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扇门打开的时候,王莉那张哭花了的脸就杵在我家门口,像一张被雨水打湿了的旧报纸。
那扇门打开的时候,王莉那张哭花了的脸就杵在我家门口,像一张被雨水打湿了的旧报纸。
这场景,我好像早就料到了,又好像完全没料到。
人心这东西,比我摆弄了一辈子的木头疙瘩,要难琢磨多了。
**第一章 一碗饺子**
事情得从去年开春说起。
那时候,楼道里还飘着新年的味儿,邻里之间见了面,脸上都还挂着几分客套的喜气。
我家住五楼,对门的王莉家,住了快十年了。她男人常年在外跑工程,家里就她跟女儿婷婷。王莉这人,嗓门大,性子急,但手脚麻利,人不算坏。平时谁家有点事,她搭把手,从不含糊。
我儿子张伟和儿媳林玥是前年结的婚。林玥是个好姑娘,重点大学毕业,在附近一所重点中学当英语老师。人长得文静,说话细声细气,脸上总带着笑,像块温润的玉。
我老了,从木工岗位上退下来,就喜欢在阳台上摆弄我的那些花花草草,或者拿着刻刀,雕个小玩意儿。张伟在一家国企上班,不求大富大贵,图个安稳。我们这一家子,就像我做的那些小家具,不名贵,但严丝合缝,踏实。
那天下午,我正在阳台上给一盆君子兰浇水,王莉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敲开了我家的门。
“张叔,在家呢?刚包的白菜猪肉馅儿,给你们尝尝鲜。”她的大嗓门在楼道里回响。
林玥正好从房间出来,笑着接过来,“王姐,太客气了,快进来坐。”
“不了不了,婷婷马上要放学了。”王莉探头探脑地,眼睛却一直往林玥身上瞟,“小林,你这是备课呢?”
“是啊,王姐。”林玥把饺子放在餐桌上,客气地回答。
王莉搓着手,脸上那点笑有点不自然,像是硬挤出来的。“那个……小林啊,姐有件事,想求你。”
我放下水壶,心里大概猜到了七八分。
果然,王莉叹了口气,话匣子就打开了。“还不是为了我们家婷婷。这孩子,哪儿都好,就是英语,跟要了她的命一样。一百五的卷子,她就考个八九十分,这眼看就要高考了,我这心里,急得跟猫抓似的。”
她说着,眼圈就红了。
天下的父母心,都一个样。我看着她,没说话。
林玥心善,见不得这个,赶紧安慰道:“王姐,你别急。婷婷这孩子我见过,挺聪明的,可能就是方法没找对。”
王莉一听有门儿,立马抓住林玥的手,跟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小林,你是重点中学的老师,是专家!你能不能……能不能抽点空,帮婷婷瞅瞅?就点拨点拨。姐不让你白忙活,该给多少钱,我们一分不少!”
林玥连连摆手,“王姐,你这说的哪里话。咱们是邻居,婷婷也算我看着长大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钱就别提了,提了就生分了。”
我儿子张伟从卧室走出来,听见了后半截,也跟着说:“是啊王姐,都是街坊邻居的,谈钱干啥。林玥有空就让她帮婷Ting看看,小事一桩。”
王莉千恩万谢地走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那碗饺子摆在桌子中间。林玥把最后一个饺子夹到我碗里,轻声说:“爸,您说我答应得是不是太草率了?”
