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的冬天比往年冷得早,十二月初就下了一场小雪,把杭州城西的科技园裹得严严实实。我叫陈峰,那年三十一岁,在一家做企业级SaaS服务的公司“云启科技”做后端开发,算上今年,已经在这儿待了第四个年头。
2022年的冬天比往年冷得早,十二月初就下了一场小雪,把杭州城西的科技园裹得严严实实。我叫陈峰,那年三十一岁,在一家做企业级SaaS服务的公司“云启科技”做后端开发,算上今年,已经在这儿待了第四个年头。
我们公司不算大厂,两百来人的规模,但这两年赶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风口,效益不错,尤其是我们技术部负责的核心产品“启帆ERP系统”,去年签了好几个大客户,年底的时候,部门总监老杨开会时说“今年年终奖不会让大家失望”,说得我们心里都有点痒痒。
做技术的大多不爱扎堆聊八卦,但年终奖这事儿除外。进入十二月,茶水间、午休时的吸烟区,甚至是部门内部的小群里,都在偷偷讨论这事儿。有人说今年公司回款好,年终奖能发到三个月工资;有人说别做梦了,去年效益差,只发了一个月,今年顶多翻一倍;还有人猜老杨手里有“特殊名额”,核心项目的负责人能拿得更多。
我就是他们嘴里说的“核心项目负责人”之一。从今年三月开始,我牵头负责“启帆ERP系统”的3.0版本迭代,这事儿难度不小——客户要求新增供应链可视化模块,还要兼容之前的旧版本数据,不能影响现有客户使用。为了赶进度,我和团队的三个同事连续三个月没休过周末,每天晚上至少加班到十点,中间还出过一次线上bug,我带着人在公司熬了两个通宵才搞定。
老杨私下找我聊过两次,每次都拍着我的肩膀说:“陈峰,这次3.0版本能不能成,全看你们了。放心,公司不会亏待干活的人。”我当时没接话,只是笑着说“肯定尽力”,但心里也隐约有了底——这项目要是成了,年终奖肯定少不了。
十二月二十五号,公司举办年终大会,在市区的一家酒店宴会厅。老板周明上台讲话,先是总结了今年的业绩,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了45%,然后话锋一转,说到了年终奖:“今年大家都辛苦了,尤其是技术部的同事,为了3.0版本熬了不少夜。年终奖已经核算好了,下午会打到大家卡里,希望大家明年继续加油!”
台下一片欢呼,我旁边的王浩捅了我胳膊一下,小声说:“峰哥,你说咱能拿多少?我猜我顶多三万。”王浩和我同岁,也是后端开发,不过没进我的项目组,平时负责一些边缘模块的维护。我笑了笑,没说话——我大概能猜到自己的数额,但这种事,在没拿到手之前,说什么都不合适。
下午回到公司,财务那边果然发了通知,说年终奖已经批量转账,预计两小时内到账。整个技术部都有点坐不住了,有人不停地刷新手机银行APP,有人干脆把电脑屏幕切到后台,假装干活,实则在等消息。
我也有点紧张,手里的代码敲得断断续续。大概三点半的时候,手机“叮”地响了一声,是银行的短信提醒。我赶紧点开来,眼睛一下子亮了——“您尾号3876的账户于12月25日15:32入账工资款项180,000.00元,当前余额186,542.37元。”
十八万。比我预想的还多了两万。我心里一阵激动,手指在屏幕上摩挲了两下,又赶紧把短信删了——不是怕别人看见,是觉得这种事,自己知道就行。
我刚把手机揣回兜里,旁边的张姐就凑了过来。张姐叫张莉,是测试部的,快四十岁了,在公司待了五年,算是老员工,平时最爱打听各种八卦,从谁要离职到谁谈恋爱,没有她不知道的。
“陈峰,到账了没?”张姐压低声音问,眼睛里带着好奇。
我愣了一下,赶紧点头:“到了。”
“多少啊?”张姐追问,语气带着点急切,“我才两万五,比去年还少,真是气死我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张姐这话,明显是在套我的话。我想起去年年终奖的时候,我们部门的小李,刚入职第二年,拿了四万,兴冲冲地跟同事说了,结果被几个老员工知道了——那些老员工大多拿了三万多,心里不平衡,就去找老杨抱怨,说“新人拿得比老人多,不合理”,闹得老杨头疼了好几天,最后还特意开了个会,强调“薪资保密,不要私下攀比”。
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职场里的年终奖,就像内裤,自己有就行,没必要拿出来给别人看,更不能随便说——说多了,别人嫉妒;说少了,别人要么同情,要么暗自得意,怎么都不合适。
我看着张姐,笑了笑,故意叹了口气:“别提了,比你还少,才两万。今年虽然忙,但我这项目中间出了次bug,估计被扣了不少。”
“真的假的?”张姐瞪大了眼睛,有点不信,“你可是核心项目负责人,怎么才两万?”
