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伏组件在光伏电站中只占40%左右的系统成本,却影响着100%的电站发电性能。过去几年,光伏行业的技术正在快速迭代,从PERC到TOPCon再到BC,每种技术路线的优缺点是什么?除了实验室的理论数据,还需要实证电站予以检验。
光伏组件在光伏电站中只占40%左右的系统成本,却影响着100%的电站发电性能。过去几年,光伏行业的技术正在快速迭代,从PERC到TOPCon再到BC,每种技术路线的优缺点是什么?除了实验室的理论数据,还需要实证电站予以检验。
近日,隆基绿能举办Hi-MOX10“三防”组件实证发布会,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德国莱茵TÜV集团(以下简称“TÜV莱茵”)和鉴衡认证三家检测机构现场解密了近一年时间内隆基Hi-MOX10“三防”组件实证电站的发电数据,并针对隆基Hi-MOX10“三防”组件性能(防起火、防遮挡、防积灰)与传统的TOPCon组件就热斑效应、各种遮挡场景、防积灰性能、发电效果等方面进行客观测评和解读。
发布会上,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副主任朱晓岗代表CPVT为隆基Hi-MOX10授予“三防”组件检测证书,这是行业首个“三防组件”的权威测试。CPVT的检测结果显示,在1000W/㎡辐照光源下,“三防”组件的稳定温度在90.5摄氏度,而TOPCon的温度达160.5摄氏度。据专家介绍,当光伏组件温度超过150摄氏度时,就会引起胶膜热熔、焊带熔化的风险,也会带来非常大的起火风险。
鉴衡认证通过五个多月的时间,在三亚实证基地对隆基“三防”组件和TOPCon组件进行了静态遮挡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无遮挡工况下,HPBC2.0的组件的总体发电能力较TOPCon组件实现了1.82%的单瓦增益,在静态遮挡(模拟鸟粪、树叶等场景)实证中“三防”组件对比TOPCon在整个组串中,实现了高达50.92%的单瓦发电增益。
TÜV莱茵对“三防”组件在各类遮挡(长边遮挡、短边遮挡、单点遮挡、多点遮挡和斜对角遮挡)情况下的实际功率损失比例和预期功率损失比例的差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防”组件在模拟鸟粪和积灰遮挡的情况下,功率损失较TOPCon组件降低6%,在模拟电线杆等斜对角遮挡的情况下,功率损失较TOPCon组件降低10%。
据悉,隆基Hi-MOX10是全球首款同时具备三防功能的光伏组件。在“三防”功能中,防起火被认为是工商业分布式乃至所有光伏电站场景的共同诉求,而“防遮挡”和“防积灰”功能则能够增加电站收益。
“光伏行业的降本就像在悬崖边上停车,不是离悬崖边越近越好,度电成本的降低和科技创新才是光伏行业发展的第一性原理。”隆基分布式中国区总裁牛燕燕表示。(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蒋菡)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