我夹起饺子,蘸了点醋,“你心是好的。邻里之间,能帮就帮。不过,这教孩子读书,尤其是临近高考的,是个磨人的活儿。你得有心理准备。”
张伟在一旁扒着饭,含糊不清地说:“能有啥事?对门王姐人挺敞亮的。再说了,我媳妇出马,一个顶俩,婷婷的成绩肯定蹭蹭往上涨。”
林玥被他逗笑了,脸颊泛起一点红晕。
那晚的灯光很暖,饺子的味道也很好。我当时觉得,这不过是邻里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就像我刨木头时掉下来的一点木屑,风一吹,就散了。
我没想到,这片小小的木屑,后来会扎进我们心里,那么深,那么疼。
**第二章 变了味的红包**
林玥是个极其负责的老师。
她答应了王莉,就没当成一句客套话。第二天,她就让婷婷把最近的卷子都拿了过来。
那个周末的下午,阳光正好,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亮堂堂的。婷婷坐在餐桌前,林玥就坐在她旁边,两个人脑袋凑着脑袋,低声讲着题。
我坐在沙发上,假装看报纸,耳朵却竖着。
林玥的声音很柔,但逻辑清晰。她不是直接告诉婷婷答案,而是引导她,从单词的词根,到句子的结构,再到整个文章的逻辑。婷婷那孩子,起初还有点拘谨,后来慢慢地,眼睛里就有了光。
“原来是这样!林老师,我以前一直以为这个词是那个意思……”
“你看,你不是不会,只是没想通这个关节。”
我看着林玥的侧脸,心里很熨帖。我这辈子跟木头打交道,讲究的是个“匠心”。我觉着,林玥教书,也有这么一股劲儿。她是在用心雕琢一个孩子,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张伟下班回来,看到这场景,也只是笑笑,悄悄地换了鞋,怕打扰她们。
一个多月后,婷婷的月考成绩出来了。
那天晚上,王莉几乎是撞开我家的门,脸上笑成了一朵花,“122分!小林,婷婷的英语考了122分!全班前十!我的天,我都不敢相信!”
她激动得语无伦次,抓着林玥的手就不放。
林玥也很高兴,“是婷婷自己努力,这孩子底子不差,一点就通。”
“不不不,都是你的功劳!”王莉说着,从兜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红包,硬要往林玥手里塞,“小林,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一定要收下!没有你,婷婷哪有今天!”
红包很厚,一看就分量不轻。
林玥的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她把红包推回去,语气也严肃了些,“王姐,我再说一遍,我帮婷婷,是邻居的情分,不是为了钱。你这样,就是打我的脸了。”
王莉举着红包,愣在那儿,有点下不来台。
我走过去,打了个圆场,“王莉啊,林玥的脾气我们知道,她是一片好心。你要是真过意不去,以后多包点饺子送过来就行了。”
王莉这才讪讪地把红包收了回去,嘴里说着“那怎么好意思”,但脸上的表情,已经有点不对劲了。
从那天起,事情好像就起了变化。
王莉还是会来我们家,但不再是端着一碗自己做的面条或者饺子,而是提着一箱进口牛奶,一盒精装的水果。东西越来越贵,但那股子热乎气儿,却越来越淡。
她跟林玥说话,也客气得过了头,总把“林老师”挂在嘴边,一口一个“您”。
林玥跟她说,“王姐,你还跟我这么客气干嘛。”
王莉就笑,那笑意却到不了眼底,“应该的,应该的,你是老师,是文化人,我们不能没规矩。”
我听着这话,心里就“咯噔”一下。
这话听着是恭维,可细品,就像一根小刺,扎在人心里。它把邻里间那点温情脉脉的纱布给扯开了,露出了底下冷冰冰的、明码标价的交易关系。
林玥不收钱,在王莉看来,或许不是情分,而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她用更贵重的东西来“还”,其实是在心里较着一股劲,她不想欠我们的。
后来,婷婷来补课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候甚至到晚上九点多。王莉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到点了就来接,而是掐着点送些切好的水果、温好的牛奶过来,放下就走,话都很少说。
有一次,我听见她在楼道里跟别的邻居聊天。
“哎,我家婷婷最近成绩是上去了,可这人情债,最难还。人家是大老师,看不上咱这点小钱,我只能变着法儿地买东西送,一个月下来,比在外面报班还贵呢!”
声音不大,但一字不漏地飘进了我的耳朵里。
我回头看了一眼正在灯下给婷婷讲题的儿媳,她额前的碎发被灯光映得毛茸茸的,眼神专注又温柔。
我心里叹了口气。
这人心,真是比我那刨子下的木纹,还要复杂难测。你以为你把它刨平了,可换个角度一看,它还是有自己的纹路,自己的疙瘩。
**第三章 高考前的风波**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着,转眼就到了五月,空气里开始弥漫着一股焦灼的气息。
高考,就像一口巨大的高压锅,把每个有考生的家庭都压得喘不过气。
王莉的焦虑,几乎是肉眼可见的。她走路都带着风,说话像机关枪,楼道里再也听不到她爽朗的笑声,只剩下匆匆的脚步声和时不时传来的、对婷Ting的训斥。
“你怎么又错了这道题!林老师讲了多少遍了!”
