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曲江飞行剧院,尖叫与欢笑随座椅激荡长空;长安十二时辰街区,唐装少女正沉浸于茶道艺术;陕历博VR场馆,一场千年马球赛惊险开球……古都的假日,于无数沉浸体验与精彩演绎中启幕,古韵与新声在此交响。
人民网记者 邹星
曲江飞行剧院,尖叫与欢笑随座椅激荡长空;长安十二时辰街区,唐装少女正沉浸于茶道艺术;陕历博VR场馆,一场千年马球赛惊险开球……古都的假日,于无数沉浸体验与精彩演绎中启幕,古韵与新声在此交响。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西安成为国庆假期出行国内机票搜索热度最高的十个城市之一。而在美团APP上,国庆前最后一周的“西安钟楼附近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涨近90%,“大雁塔附近美食”搜索量上涨191%,“西安汉服妆造”搜索量同比上涨284%。
科技焕新 文化不止于展示
9月27日,来自上海的95后游客林琅就已经错峰抵达西安,开启了自己的古城“深度游”。
系好安全带,随着灯光渐暗,裸眼3D技术在林琅眼前勾勒出的盛唐画卷——“飞越”朱雀大街,与虚拟李白举杯对诗,伸手仿佛能触碰胡姬舞动的衣袖。球形巨幕、裸眼3D4轴动作平台、全感官模拟系统……这座经科技感十足的曲江飞行剧院,让林琅对千年古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曲江飞行剧院。受访者供图
骏马奔腾,骑士们俯身挥杖、激烈争球;四周观者云集,喝彩如潮。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VR体验区内,当游客吕晨戴上头显,仿佛瞬间穿越时空,置身于一场唐朝马球比赛现场。
这场独特的体验,源自陕西历史博物馆9月初开放的《壁画那边是唐朝》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项目。
“这是我们近年来最前沿的数字展陈成果,凭借成熟的VR大空间全栈技术体系,《壁画那边是唐朝》将馆藏珍品唐墓壁画从静止的展品跃升为‘可进入、可交互、可感悟’的鲜活历史场景,观众可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大唐风华。”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庞雅妮介绍。
《壁画那边是唐朝》高精度还原了唐代马球运动的场景。陕西历史博物馆供图
而在西安城墙景区,国内5A景区首家MR混合现实项目——《从军行》之金甲卫城,让游客通过MR设备,便能化身金甲武士,手握长弓,箭指长安烽火。
通过一系列“数智文旅”举措,西安正逐步实现历史文化特色与城市现代形象的有机融合,重构文旅体验。
场景更新 “逛吃”在沉浸中升级
国庆前夕,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刚完成“唐宫夜宴”妆容的成都游客李女士,正有模有样地学习唐代茶道。
“从进门换上襦裙开始,就像穿越了。”李女士指着复刻的靖安司沙盘说,自己不仅参与了投壶、射箭等唐风游戏,还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制作了杏仁酪,“以前来西安只看景点,现在能沉浸式体验盛唐生活,特意多留了两天。”
这种“IP+体验”的模式,让游客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场景的创新升级,让西安文旅跳出“观光打卡”的传统框架,催生了全新消费生态。
作为“短剧之都”,西安还将文旅与微短剧深度绑定,《南辕北辙的我们》剧组取景城墙、大唐不夜城等20余处地标,剧集热播后,剧中出现的“城墙咖啡”“不夜城灯笼铺”成为网红打卡点 。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在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的大舞台上,秦腔经典名剧《三滴血》正在上演,台下围满了戏迷和游客,每逢假期,街区就变身大型“戏曲live现场”。
在易俗社旁的老照相馆内,游客们也穿上戏服画了戏妆,秒变秦腔主角。在“东邦哥”文旅创意主题街区,曾经的1路电车、开通巷小学、音像店、五一大包等场景、物件和老字号美食,让人们“闪回”七八十年代的“老西安”。
以IP为核、体验为魂,西安搭建起“全场景、全业态”的新消费空间,让假期“逛吃”模式在沉浸感中刷新。
文体上新 打开“全感官”乐游维度
秦腔晚会。受访者供图
“情满长安”票根经济,用演唱会门票联动文旅消费,构建“文旅商体展”联动服务链条。外地观众凭演唱会门票可在西安饭庄等40余家餐饮企业享受专属优惠,还可享受景区门票折扣等福利。”
“一票游长安 · 碰享‘西’悦购” 活动,让观众手里的演唱会或者赛事“票根”,成为全城“优惠券”。
…………
“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西安亮出“文体牌”,打造一场贯通“全感官”的沉浸式盛宴。
不止于假期。从科技赋能的沉浸式体验,到场景创新的新消费空间,这座古城,正以新业态、新场景、新维度解锁“新面孔”,构建长效吸引力。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