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在券商营业部碰到老张,他对着屏幕拍大腿:“要是早懂RSI,我去年买的那只新能源股,也不至于在高点站岗大半年!” 老张炒股5年,每次都说“感觉跌到低了”,结果次次抄底抄在半山腰——这事儿,我猜不少散户都经历过。
前几天在券商营业部碰到老张,他对着屏幕拍大腿:“要是早懂RSI,我去年买的那只新能源股,也不至于在高点站岗大半年!” 老张炒股5年,每次都说“感觉跌到低了”,结果次次抄底抄在半山腰——这事儿,我猜不少散户都经历过。
但隔壁桌的李姐不一样,她拿着手机翻K线,手指在屏幕上点了点RSI指标,笑着说:“你看这只消费股,RSI跌到20以下就反弹,最近三次都没失手。” 细聊才知道,李姐以前也是“追涨杀跌”的主儿,直到3年前跟着一位老股民学了RSI指标的用法,现在买股票先看RSI,踩坑的次数少了一大半。
其实RSI这东西,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很多人要么对着数值一脸懵,要么只会看“超买超卖”,白白浪费了这个能判断趋势、找低点的好工具。今天我就用李姐的实操案例,把RSI指标的精髓拆成大白话,让你看完也能上手用。
一、先搞懂:RSI到底是个啥?
李姐第一次学RSI时,也被“相对强弱指数”这个名字唬住了,后来老股民一句话就给她讲明白了:“RSI就像股票的‘体力条’,数值高了说明股票‘跑太累了,要歇一歇’(可能要跌),数值低了说明‘歇够了,要起身跑了’(可能要涨)。”
(一)RSI的核心:看“0-100”的数值
RSI指标通常有3条线,分别是6日RSI、12日RSI、24日RSI(软件里能调),咱们普通散户重点看6日和12日的就行,数值范围在0到100之间:
- 超卖区间:RSI<30,说明股票跌得太狠,市场情绪太悲观,大概率要反弹(就像人累到极致,歇够了就会恢复体力);
- 超买区间:RSI>70,说明股票涨得太猛,市场情绪太狂热,大概率要回调(就像人跑太快,喘口气才能继续);
- 正常区间:30≤RSI≤70,说明股票涨跌比较平稳,暂时没明显方向。
李姐给我举了个例子:去年9月,她关注的一只家电股,6日RSI从50一路跌到25(进入超卖区间),她没急着买,等了两天,RSI慢慢回升到30以上,同时股价不再跌了,她才入手,后来这只股票涨了20%。“别看到超卖就买,得等‘体力恢复’的信号,不然可能还要跌。”
(二)为啥RSI能判断趋势、找低点?
老股民跟李姐说过一句话:“趋势是钱堆出来的,RSI是情绪的镜子。” 股价上涨时,买的人多,RSI会慢慢往上走;股价下跌时,卖的人多,RSI会慢慢往下走。所以通过RSI的走势,能看出市场情绪的变化,进而判断趋势、找到波段低点。
比如2023年的AI行情,某只AI股从20元涨到40元,期间6日RSI一直维持在50以上,偶尔涨到70以上回调一下,但很快又回到50以上——这说明上涨趋势没断,就算回调,也是暂时的。后来这只股票涨到45元时,RSI突然从75跌到40,而且一直没回到50以上,李姐就知道“趋势可能变了”,赶紧卖了,避免了后续的大跌。
二、李姐的“RSI实操法”:两步揪出波段低点、看清趋势
李姐用RSI两年多,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法子,不复杂,就两步,咱们结合案例慢慢说。
第一步:用“RSI背离”找波段低点
“背离”是RSI找低点的核心,李姐说:“我去年赚的最多的一笔,就是靠背离抓的低点。” 所谓“背离”,简单说就是“股价和RSI走反了”,分两种:
- 底背离:股价创了新低,但RSI没创出新低(比如股价从10元跌到9元,RSI从25跌到30,没跌破25),这说明“股价虽然还在跌,但卖的人已经少了,要反弹了”;
- 顶背离:股价创了新高,但RSI没创出新高(比如股价从20元涨到22元,RSI从75涨到70,没超过75),这说明“股价虽然还在涨,但买的人已经少了,要回调了”。
案例:李姐2024年1月抓的医药股低点
当时这只医药股因为业绩不及预期,股价从18元跌到15元,再跌到14元(创了新低)。李姐看6日RSI:第一次跌到15元时,RSI是22;跌到14元(新低)时,RSI是28,没跌破22(没创新低)——这就是“底背离”。
她没急着买,等了3天,看到两个信号:一是RSI从28涨到35(脱离超卖区间),二是股价不再跌,反而涨了2%。这时候她才入手,后来这只股票用了一个月,涨到18元,李姐赚了28%。
“别看到底背离就买,”李姐强调,“得等RSI‘回头’(脱离超卖),还要看股价是不是稳住了,不然可能还要磨几天。”
第二步:用“RSI趋势线”判断大方向
