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值外贸出口旺季,我国沿海港口一片繁忙。国庆首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舳舻相继、热火朝天,80余艘大船齐聚,生产泊位满负荷运转,汽笛声、对讲声、设备声此起彼伏,全港近5000名职工坚守岗位,发扬“港外过节、港内大干”优良传统,全力保障物流大动脉畅通,稳定全球产业链、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日讯 正值外贸出口旺季,我国沿海港口一片繁忙。国庆首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舳舻相继、热火朝天,80余艘大船齐聚,生产泊位满负荷运转,汽笛声、对讲声、设备声此起彼伏,全港近5000名职工坚守岗位,发扬“港外过节、港内大干”优良传统,全力保障物流大动脉畅通,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用奋斗奏响了实干乐章。
集装箱码头现场,来自欧洲、地中海、东南亚、中南美航线的20余条集装箱船舶同时在港作业,载箱量超过8000标准箱的船舶达到8条,机电产品、轻工制品、“新三样”货物、农副产品等纷纷启航,驶向全球各地,多条航线装卸效率与箱量再创新高。
在中南美航线的“马士基埃迪尔内”轮作业中,青岛港紧盯作业节奏、科学调配机械资源,一举创出该航线单船效率35自然箱/小时、单航次装卸量1.34万标准箱、泊位效率205自然箱/小时三项新纪录,大幅提升了中南美航线货物周转速度。同时,以装卸7200标准箱的亮眼成绩,创出“达飞美总圣地亚哥”轮非洲线最高箱量,进一步畅通了中非贸易通道。
作为连接中欧贸易的重要海运载体,“美恩马士基”轮此次搭载的出口货物以生鲜食品、跨境电商冷链商品为主,对装卸时效、温度监控等环节有着极高要求。青岛港提前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排经验丰富的班组负责操作,全程实时监测冷箱温度,仅用5小时协同完成417自然箱的冷箱出口任务,保障了冷链货物的新鲜度,创下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2025年单航次冷箱出口最高箱量纪录,为中欧冷链贸易搭建了高效、稳定的物流桥梁。
节日期间,青岛港还将迎来多条世界最大的2.4万标准箱的集装箱船舶来港,全面打响“生产大会战”。广大干部职工将继续秉持“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精神,通过更高效的船舶调度、更精准的货物转运、更贴心的定制服务,为船东货主创造更大价值,为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服务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大力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责任编辑:王凤一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