“赶紧吃,吃完赶紧去看书!你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
婷婷来我们家补课的时候,眼圈总是红红的,精神也蔫蔫的。
林玥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不仅给婷婷讲题,还开导她,让她放轻松,别有太大压力。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道坎,不是全部。尽力了就好。”林玥的声音总是那么有安抚人心的力量。
婷婷点点头,眼泪却在眼眶里打转。
那天,婷婷走后,林玥在餐桌前坐了很久,轻轻叹了口气。
张伟给她倒了杯水,“怎么了?为婷婷发愁?”
“王姐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林玥揉了揉太阳穴,“这样下去,我怕孩子会崩掉。”
“她就是那样的人,一辈子要强。”我接过话头,“你尽到心就行了,别的事,你也管不了。”
话是这么说,可谁也没想到,那根紧绷的弦,会以那样一种方式断掉。
高考前一个星期,学校开始放假,让学生自己在家复习。林玥怕婷婷一个人在家复习抓不住重点,就让她白天也到我们家来,方便随时提问。
那天下午,王莉提着一大袋子进口车厘子来了。那车厘子,又大又红,一看就价格不菲。
她把水果放在桌上,脸上带着惯常的、客套的笑,“小林,又麻烦你了。”
林玥正在给婷婷讲解一套模拟卷,闻言抬起头,“王姐,别这么说。”
王莉的目光落在卷子上,看到上面用红笔画出的一个个叉,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婷婷,这道题怎么又错了?”她的声音陡然拔高。
婷婷的肩膀缩了一下,小声说:“我……我忘了那个语法点了。”
“忘了忘了!你脑子里都装了些什么!”王莉的火气“噌”地就上来了,“林老师天天给你嚼碎了喂到嘴边,你都咽不下去!你对得起谁啊你!”
客厅里的气氛瞬间就凝固了。
林玥赶紧站起来,把王莉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说:“王姐,你别这样,孩子压力已经很大了。考前最忌讳的就是骂孩子。”
王莉正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去。她甩开林玥的手,声音更大了,“我压力不大吗?我为了她,工作都请了长假!天天求爷爷告奶奶地托人情,我容易吗?小林,我不是说你,可这都火烧眉毛了,她还这个样子!”
她说着,又从包里掏出一个信封,比上次那个红包还要厚,直接拍在桌子上。
“小林,我知道你清高,看不上钱。但这次不一样,这是最后冲刺了,你多费点心,该怎么教就怎么教,别跟我们客气!这钱你必须收下,不然我这心里不踏实!”
那信封像一块烙铁,烫在桌子上,也烫在林玥的眼睛里。
林玥的脸,一下子就白了。她看着王莉,眼神里满是失望和不解。
“王姐,在你眼里,我这几个月的付出,就是为了你这个信封吗?”她的声音在发抖,“我一直把你当邻居,当姐姐,把婷婷当自己的学生,甚至是妹妹。我是在帮你,不是在跟你做交易!”
