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股跌、虚拟货币震荡,全球金融市场一片低迷时,黄金却冲破 3700 美元 / 盎司历史新高,白银更是飙到 14 年峰值 —— 这波贵金属暴涨到底啥来头?连平时冷门的铂金、钯金也跟着涨,普通投资者现在进场还来得及吗?
美股跌、虚拟货币震荡,全球金融市场一片低迷时,黄金却冲破 3700 美元 / 盎司历史新高,白银更是飙到 14 年峰值 —— 这波贵金属暴涨到底啥来头?连平时冷门的铂金、钯金也跟着涨,普通投资者现在进场还来得及吗?
9 月最后一周,贵金属市场简直像开了挂。国际现货黄金从年初 2650 美元 / 盎司起步,一路狂涨近 43%,硬生生冲破 3700 美元大关;伦敦现货白银更夸张,直接站上 46 美元 / 盎司,创下 2010 年以来的 14 年新高;铂金也不甘示弱,创下 12 年新高。周涨幅最低的钯金,也超过了 2.5%。要知道,这可是在全球金融市场普遍疲软的背景下,贵金属板块却成了 2025 年前三季度最靓的仔,涨幅甩了美股、虚拟货币好几条街。
为啥偏偏是贵金属在逆市上涨?说起来,这可不是单一因素推动的,而是 “避险情绪 + 供需失衡 + 货币政策” 三重合力的结果。先说说最直接的避险需求,9 月 25 日美国突然宣布对进口药品、卡车、家具等加征新一轮关税,消息一出来,投资者瞬间慌了神,纷纷把钱转到贵金属这种 “避风港” 资产里。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中东、欧亚地区地缘局势紧张,美国频繁搞 “对等关税”,早就把市场的避险情绪撩拨起来了,贵金属价格也跟着一路走高。
还有美股的 “拖后腿” 效应。现在美股估值居高不下,美联储高层又频频释放风险信号,加上美国政府的财政问题和债务危机风险上升,不少投资机构都担心美股会随时回调。某券商分析师就说:“现在把钱投美股,不如买黄金稳妥,至少能对冲风险。” 这种担忧也让更多资金流向贵金属市场,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9 日,全球黄金 ETF 持仓量以 3 年来最快速度增长,总持仓量达到 3779.4 吨,创下 2022 年 8 月以来的新高。
供需失衡更是给贵金属上涨添了把火。黄金虽然供应稳定,但全球央行都在疯狂买黄金,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某央行工作人员透露:“现在各国都不想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黄金作为硬通货,自然成了储备首选。” 这种强劲需求,直接把金价推上了新台阶。
白银、铂金、钯金的上涨,则更多是因为 “供不应求”。白银协会说,全球白银供给本来就不够,现在光伏、新能源、电子这些行业对白银的需求又越来越大,缺口一直在扩大。铂金也一样,世界铂金投资协会预测,2025 年铂金供应会出现 85 万盎司的缺口,就算回收量增加,也填不上需求的窟窿。只有钯金稍微有点压力,一方面供应短缺在向过剩转变,另一方面汽车工业对钯金的需求在下降,长期来看价格可能会承压。
宏观货币政策更是关键推手。近一个季度,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越来越强,大家都觉得未来利率会更低、美元会走弱。而贵金属跟美元是 “跷跷板” 关系,美元走弱,贵金属价格就会上涨;利率下降,持有贵金属的机会成本也会降低。在这种预期下,大量投资和投机资金涌入贵金属市场,8 月全球实物黄金 ETF 就流入了 55 亿美元,今年年初至今累计流入约 470 亿美元,仅次于 2020 年的峰值。北美和欧洲的投资者最积极,直接把全球黄金 ETF 资产管理总规模推到了 4070 亿美元的新高。
消息一传开,网友们的讨论热度直接拉满。有网友兴奋地说:“年初买了点黄金 ETF,现在都赚了快一半了,早知道多买点!” 也有网友纠结:“现在价格这么高,进场怕被套,不进场又怕继续涨,到底该咋办?” 还有懂行的网友分析:“白银现在还被低估,金银比率比历史均值高,说不定还有上涨空间。” 不过也有网友提醒:“钯金风险有点大,供需基本面在变,别盲目跟风。”
对于未来,多数投资机构都看好贵金属的走势,但也认为不同品种会出现分化。高盛、瑞银、花旗这些大机构都觉得,美联储会继续保持鸽派政策,加上贸易紧张和美国债务风险,黄金还能接着涨。就算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伦敦金银市场协会也认为黄金没问题,因为各国央行还在持续买黄金,这会给金价提供支撑。
白银的前景也不错,支撑黄金上涨的因素对白银同样适用,而且白银的供应缺口还在扩大,不少机构觉得白银的上涨潜力比黄金还大。不过也有机构担心,如果光伏、新能源行业对白银的需求没达到预期,白银价格可能会出现波动。
铂金的日子也不会差,一方面它能替代高价黄金,吸引避险资金;另一方面南非等主要生产国的供应能力在下降,需求却很稳定,价格还能往上走。只有钯金有点悬,供应过剩加上汽车行业需求减少,长期来看价格可能会下跌,就算短期因为地缘政治因素涨一波,也很难持续。
其实,这次贵金属暴涨,不仅反映了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也给普通投资者提了个醒:在市场波动大的时候,配置一些贵金属资产确实能对冲风险,但一定要理性。黄金虽然稳,但价格已经在历史高位;白银、铂金有潜力,但也要关注供需变化;钯金则需要谨慎,别被短期涨幅迷惑。
不管怎么说,贵金属市场的这波行情,让大家看到了 “硬通货” 的魅力。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贵金属作为避险和抗通胀的工具,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投资有风险,入场需谨慎,只有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理性选择,才能在市场中赚到钱,而不是被市场 “割韭菜”。
最后想说,市场永远在变,没有永远涨的资产,也没有永远跌的资产。关注宏观经济、了解基本面、理性分析,才是投资的正确打开方式。希望大家都能在这次贵金属行情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来源:日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