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行业迎来黄金拐点!国产替代加速,龙头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19:45 1

摘要:近日存储芯片市场风起云涌。闪迪股价单日大涨15%,美光暂停报价并计划提价20%-30%,DRAM价格指数半年暴涨72%……这一系列现象标志着存储芯片行业正迎来新一轮高景气周期。

近日存储芯片市场风起云涌。闪迪股价单日大涨15%,美光暂停报价并计划提价20%-30%,DRAM价格指数半年暴涨72%……这一系列现象标志着存储芯片行业正迎来新一轮高景气周期。

行业这一轮爆发,背后是AI革命带来的结构性需求变化。AI服务器对存储的需求与传统服务器截然不同——大容量、高带宽、低延迟成为新要求。以英伟达Blackwell平台为例,单台AI服务器SSD配置正从64TB向96TB升级,推动企业级SSD价格持续上涨。

更值得关注的是,国产存储芯片企业正迎来历史性机遇。随着国际巨头将产能转向DDR5、HBM等高端产品,中国厂商在利基型存储市场获得了宝贵的发展窗口。

AI不仅改变了需求端,更在重塑整个存储产业链。HBM(高带宽内存) 成为最大赢家,2025年需求同比增长高达65%,价格在三个季度内飙升80%。据Yole预测,2024年HBM市场规模约170亿美元,到2030年将增长至980亿美元。

同时,存储架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研究显示,需要通过路径优化和资源动态管理实现存储成本与算力效率的平衡。随着先进封装技术实用化,存储与算力系统的协同创新愈发重要。

边缘计算的兴起也为存储芯片带来新机遇。约70%的AI推理任务将向边缘端迁移,推动了"近数据计算"等技术创新。

中国存储企业正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长电科技作为闪迪全球唯二封测厂,通过控股晟碟半导体,预计每年可贡献超过40亿元收入。其在AI先进封装领域的技术实力已比肩国际一流企业。

长江存储(YMTC)长鑫存储(CXMT) 也在快速扩张。YMTC当前月产能约13-14万片,2025年目标提升至15万片/月;CXMT已启动HBM2内存生产,并规划2026年量产HBM3产品。

更令人振奋的是,设备国产化率大幅提升。YMTC产线中,国产设备占比从2019年的18%提高至2024年的43%,抛光液、前驱体等材料国产化进程也在加速。

从投资角度看,存储芯片行业正呈现出多重机会。

首先看估值重构。以长电科技为例,其AI先进封装业务可比肩通富微电,存储封测实力强于深科技。若以4倍PB估值,对应目标市值约1100亿元,较当前700亿元市值有显著空间。

其次看产业链机会。设备环节(精智达、拓荆科技、华海清科等)、材料企业(雅克科技、安集科技)、芯片设计(联芸科技)以及封测龙头(长电科技)都值得关注。

第三看成长性。预计2026年全球HBM出货量将达到22Eb,2030年达到60Eb,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约22%。国产替代进程将为中国企业带来持续增长动力。

04 风险与挑战

尽管前景看好,但投资者也需关注相关风险。TrendForce预测,2026年第一季度存储芯片价格可能进入下跌周期,NAND价格环比跌幅可能达10%-15%。

技术迭代加速也是重要挑战。随着堆叠层数迈向400+层,每万片月产能投资额提升约30%,对企业资金实力提出更高要求。

地缘政治因素同样需要关注。存储芯片作为战略性产业,可能受到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影响。

存储芯片行业已从传统的周期性行业转变为技术驱动型成长行业。AI应用推动存储需求从TB级向PB/EB级跨越,国产替代带来结构性机遇。

对于投资者而言,现在正是密切关注这个赛道的时候。随着国内云厂商和互联网公司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存储芯片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

你看好国产存储芯片的发展前景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原创声明:本文基于公开资料独立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STARDUS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