“我不是那个意思……”王莉也意识到自己话说重了,想解释,但那股要强的劲儿又让她拉不下脸。
“你就是那个意思!”张伟不知道什么时候从房间里出来了,脸色铁青,一把将那个信封推了回去,“王姐,我们家不缺这点钱!林玥帮你,是看在邻居情分上,你别把好心当成驴肝肺!你要是觉得不踏实,那从今天起,婷婷就别来了!”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王莉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抓起桌上的信封,又抓起那袋车厘子,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婷婷“哇”的一声就哭了。
最后,王莉拉着哭哭啼啼的婷婷,几乎是摔门而去。
客厅里死一般的寂静。
我看着桌上那张被信封压出的印子,心里沉甸甸的。
我知道,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高考前两天,林玥接到了学校教务处的电话,让她过去一趟。
她回来的时候,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纸。
“爸,张伟……”她声音很轻,像是随时会碎掉,“有人举报我……说我违规有偿补课。”
我跟张伟都惊呆了。
“谁?谁这么缺德!”张伟一拳砸在桌子上。
林玥的眼泪掉了下来,“还能有谁呢……教务处的老师说,是匿名的,但提到了具体的人名和补课时间……除了她,不会有别人了。”
那一刻,我感觉心口像是被人用凿子狠狠地凿了一下,又冷又疼。
我活了六十多年,见过各种各样的木头,有的直,有的弯,有的结实,有的朽烂。可我从没想过,人心能凉薄到这个地步。
你掏心掏肺地对人好,人家转过身,就给了你一刀。
**第四章 沉默的楼道**
学校对这件事很重视。
毕竟是重点中学,师德师风是红线。虽然是匿名举报,但教务处还是找林玥谈了话,做了笔录。
林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说了。她没收过一分钱,送的东西也都价值有限,构不成“有偿”。但“无偿”给非亲非故的学生长时间补课,本身就容易引人遐想。
学校最后没有给处分,只是口头警告,让她以后注意影响。
事情不大,但伤害性极强。
那几天,我们家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林玥整个人都蔫了,话变得很少,常常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发呆。她不再备课,也不再看书,只是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
我知道,这件事伤透了她的心。她是一个把教书育人看得比什么都重的人,现在,她的善意和专业,被人当成了可以随意践踏的泥土。
张伟气得好几天没睡好觉,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他几次想冲到对门去理论,都被我拦住了。
“你去能说什么?你有证据吗?她可以死不承认。闹大了,对谁有好处?对林玥吗?让全楼的人都知道她被举报了?”我压着火,对他吼道。
张伟一屁股坐回沙发上,双手插进头发里,像一头困兽。
“爸,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林玥受的这委屈,凭什么!”
“人活一辈子,要咽的气多了去了。”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也软了下来,“这口气,我们得自己往下顺。你现在去闹,是给你媳妇添堵,不是替她出气。”
从那天起,五楼的楼道就变得格外安静。
以前,我们两家门对门,进进出出总会碰上。王莉的大嗓门,婷婷的问候声,都消失了。
现在,只要听到对门有动静,我们这边就没人出去。同样,我们家门口一响,对面的门就关得死死的。
那扇门,隔开的不仅仅是两户人家,还有曾经那点微薄的、可怜的邻里情分。
有一次,我下楼扔垃圾,正好碰上王莉上来。狭窄的楼道里,避无可避。
她看到我,眼神慌乱地躲闪了一下,低下头,脚步更快了,几乎是贴着墙边从我身边挤了过去。
我看着她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我没看到恨,只看到了心虚和狼狈。
或许在她心里,她也知道自己做错了。但那份要强的自尊,那份被拒绝后扭曲了的怨气,让她选择了最伤人的方式来“扯平”她心中的那笔“人情债”。
她大概觉得,举报了林玥,林玥受到了学校的调查和警告,她们之间就“两清”了。她不再欠林üè的,甚至,林玥还“欠”了她的。
这种逻辑,荒唐,但又真实得可怕。
高考那两天,天气闷热得厉害。
我站在阳台上,能看到对面楼下,王莉陪着婷婷去考场。她打着一把遮阳伞,不停地给婷婷扇着扇子,嘴里还在嘱咐着什么。
那背影,看上去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为女儿操碎了心的母亲。
我转过身,看到林玥正站在客厅里,手里拿着一块抹布,机械地擦着桌子。她的目光,也投向了窗外,神情复杂。
我走过去,从她手里拿过抹布。
“别想了。都过去了。”
她抬起头,眼睛里有水光。“爸,我就是不明白。我到底哪里做错了?”
