不乐观...

DX12 跑分还不错,至少超过了 1050Ti 这个水平的卡,虽然离 1060 还有不小差距,但是至少比跑不了强。

游戏实测: 好吧,摩尔线程还是那个摩尔线程...

既然摩尔线程已经支持了 DX12,那我们直接从 DX12 的游戏开始,新的一年总得有点新气象吧。

赛博朋克:2077

S80 支持 DX12 的时候,2077 是首批拿出来测试的游戏,那它优化了半年,到今天表现如何呢?

在 2077 的 Demo 里,1080p 全低特效,FSR 自动,S80 跑出了 21 帧的成绩,离能玩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横向对比来看,S80 与 750Ti 打的难舍难分,和 1060 差了 200%,1060 对 S80 几乎是降维打击。

这个游戏中,S80 的 GPU 基本上是跑满的,占用率没问题,那转译的优化是有很大问题了,而且半年似乎也没多大进步。

极限竞速:地平线 5

地平线 5 和 2077 类似,表现仍然不忍直视,而且在跑测试之前,编译着色器大概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这个游戏能跑,但是存在严重的性能问题。

在这个游戏里,6 朝老将 750Ti 因为 DX12 和显存的关系无法运行了,所以我们只能掏出 UHD770 进行对比。

S80 这个数据大家自己看吧....比核显落后一倍多。

荒野大镖客 2

RDR2 是在 MTT 官方优化列表上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表现至少是有保底的了。

在 demo 中,S80 跑到了 1080p 低特效 33 帧,NS 级别的画质,没明显渲染错。

但横向对比来说,S80 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 UHD770,200w 的全尺寸显卡跑出一个核显水平的性能,难评...

全境封锁 2

去年我们测试了全境封锁 1,今年终于轮到全境封锁 2 了,S80 终于能跑了,在更新的游戏中,S80 还是有一个比较可观的表现,总的来说也是可玩的。

“老朋友”们

去年,我们测试了不少游戏,其中有一些甚至是 S80 表现还不错的,完全能玩的,但今年情况有变,很多游戏都迎来了大更新,然后之前的努力全部前功尽弃...请看下面的测试

战争雷霆

先来说几个表现还算正常的。去年,战争雷霆在 S80 上是无法正常运行的,有严重的渲染 BUG,今年甚至可以流畅运行了,还能小胜 750Ti,这款网游 S80 还真能玩玩,虽然和 1060 在两个次元。

PUBG

经过一年的优化更新,去年 S80 小输 750Ti,而今年已经小胜了,优化卓有成效,但还是显得太弱了,和 1060 差异极大。

测试采用录像回放,更换了新的录像,所以和去年测试数据差异较大

GTA5 次世代增强版

今年,10 年老兵 GTA5 也迎来了它的次世代更新,这次更新中引入了诸多新特性和新内容,包括光线追踪,DX12 等等新特性,那么 S80 还能胜任吗?

1080p 下,S80 的表现比核显明显更好,但对比 1060 的差距仍然高达 200%,而且这时候 1060 甚至已经跑出 CPU 瓶颈...

要知道在 GTA5 原版中,经过一年的优化 S80 的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了:

但游戏一旦更新,完全前功尽弃。

CS2

和这种情况类似的还有 CS2

在去年 CS:Go 最后时期,S80 已经能够超越 750Ti,但游戏更新之后,S80 又打不过 750Ti 了,而且遥遥落后...

彩虹六号: 围攻

要说最让我意难平的,还得是彩虹六号,这个游戏 S80 各个版本的驱动迭代几乎都有提升,但是今年彩虹六号围攻升级为了围攻 X,更新了画面效果,引擎和 API,原先的 DX11 模式已经没了,游戏启动强制要求 Vulkan,于是今年别说跑分,连游戏都打不开了,因为 S80 至今为止不兼容 Vulkan...

彩虹六号出现的问题甚至并不是个例,去年 S80 宣传自己能运行黑神话了,但是我测试的时候黑神话会瞬间闪退,我回滚旧版驱动一样如此,这时候我突然发现那几天黑神话有一个更新,支持 DLSS4,优化画面显示效果,这时候我意识到,MTT 对于这些游戏都是一个一个,一项一项的进行优化,一旦游戏厂商做出一丁点的改变,都有可能让 MTT 的工作前功尽弃,甚至运行都运行不了...

我知道摩尔线程可能很努力,但是这种努力方式可能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加之摩尔线程的业务重心早就不在消费级显卡之上,可能未来这种情况也不会再有什么好转了。

其他的问题

首先是去年提到的待机功耗问题,这张卡的待机功耗至今仍然没任何改善,还是开机就跑满 1.8GHz,110w。去年我还以为是这卡根本没调频机制,但是今年发现比我想象还是好一点,烤甜甜圈开 0X Msaa 的时候它也会撞功耗墙降频,不过除此以外我就没见这卡的频率再动过。

而且去年烤甜甜圈跑不满功耗,今年跑甜甜圈终于能把这卡的功耗吃满了,250w!7nm 制程的核心跑到这个功耗,还只有如今这样的性能表现,我想这卡大抵是没救了。

不过硬要找点亮点的话,S80 的供电接口采用的并非显卡 6+2Pin,而是 CPU 8Pin,CPU 8Pin 的供电能力上限远超显卡的 6+2,这才能让 S80 只用单外接供电接口就跑到整卡 250w 的功耗,这甚至某种意义上是比 12VHPWR 更合理且高效的解决方案,这反而成了 S80 身上最出众的外星科技...

AI 方面,在 Windows 环境下,除了官方提供的神笔马良,剩下几乎所有常用的工具都完全不支持 MUSA,这点和 S80 刚刚推出的 2022 年几乎仍然没有任何改变,绝大部分 AI 应用都需要 Linux 环境,门槛比 A 卡和 I 卡还要高。

如果足够有耐心和好奇心,在 Linux 下部署 MUSA,那确实没问题,至少能用,但问题是我都限定 Linux 环境了,那选择就丰富太多了,高性价比,高能效,大显存的产品比比皆是,S80 这张卡它就卡在那了,比上不足,比下可能也不足...

结语

去年,我是这么预测 S80 的未来发展的:

过去一年半的更新也同时说明了,未来一年即使就是维持翻一倍的提升幅度,那么也不过是在跑分打赢 1060,在游戏打赢 1050,而如果同期横向比较(酷睿 Ultra,Zen5)这个 180w 的全尺寸显卡还是连核显都打不赢...

只能说去年的我还是太乐观了,今年来看,它也只是能勉强打赢 750Ti,在部分项目中还和核显难解难分,1050?估计还是差的远了点,至于 1060 完全已经和 S80 不在一个次元了。

现在,我想是时候给 S80 盖棺定论了,抢救无效,无需再期待了,它是一个里程碑,但也仅仅就是那么一个里程碑,这张显卡谈不上能用,作为一个消费品来说,它很难称得上合格。抢救无效,玩家请节哀......

英伟达的第一个 GPU 核心 NV1 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它选择了错误的技术路线,错误的时间节点以及错误的合作伙伴,最终它不光差点害死了自己,还害死了世嘉的主机业务,但这并不妨碍 NVIDIA 成为 30 年后的巨人。

S80/70 一款产品的失败,自然也没法给摩尔线程盖棺定论。虽然现在来看摩尔线程和它目前使用的 IMG 架构非常糟糕,但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好,保持谨慎乐观的心态吧,与各位共勉。

PS:买IMG的BXT GPU吹字研然后画大饼以为驱动更新完后就能使也是这辈子有了,POWERVR在手机端都是一坨大的

来源:失传技术研究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