“嗨,核心项目也不顶用啊,”我顺着她的话往下说,“周总不是说了吗?年终奖看整体贡献,我那项目虽然重要,但后续维护还有不少活儿,可能把一部分钱留到明年了。”
张姐皱了皱眉,又追问:“那王浩呢?他拿了多少?”
我指了指王浩的工位:“不知道啊,没问。你要不问问他?”
张姐撇了撇嘴,没再问我,转身去找王浩了。我松了口气,赶紧低下头,假装继续敲代码,眼角的余光瞥见王浩被张姐问得有点尴尬,含糊其辞地说“也就三万多”。
没过多久,整个部门都知道了“陈峰年终奖才两万”的事。新人小李过来给我递了杯热咖啡,小声安慰我:“峰哥,别往心里去,明年肯定能涨回来。我才拿了一万八,比你还少呢。”我笑着接过咖啡:“没事,本来今年就没抱太大希望。”
还有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同事,也过来跟我聊了几句,大多是说“公司太抠了”“下次有机会跳槽吧”。我都笑着应付过去,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不是因为说了谎,而是觉得职场里的人际关系,真的太脆弱了,一点钱就能搅得人心惶惶。
晚上下班,我约了女朋友苏晴吃饭。苏晴在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今年年终奖拿了五万,比去年多了一万。她知道我今天发年终奖,一见面就问:“怎么样?多少?”
我把手机银行的余额界面给她看,她眼睛一下子亮了:“十八万?这么多!”
“小点声。”我赶紧把手机收起来,左右看了看。
苏晴吐了吐舌头,压低声音:“怕什么?这是你应得的,你今年熬了多少夜啊。对了,你跟你们同事说了吗?”
“没,”我摇了摇头,“跟张姐说我才拿两万,现在全部门都知道了。”
苏晴愣了一下:“你怎么说这么少啊?万一被人知道了,多尴尬。”
“尴尬总比麻烦好,”我喝了口茶,“去年小李拿了四万,跟同事说了,结果被老员工找去抱怨,你忘了?我可不想惹那麻烦。再说了,我这十八万,看着多,其实也就够还大半年房贷,剩下的攒着明年结婚用,本来就不是用来炫耀的。”
苏晴点了点头:“也是。不过你也得小心点,别露馅了。”
“放心吧,”我笑了笑,“我平时就够低调了,没人会怀疑。”
可我没想到,第二天一上班,老板周明就找我谈话了。
周明今年四十出头,是技术出身,据说以前在阿里做过架构师,后来自己出来创业,创办了云启科技。他平时很少管具体的业务,大多时候在外面跑客户、找投资,偶尔来公司,也只是跟部门总监聊几句,很少单独找普通员工谈话。
那天早上,我刚到公司,放下包,就看见老杨朝我走过来,脸色有点严肃:“陈峰,周总找你,在他办公室,现在就去。”
我心里咯噔一下,有点慌:“杨总,周总找我什么事啊?是不是项目出问题了?”
老杨摇了摇头:“不清楚,周总没说,就说让你过去。你别紧张,估计是跟你聊项目的事。”
我点了点头,深吸了口气,朝着周明的办公室走去。周明的办公室在公司最里面,带个小阳台,门上挂着“董事长办公室”的牌子。我敲了敲门,里面传来周明的声音:“进来。”
我推开门走进去,看见周明坐在办公桌后面,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正低头看着。他抬头看见我,笑了笑:“陈峰,坐。”
我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有点紧张:“周总,您找我有事?”
周明把文件夹放在桌子上,身体往后靠了靠,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看着我:“昨天年终奖发了,拿到了吧?”
我心里一紧,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只能点头:“拿到了,谢谢周总。”
“多少?”周明问,语气很平静,听不出情绪。
我愣了一下,心里飞快地盘算着——他怎么突然问这个?难道知道我跟同事说的是两万?还是想试探我?