我拉着她在沙发上坐下,给她倒了杯水。
“你没错。你只是太善良了。”我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我做了几十年木工,跟木头打了一辈子交道。有的木头,质地好,纹路顺,你稍微打磨一下,就能成器。可有的木头,它本身就是歪的,里面还有暗结,你越是用力去刨,它就越是会裂开,甚至会伤到你的手。”
“人心,也是这个道理。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跟你一样,有一样的纹路,一样的质地。遇到那种歪木头,我们能做的,就是离它远一点,别让它伤了自己。”
林玥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把头靠在沙发背上,闭上了眼睛。
我知道,这道坎,还需要她自己慢慢地迈过去。
那几天,整个楼道都静悄悄的。我们都在等,等那场决定无数人命运的考试结束,等那只悬在空中的靴子,落下来。
**第五章 尘埃落定日**
高考结束的铃声,像是给这座压抑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又像是按下了播放键。
楼道里压抑的气氛,瞬间被考生们解放的欢呼声冲散了。
婷婷也考完了。
那天晚上,我听到对门传来隐约的争吵声,夹杂着婷婷的哭声。大概是王莉在跟她对答案,结果不尽如人意。
之后,楼道又恢复了死寂。
等待放榜的日子,最是煎熬。
那段时间,王莉一次也没出过门。买菜、扔垃圾,都是她老公,那个常年不在家的男人,匆匆忙忙地去办。偶尔在楼下碰到,他也只是冲我尴尬地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一个被愧疚和焦虑包裹的家庭,连空气都是凝滞的。
林玥的状态好了很多。学校放了暑假,她开始整理自己的教案,看书,偶尔还跟着张伟出去看个电影。她不再提起那件事,也不再看对门一眼,仿佛那户人家,已经从她的世界里消失了。
我知道,她是在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
出成绩那天,是个大晴天。
阳光明晃晃的,晒得人睁不开眼。
我跟张伟坐在客厅里,假装看电视,其实心里都悬着一块石头。林玥在房间里,没出来。
我们都知道,今天,是最终审判的日子。
审判的,不只是婷婷的未来,还有王莉那颗被焦虑和嫉妒扭曲了的心。
中午的时候,对门的门“砰”的一声被关上了。我从猫眼里看出去,是王莉的男人,铁青着脸出去了。
下午,楼道里一直很安静,安静得让人心慌。
快到晚饭时间,张伟忍不住了,拿出手机刷本地的新闻。
“爸,分数线出来了!”他喊了一声。
今年的分数线,比去年高了不少。
我们俩对着那几行数字,都没说话。
不知道过了多久,林玥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她换了身衣服,脸上很平静。
“爸,张伟,我们出去吃吧。我想吃火锅了。”
这是那件事之后,她第一次主动提出要出去吃饭。
我跟张伟对视一眼,都松了口气。
“好!今天我请客!想吃哪家随便挑!”张伟立刻站了起来。
我们都明白,林玥这是决定放下了。不管结果如何,她都不想再被这件事困扰。
这顿火锅,我们吃得很尽兴。
辣油在锅里翻滚,白色的蒸汽模糊了彼此的脸。我们聊着单位的趣事,聊着未来的打算,谁也没有提对门一句。
吃完饭,我们散着步回家。夏天的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在身上很舒服。
走到楼下,我抬头看了一眼五楼。
我家的灯亮着,暖黄色的,很温馨。
对门的窗户,一片漆黑。
回到家,刚打开门,张伟的手机就响了。是他一个在教育系统工作的朋友打来的。
张伟接了电话,脸色变了几变。
挂了电话,他看着我和林玥,声音干涩地说:“婷婷的成绩……出来了。”
“考了635分。”
这个分数,很高了。比她之前的模拟考,高出了一大截。
我心里一沉。
张伟接着说:“这个分数,上个重点一本没问题。但是……离她妈想让她考的那所顶尖名校,还差了十几分。”
客厅里一片寂静。
635分。
这个分数里,有多少是林玥最后那几个月的心血,没人说得清。
如果没有最后那场风波,如果婷婷能保持最好的心态,她会不会……能摸到那所名校的门槛?