“光找低点不够,得知道这只股票大方向是涨还是跌,不然就算抓了低点,也赚不到大钱。” 李姐说,她判断趋势的法子,就是画“RSI趋势线”。
怎么画?很简单:
- 如果RSI的低点越来越高(比如第一次低点25,第二次低点30,第三次低点35),同时高点也越来越高(第一次高点60,第二次高点65,第三次高点70),说明是“上涨趋势”,这时候找底背离买,风险小;
- 如果RSI的高点越来越低(比如第一次高点75,第二次高点70,第三次高点65),同时低点也越来越低(第一次低点40,第二次低点35,第三次低点30),说明是“下跌趋势”,这时候就算有底背离,也别轻易买,容易被套。
案例:李姐2023年避开的科技股坑
去年5月,有只科技股跌了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底背离(股价新低,RSI没新低),不少散户觉得“可以抄底了”,但李姐没动。她画了RSI趋势线:发现这只股票的RSI高点从78跌到72,再跌到68(越来越低),低点从50跌到45,再跌到40(越来越低)——明显是下跌趋势。
后来这只股票虽然反弹了5%,但很快又跌了下去,从16元跌到12元,那些抄底的散户又被套了。“下跌趋势里的底背离,就像病人刚有点力气,又被按下去了,别指望能立马好起来。”
三、李姐踩过的坑:用RSI必须避开的3个误区
“我刚开始用RSI时,也亏过钱,这些坑你们可别再踩了。” 李姐喝了口茶,跟我讲了她的教训。
误区一:只看超买超卖,不看趋势
“2022年熊市那会,有只银行股RSI跌到25(超卖),我觉得‘便宜了’,立马买了,结果RSI又跌到20,股价继续跌了10%。” 李姐说,后来她才明白,下跌趋势里,超卖之后还能超卖,就像人在冬天,冷到极致还能更冷,得等趋势变了再买。
误区二:只看6日RSI,不结合其他周期
“以前我只看6日RSI,觉得反应快,结果经常被‘骗’。” 比如有次一只股票6日RSI跌到28(超卖),她买了,结果12日RSI还在35以上,没到超卖区间,后来股价又跌了。“现在我会看6日和12日RSI,得两个都到超卖区间,而且出现底背离,才敢动手。”
误区三:忽略基本面,光靠RSI买股
“去年有只地产股,RSI底背离,我买了,结果没过多久,公司出了利空(业绩亏损),股价直接跌停,RSI也不管用了。” 李姐说,RSI是看情绪和趋势的,不能代替基本面,买之前得看看公司有没有利空(比如业绩差、违规),行业有没有政策风险(比如调控),不然就算指标再好,也可能栽跟头。
四、李姐的老股民朋友:给散户的3句掏心窝子建议
李姐的炒股本事,大多是跟一位退休的老股民学的,这位老股民也给散户提了3个建议,李姐一直记在心里:
1. RSI不是“神指标”,别指望靠它赚快钱
“老股民跟我说,RSI能提高你买在低点的概率,但不是100%准。” 李姐说,她用RSI这么久,也有判断错的时候,比如去年有只消费股,底背离+趋势向上,她买了,结果因为行业竞争加剧,只涨了3%就跌了,她及时卖了,没亏多少。“炒股就像种地,得慢慢等,别指望播了种第二天就收获。”
2. 别盯着一只股票看,多找“符合条件”的标的
“以前我总盯着一只股票,盼着它出现底背离,结果等了半个月,也没等到,反而错过了其他好机会。” 现在李姐会选10-15只股票放在自选股里,每天看它们的RSI,哪个出现底背离+趋势向上,就重点关注,这样机会更多。
3. 赚了钱别贪,亏了钱别扛
“RSI超买时,就算股票还在涨,也得留点心眼,比如赚了20%,就卖一半,落袋为安。” 李姐说,她去年有只股票RSI涨到75(超买),她卖了一半,后来股票果然回调了,她没亏;还有次买了只股票,RSI没出现底背离,反而跌破趋势线,她立马卖了,只亏了5%,没让亏损扩大。“炒股就像开车,该踩刹车时就得踩,别硬冲。”
你看,RSI指标其实没那么复杂,李姐从“追涨杀跌”的散户,变成能靠RSI找低点、看趋势的“半个高手”,靠的不是啥秘诀,就是把“超卖超买”“背离”“趋势线”这些基础用法摸透,再结合自己的经历调整。
现在你可以打开自己的交易软件,调出水RSI指标,看看自选股里的股票:有没有RSI跌到30以下的?有没有出现底背离的?趋势是涨还是跌?试着用李姐的法子分析一下,说不定下次买股票,你就能避开“买在高点”的坑。
最后问你个问题:你以前用RSI指标时,是不是也踩过“超卖后还跌”的坑?或者你有啥找波段低点的好法子?评论区说说你的经历,我会把李姐的判断技巧分享给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记得点赞关注,后面我再跟你聊其他实用的炒股工具~
来源:带你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