我犹豫了一下,决定说实话——在老板面前,撒谎没什么意义,他要是想知道,查一下财务记录就知道了。
“十八万,”我抬起头,看着周明,“谢谢周总,今年给我这么多。”
周明点了点头,没说话,只是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笔记本,翻了几页,然后抬头看着我:“昨天下午,财务把年终奖的发放记录给我了,我看了一下,你是技术部拿得最多的。3.0版本做得不错,客户反馈很好,尤其是那个供应链可视化模块,帮我们签了两个大客户,这十八万,你当之无愧。”
“应该的,都是团队一起努力的结果。”我赶紧说。
“团队是重要,但你作为负责人,功劳最大,”周明笑了笑,话锋一转,“不过我听说,你跟同事说,你才拿了两万?”
我心里“咯噔”一下,果然被他知道了。我脸上有点发烫,尴尬地笑了笑:“周总,我……我就是不想太张扬,怕引起同事之间的矛盾。去年小李拿了四万,跟同事说了,结果被老员工抱怨,我不想给公司添麻烦。”
周明点了点头,没批评我,反而笑了笑:“我知道你的意思。职场里,薪资确实是敏感话题,尤其是年终奖,说多了容易招人嫉妒,说少了又容易被人同情,怎么做都不合适。你选择低调,没什么错。”
我松了口气,没想到周明这么通情达理。
“不过,”周明话锋又一转,“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公司要把年终奖定得有高有低?为什么你能拿十八万,而有些同事只能拿两万?”
我愣了一下,摇了摇头:“因为贡献不一样吧?”
“对,”周明点了点头,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就是因为贡献不一样。我创办这家公司,不是为了搞平均主义,而是想让那些真正干活、能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拿到应得的回报。你今年牵头做3.0版本,熬了多少夜,解决了多少问题,我都知道;那些拿两万、三万的同事,要么是负责的项目不重要,要么是工作态度有问题,要么是能力没跟上,他们拿得少,是应该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我知道你怕麻烦,怕同事嫉妒,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低调,其实也是一种不负责任?你想想,如果你让大家知道,像你这样认真干活、能解决问题的人,能拿到十八万的年终奖,会不会激励更多的人向你学习?会不会让那些混日子的人,有危机感,想办法提升自己?”
我愣住了,这倒是我从来没想过的。我一直觉得,低调是为了避免麻烦,却没想过,适当的“高调”,反而能起到激励作用。
周明看着我,继续说:“我不是让你去跟同事炫耀你的年终奖,而是想让你明白,公司的薪资体系,是公平的,是基于贡献的。你不需要刻意隐瞒,也不需要刻意炫耀,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拿自己应得的钱,就行。”
我点了点头:“周总,我明白了。以前是我想多了,总觉得会惹麻烦,其实只要公司的体系公平,大家慢慢都会理解的。”
“没错,”周明笑了笑,“不过你也别太担心,我不会让你主动去跟同事解释你的年终奖数额,那样反而刻意。我找你,主要是想跟你聊两件事,一件是年终奖的事,另一件,是关于你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我心里一动,看着周明:“周总,您说。”
“3.0版本已经上线了,客户反馈很好,接下来,我们打算做4.0版本,”周明说,“4.0版本会新增AI智能分析模块,难度比3.0还大,需要一个有经验、能扛事的人来牵头。我和老杨商量过了,想让你做4.0版本的项目负责人,同时给你升一级,从高级开发工程师升到技术主管,带一个五人的小团队,怎么样?”
我眼睛一下子亮了,有点不敢相信:“周总,您说真的?我能行吗?”
“怎么不行?”周明笑了笑,“3.0版本你做得这么好,证明你有能力带团队、扛项目。而且你做事踏实、细心,遇到问题不慌,是个做管理的好苗子。当然,升职之后,薪资也会调整,基本工资从一万五涨到两万二,绩效奖金也会提高,明年要是4.0版本做得好,年终奖只会比今年多。”
我心里一阵激动,站起身来,朝着周明鞠了一躬:“谢谢周总,我肯定好好干,不会让您失望!”
周明笑着摆了摆手:“坐下吧,不用这么客气。我给你升职,不是因为你年终奖拿得多,而是因为你确实有这个能力。不过你也要记住,做了技术主管,就不能只盯着自己的工作了,还要学会带团队、培养新人,让整个团队都能成长起来。”
“我记住了,周总,”我用力点头,“以后我会多向杨总请教,好好带团队。”
“嗯,”周明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文件夹,“这是4.0版本的初步需求文档,你先拿去看看,下周跟老杨一起,把项目计划做出来。对了,还有件事——你那个房贷,一个月还多少来着?”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周明会问这个:“一万二,每个月十五号还款。”
周明点了点头:“我记得你明年要结婚吧?要是资金周转不开,跟我说一声,公司可以给你预支一部分工资,不用急着还。”
我心里暖暖的,眼眶有点发热:“谢谢周总,不用,我这边资金够。”
“行,”周明笑了笑,“那你先去忙吧,有什么问题随时找我。”
我拿着需求文档,走出周明的办公室,心里还在激动。升职、加薪、带团队,这些都是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没想到因为一次年终奖,竟然都实现了。
回到工位,老杨朝我走过来,笑着问:“怎么样?周总跟你说什么了?”