这个念头,像毒蛇一样,盘踞在每个人的心头。
最怕的,不是考砸了。
最怕的,是就差那么一点点。
那一点点,会变成一根永远拔不出来的刺,扎在王莉的心里,日日夜夜地提醒她,她当初做的那个决定,有多愚蠢,多恶毒。
她亲手折断了女儿本可能够到的,最美的翅膀。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
急促,杂乱,带着一种不顾一切的疯狂。
我们三个都愣住了。
张伟走过去,通过猫眼往外看了一眼,随即,他的脸色变得极其复杂。
他回过头,看着林玥,又看看我,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开门。
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我走过去,对张伟说:“开门吧。”
该来的,总会来的。
**第六章 迟来的歉意**
门,吱呀一声,拉开了。
王莉就站在门口,像一尊瞬间风化了的石像。
她的头发乱蓬蓬的,眼睛肿得像两个核桃,脸上满是泪痕,交错纵横。那件平时穿得干净利落的衬衫,此刻也皱巴巴的,沾着些不明的污渍。
她就那么看着我们,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发不出一点声音,只有喉咙里发出“嗬嗬”的、类似悲鸣的声响。
她身后,婷婷低着头,肩膀一抽一抽的,不敢看我们。
张伟堵在门口,脸色冰冷,像一堵墙。
“有事吗?”他的声音里没有一丝温度。
王莉的身体晃了一下,像是被这两个字抽走了全身的力气。她“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这个变故,让我们所有人都惊呆了。
“王姐,你这是干什么!”我赶紧上前去扶。
可她死死地跪在地上,说什么也不起来,双手抓着自己的头发,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哭喊。
“我对不起你们……我对不起小林……我不是人……我就是个畜生……”
她的哭声,尖利,绝望,像一把钝刀子,在每个人的心上来回地割。
婷婷也跟着跪了下来,哭着说:“张叔叔,林老师,张伟哥……对不起,都是我妈不好……对不起……”
楼道里的声控灯亮了,惨白的光照着这狼狈不堪的一幕。
张伟的拳头攥得咯咯作响,胸口剧烈地起伏着。我知道,他心里的那股火,还在烧。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早干嘛去了!我媳妇为了你女儿,熬了多少夜,费了多少心!你呢?你转过头就去举报她!你还有没有良心!”
他的声音在楼道里回荡,带着压抑了许久的愤怒。
王莉哭得更凶了,她抬起手,狠狠地抽了自己一个耳光。
“啪”的一声,清脆响亮。
“我该死!我猪油蒙了心!我嫉妒……我就是嫉ą妒小林有本事,嫉妒婷婷跟她比跟我还亲……我怕她考不上好大学,我快疯了……我就想着,要是……要是你收了钱,我心里能好受点……可你偏不收……我就觉得你看不起我……我……我就是个混蛋!”
她语无伦次地,把那些藏在心底最阴暗、最龌龊的念头,全都倒了出来。
我看着她,心里那点怨气,忽然就散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过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她不是一个纯粹的坏人,她只是一个被高考的压力和自身的狭隘逼到了绝境的、可怜的母亲。
林玥一直站在我身后,一言不发。
我能感觉到,她的身体在微微发抖。
我回过头,看到她眼里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那泪水里,有委屈,有心酸,但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悲悯。
她慢慢地走上前,蹲下身,轻轻地扶住王莉的胳膊。
“王姐,你起来吧。地上凉。”
她的声音,还是那么温柔,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
王莉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林玥,眼神里充满了愧疚和哀求。
“小林……你……你还肯理我……”
“起来再说吧。”林玥没有说原谅,也没有说不原谅。
我跟林玥一起,把王莉和婷婷扶了起来。
张伟站在一旁,脸色依然难看,但终究还是侧过身,让出了一条路。
我把她们让进了屋。
客厅里,刚才吃火锅留下的热闹气息还没有完全散去,此刻却显得格外讽刺。
王莉站在客厅中央,局促不安,手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小林,婷婷考了635……都怪我……要不是我……她肯定能考得更好……是我害了她……是我亲手把她的前程给毁了……”她又开始哽咽。
婷婷拉了拉她的衣角,小声说:“妈,不怪你……是我自己没考好。”
这孩子,真是懂事得让人心疼。
林玥给她们倒了两杯温水,递过去。
她看着婷婷,第一次露出了这段时间以来最真诚的微笑。
“婷婷,635分,已经非常非常棒了。你很努力,这是你应得的。这个分数,可以去一所很好的大学,选一个你喜欢的专业。未来有无限的可能,不一定非要挤那一座独木桥。”
然后,她又转向王莉,目光清澈而平静。
“王姐,事情已经过去了。我承认,我曾经很伤心,也很生气。但是,我不想让这件事,成为我们两家心里永远的疙瘩。”
“至于原谅……”林玥顿了顿,轻轻摇了摇头,“我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但是,我愿意尝试去理解你。你先回去吧,好好陪陪婷婷,她现在最需要的是妈妈的鼓励,而不是眼泪。”
林玥的话,说得不卑不亢,有理有节。
她没有轻易地说出“没关系”,因为伤害真实存在过。但她也没有把门彻底关上,她给彼此都留了一点余地,一点时间。
王莉愣愣地看着林玥,好像第一次认识她一样。
过了很久,她才重重地点了点头,拉着婷婷,深深地给我们鞠了一躬。
“谢谢……谢谢你,小林。”
说完,她带着婷婷,失魂落魄地走了。
门关上后,张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像是打了一场筋疲力尽的仗。
他走到林玥身边,轻轻地抱住了她。
“你……真的不怪她了?”
林玥靠在他怀里,摇了摇头。
“怪。但是,再怪下去,难受的是我自己。”她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爸说得对,不能让一块烂木头,伤了自己。我得把那根刺拔出来,不然,我的心,永远都会疼。”
我看着眼前的两个孩子,心里忽然觉得很踏实。
窗外的夜色,很深。但家里的灯光,很亮。
我知道,我们家的这道坎,也算是迈过去了。
**第七章 木头与人心**
日子,像我刨过的木头表面,看似平滑,其实总有细微的纹路在延伸。
王莉一家,没有再来打扰我们。
只是偶尔在楼道里遇见,她会远远地站住,冲我们局促地点点头,眼神里带着一丝讨好和敬畏。我们也会点头回应,不远不近,不冷不热。
那层被撕破的窗户纸,不可能再糊回去。但至少,大家都在努力维持着一种成年人之间的体面。
婷婷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是南方一所著名的师范大学,英语专业。
那天,王莉在楼下的邻居微信群里发了一张通知书的照片,没有配任何文字。
群里稀稀拉拉地有几个人点了赞,说了几句恭喜。
我看到后,把手机递给了林玥。
林玥看了一眼,沉默了片刻,然后在输入框里打下了一行字:
“祝贺婷婷,前程似锦。她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孩子,未来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
她点击了发送。
很快,王莉私聊了她一条信息,只有两个字:谢谢。
后面跟了一个,深深鞠躬的表情。
我看着林玥,她脸上很平静。
我知道,当她打出那行字的时候,她心里的那根刺,才算是真正拔了出来。
原谅,有时候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放过自己。
暑假的某一个下午,天气很好。我在阳台上打磨一个刚做好的小木马,准备将来给我的小孙子玩。
阳光透过叶缝,在木马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满是木头和阳光混合的香气。
门铃响了。
是婷婷。
她一个人来的,手里抱着几本崭新的大学英语教材。
“张爷爷,林老师在吗?”她有些靦腆,但比以前开朗了不少。
“在呢,快进来。”我笑着把她让进屋。
林玥从房间里出来,看到婷婷,也很惊喜。
“婷婷,你怎么来了?”
“林老师,”婷婷把书放在桌上,脸上微微泛红,“我马上要去上大学了,这些是学校发的教材。我……我有些地方看不懂,想来请教您。”
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林玥纯粹的信任。
林玥笑了,那笑容,像雨后的阳光,干净又温暖。
“好啊。正好我这会儿没事。”
那个下午,就像回到了最初的时光。
两个姑娘,一个教,一个学,脑袋凑在一起,低声讨论着。阳光洒在她们身上,画面美好得像一幅画。
张伟下班回来,看到这一幕,愣了一下,然后也笑了。他没说什么,只是悄悄地走进厨房,开始准备晚饭。
婷婷走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
她走到门口,忽然回过身,对着林玥,深深地鞠了一躬。
“林老师,谢谢您。谢谢您还愿意教我。”
林玥扶起她,摸了摸她的头,“傻孩子,跟我客气什么。你永远是我的学生。”
送走婷婷,林玥站在门口,站了很久。
我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
“心里舒坦了?”