我压低声音,跟老杨说了周明让我做4.0版本负责人、升职为技术主管的事。老杨拍了拍我的肩膀:“恭喜你啊,陈峰!我就知道周总肯定会重用你,好好干!”
周围的同事听见我们说话,都好奇地看过来。张姐凑过来问:“陈峰,周总找你到底什么事啊?还升职了?”
我笑了笑,没说年终奖的事,只是说:“跟我聊了3.0版本的事,让我负责接下来的4.0版本。”
张姐点了点头,没再多问,但眼神里明显带着点好奇。我知道,她肯定还在怀疑我年终奖的事,但我现在已经不担心了——就算被人知道我拿了十八万,也没什么,那是我应得的,而且现在我升职了,更没必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忙着交接3.0版本的后续维护工作,同时跟老杨一起讨论4.0版本的项目计划。周明没再找过我,但偶尔在公司走廊里遇到,他都会跟我聊几句项目的进展,还会给我一些建议,比如“团队里的新人要多给机会,让他们多承担一些任务”“需求文档要做得详细,避免后期返工”。
有一天中午,我跟王浩一起去楼下食堂吃饭。王浩突然问我:“峰哥,你说实话,你今年年终奖到底拿了多少?我觉得你肯定不止两万。”
我愣了一下,看着王浩,笑了笑:“怎么突然问这个?”
“其实我早就觉得不对劲了,”王浩挠了挠头,“你是核心项目负责人,就算中间出了次bug,也不可能只拿两万。而且周总还特意找你谈话,给你升职,肯定是因为你贡献大,年终奖也不少吧?”
我看着王浩真诚的眼神,决定跟他说实话:“十八万。”
王浩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十八万?这么多!比我多了五倍还多!”
“别这么大声,”我赶紧拉了他一下,“我跟你说,是因为你平时跟我关系不错,而且我觉得,这也是我应得的——今年我跟团队熬了多少夜,你也知道。”
王浩点了点头:“确实,你今年确实辛苦。不过你也太能藏了,跟张姐说你才拿两万,现在全部门都以为你拿得少呢。”
“以前是不想惹麻烦,”我笑了笑,“现在觉得,没那个必要了。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用藏着掖着。”
王浩点了点头:“也是。以后我也得向你学习,好好干活,争取明年也拿个高年终奖。”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没问题,以后有什么技术上的问题,随时找我。对了,4.0版本我打算让你负责其中一个模块,怎么样?”
王浩眼睛一亮:“真的?谢谢峰哥!我肯定好好干!”
从那以后,王浩工作确实认真了不少,遇到问题会主动跟我请教,有时候还会主动加班,帮团队解决一些小问题。我看着他的变化,心里有点感慨——周明说得没错,适当的“示范”,确实能激励别人。
没过多久,张姐也知道了我年终奖拿十八万的事。据说是老杨跟测试部的总监聊天时,不小心说漏了嘴。张姐找我聊了一次,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陈峰,对不起啊,之前还以为你拿得少,安慰你,没想到你拿了这么多。”
我笑了笑:“没事,张姐,我当时也是不想惹麻烦,才那么说的。”
“其实我也知道,你拿得多是应该的,”张姐叹了口气,“今年3.0版本,你们确实辛苦了,我测试的时候都知道,那个供应链模块有多难。不像我们测试部,没什么技术含量,拿得少也活该。”
“张姐,你别这么说,”我赶紧说,“测试也很重要啊,要是没有你们把关,我们的项目早就出问题了。明年4.0版本,还得靠你们多帮忙呢。”
张姐笑了笑:“放心吧,肯定帮你们把好关。”
从那以后,部门里再也没人因为年终奖的事议论我了。反而有几个新人主动来找我,问我怎么才能提升技术,怎么才能参与核心项目。我都会耐心地跟他们分享我的经验,告诉他们“多学、多练、别怕吃苦,只要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公司肯定不会亏待你”。
2023年年初,4.0版本的项目正式启动。我带了一个五人的小团队,其中包括王浩和两个新人。刚开始的时候,团队里有点磨合问题——新人经验不足,遇到问题容易慌;王浩虽然有经验,但不太会跟新人沟通,有时候会跟新人吵架。
我想起周明跟我说的话,开始学着做管理。每天早上开个短会,让大家汇报进度和遇到的问题;每周组织一次技术分享,让有经验的同事分享自己的经验;遇到新人犯错,我不会批评他们,而是帮他们分析原因,教他们怎么避免类似的错误。
慢慢地,团队越来越融洽,项目进度也越来越顺利。周明偶尔会来我们团队看看,每次都对我们的进度很满意,还在公司例会上表扬了我们团队:“陈峰的团队虽然都是年轻人,但效率很高,4.0版本的进展比预期还好,大家要多向他们学习。”
到了2023年年底,4.0版本顺利上线,客户反馈很好,帮公司签了三个大客户,其中一个还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年终大会上,周明特意让我上台分享经验,我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同事,心里感慨万千——一年前,我还在为要不要隐瞒年终奖而纠结,现在,我已经能带着团队做出成绩,站在台上分享经验了。
那天下午,年终奖到账的时候,我收到了银行的短信——三十六万。比去年翻了一倍。苏晴看到短信,高兴得跳了起来:“陈峰,你太厉害了!三十六万!我们明年结婚的钱够了!”