她点点头,眼圈有点红。“爸,我今天才明白,我的那点善意,没有白费。至少,婷婷她懂。”
“这就够了。”我说,“我们做一件事,但求问心无愧。至于别人怎么看,怎么想,那是别人的修行,不是我们的。就像我做木工,我只管把这块木头做到最好,至于它将来被摆在华丽的厅堂,还是被放在不起眼的角落,那就不是我能决定的了。”
人心这东西,跟木头一样,有千万种。
有王莉那样,质地不差,却因为生长的环境和自身的狭隘,变得扭曲多疑,需要经历烈火和重压,才能掰回一点本性。
也有婷婷这样,是块好苗子,质朴纯良,只要稍加引导,就能长成参天大树。
更有林玥这样的,像一块上好的檀木,质地坚韧,内心温润,自带香气。即使被无端砍了一刀,伤口愈合后,只会让自身的纹理,变得更加独特和深刻。
我们这一家子,就像我做的这个小木马,虽然经历了一点磕碰,但榫卯结构还在,根基没动。风雨过后,打磨一下,刷上一层清漆,它还是那个稳稳当当,能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小木...
**第八章 新的开始**
秋天的时候,婷婷去大学报到了。
走之前一天,王莉提着两盒月饼,上门来道别。
这一次,她没有再提钱,也没有过分地客套。她只是站在门口,很诚恳地说:“小林,张叔,张伟,婷婷明天就走了。我们……就是来跟你们说一声。谢谢你们。”
她的声音不大,甚至有些沙哑,但每个字,都听得出是发自内心的。
张伟接过月饼,说:“王姐,客气了。让婷婷在外面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
关系,终究是回不到过去了。但那层坚冰,已经悄然融化。
楼道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
偶尔碰到,王莉会笑着问一句:“小林,上班去啊?”
林玥也会笑着回答:“是啊王姐,您这是去买菜?”
简单的问候,仅此而已。
但这样,就很好。
就像两棵相邻的树,曾经因为一场风雨,枝桠缠绕在一起,互相伤害。风雨过后,它们分开了,各自朝着有阳光的方向生长,保持着一个客气而安全的距离。
第二年春天,林玥怀孕了。
这个消息,给我们这个小家带来了无尽的欢喜。
王莉知道后,特地从老家带了一只散养的老母鸡,炖了一锅汤送了过来。
她把汤放在门口,对开门的张伟说:“这是给我未来小侄子(侄女)补身体的,没别的意思,你们别多想。”
说完,不等张伟反应,她就转身回了自己家。
那锅鸡汤,味道鲜美,我们都喝了。
林玥说,真香。
生活,就在这样平淡的琐碎里,一点点地往前走。那些曾经以为过不去的坎,回头看看,也不过是脚下的一块小石子。
有时候,我坐在阳台上,看着楼下人来人往,会想起这件事的始末。
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初林玥收了王莉的红包,事情会怎么样?
或许,她们会变成纯粹的雇佣关系,明码标价,银货两讫,也就没有了后来的那些嫉妒和怨恨。
但那样一来,林玥就不是林玥了。
我们这个社会,如果人与人之间,只剩下赤裸裸的交易,那该多没意思。总要有一些人,愿意坚守那一点不合时宜的、纯粹的善意。
那才是人心里,最像金子的东西。
后来,我那个小木马,终于等来了它的主人。
我的孙子出生了,虎头虎脑,很可爱。
他抓周的时候,在算盘、书本和一堆玩具里,偏偏就抓住了我放在最边上的那个小木马。
我抱着他,看着他咿咿呀呀地啃着木马的耳朵,心里忽然就明白了。
人这一辈子,求的,不就是这点传承吗?
我把做木工的手艺和道理传给了儿子,虽然他没干这行,但做人方正。儿媳把教书育人的品德和善良,将来也会传给我的孙子。
至于邻里之间,那点磕磕碰碰,不过是漫长岁月里的一点调味品。
日子,还得踏踏实实地过下去。
就像我手中的木头,无论它原本是什么样子,到了我手里,总要一刀一刀,把它雕琢成该有的模样。
不求惊艳世人,但求,对得起自己的这双手,对得起这颗心。
来源:认真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