我笑着抱住她:“这都是团队一起努力的结果。对了,今年我打算跟同事说实话了,不用再隐瞒了。”
苏晴点了点头:“嗯,现在你是技术主管了,说实话也没人会嫉妒你,反而会激励他们。”
果然,下午的时候,有同事来问我年终奖多少,我直接说了“三十六万”。大家虽然惊讶,但没人嫉妒,反而都笑着说“恭喜”“明年要向你学习”。张姐还开玩笑说:“陈峰,你这年终奖,都快赶上我一年的工资了,看来我明年也得加把劲了。”
没过几天,周明又找我谈话了。这次,他给我升了技术经理,让我负责整个技术部的核心项目,还涨了工资,基本工资涨到了三万五。
“陈峰,你这一年的表现很好,”周明笑着说,“不仅项目做得好,团队也带得不错,几个新人都成长得很快。接下来,公司打算拓展华东市场,技术部的压力会更大,你要多担点责任。”
“放心吧,周总,”我点了点头,“我肯定好好干。”
走出周明的办公室,我看着窗外的阳光,心里暖暖的。我想起两年前,我因为怕麻烦,隐瞒了自己的年终奖,没想到却因此得到了周明的关注,获得了升职加薪的机会。现在想来,职场里的很多事,其实没必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只要你踏实干活,为公司创造价值,公司肯定会看到你的努力,给你应得的回报。
当然,我也明白了周明当初跟我说的话——低调没错,但不能因为低调而隐藏自己的价值。适当的“暴露”自己的价值,不仅能让公司看到你的努力,还能激励身边的人,让整个团队都变得更好。
现在,我偶尔还会想起当初跟张姐说我年终奖才两万的事,忍不住笑出声来。那时候的我,总觉得职场充满了勾心斗角,所以想尽量隐藏自己,避免麻烦。但现在我知道,真正的职场,不是靠隐藏自己就能过得好的,而是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靠为公司创造的价值。
2024年春天,我和苏晴结婚了。婚礼上,周明和老杨都来了,周明还特意给我们包了个大红包,说“祝你们新婚快乐,明年争取让陈峰的年终奖再翻一倍”。我笑着接过红包,心里充满了感激——感激周明的赏识,感激自己的努力,也感激当初那个选择低调但不放弃努力的自己。
婚后的日子,过得很平淡,但很踏实。我每天按时上班,带着团队做项目,偶尔加班,但不再像以前那样熬通宵;苏晴换了份轻松点的工作,每天下班回家做饭,等着我回去。周末的时候,我们会一起去逛超市、看电影,或者回父母家看看。
有时候,苏晴会问我:“你现在是技术经理了,会不会觉得压力很大?”
我会抱着她,笑着说:“压力肯定有,但更多的是动力。你看,我现在不仅能靠自己的能力养活你,还能带着团队做出成绩,让公司发展得更好,这不是很有意义吗?”
苏晴点了点头,靠在我怀里:“嗯,你真棒。”
我知道,我的职场之路还很长,以后肯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但我不再害怕了,因为我明白,只要我踏实干活,认真对待每一个项目,珍惜每一次机会,就一定能走得更远,过得更好。而那个曾经因为隐瞒年终奖而忐忑不安的下午,也成了我职场生涯里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提醒着我——踏实做事,真诚待人,才是职场里最靠谱的生存法则。
来源:高贵海燕XZW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