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贵州一女子点了奶茶自提订单,因找不到店面要求商家配送被拒,竟冲进奶茶店把做好的饮品直接倒在地上,还放话“不给送是吧,我不要了”。这事引发全网热议,有人骂女子“惯坏了”,也有人觉得商家不够灵活。本文还原事件来龙去脉,拆解“自提订单能不能要求配送”“摔饮品要担啥责
贵州一女子点了奶茶自提订单,因找不到店面要求商家配送被拒,竟冲进奶茶店把做好的饮品直接倒在地上,还放话“不给送是吧,我不要了”。这事引发全网热议,有人骂女子“惯坏了”,也有人觉得商家不够灵活。本文还原事件来龙去脉,拆解“自提订单能不能要求配送”“摔饮品要担啥责任”等法律关键点,汇总网友争议,告诉你维权和撒泼的本质区别。(来源:大象新闻)
一、事件始末:一杯奶茶的“升级战”,到底谁先“不合规矩”?
9月30日,贵州这家奶茶店的店员怕是没料到,一杯做好的奶茶能引来一场“风波”。
事情得从女子的订单说起:她下单时选的是“自提”,可下单后却找不到店面,先是打电话给店里要求退款。店员回复说饮品已经做好了,没办法退,毕竟奶茶是现做的,退了也没法二次销售。
退款被拒后,女子又提出了新要求:让店员把奶茶送过去。但“自提订单”的规则摆在那,店员自然没法答应,明确表示自提单不提供配送服务。
这下女子彻底炸了,直接冲进奶茶店,抓起做好的饮品就往地上泼,撂下一句“不给送是吧?我不要了”就转身走了。整个过程又急又冲,把店员都整懵了。
其实说白了,这事的核心就是“规则和变通”的冲突:女子觉得自己找不到店,商家该通融一下;可商家这边,自提订单不配送是既定规则,何况饮品已经做好,退不了也送不了,两边都卡在了自己的立场上。
二、法律敲黑板:别把“撒泼”当维权!这3笔“账”必须算清楚
很多人觉得“大不了赔杯奶茶钱”,但从法律角度看,女子的行为可不止“浪费一杯奶茶”那么简单,这几笔“法律账”得掰扯明白。
1. 商家拒绝配送自提订单,合法吗?
先给结论:完全合法,没毛病。
顾客下单选“自提”,就相当于和奶茶店签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了“顾客到店自取”的提货方式。根据《民法典》,合同双方都得按约定履行义务,商家按自提规则做好饮品等着顾客来取,已经尽到了责任;反倒是女子临时要求改自提为配送,相当于单方面改合同,商家有权利拒绝。
而且奶茶这类现制饮品,做好后保质期极短,商家拒绝退单也合理——总不能让商家承担“做好的饮品没人要”的损失。所以从规则和法律上看,商家的拒绝都站得住脚。
2. 把饮品倒地上,只是“浪费”吗?涉嫌违法!
女子摔饮品的行为,看着是“我自己的东西我乐意”,但实际上已经损害了商家的财产,可能要担三层责任:
民事责任跑不了:奶茶是商家的财产,女子故意损毁,得按市场价赔偿。一杯奶茶可能就十几二十块,但“赔偿”的性质不一样,这是法律规定的“侵权责任”,必须赔。
行政责任可能够得上:如果商家报警,警方可能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她。故意损毁公私财物,就算数额不大,也可能被处5-10天拘留,还能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别觉得“摔杯奶茶而已”,法律可不管东西值多少钱,重点是“故意损毁”的行为。
刑事责任要看数额:要是女子闹得更凶,比如砸了店里的机器、柜台,造成损失超过5000元(各地标准略有不同),就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最高能判3年有期徒刑。这次虽然只摔了一杯,但行为性质是一样的。
3. 遇到这种情况,正确的维权姿势该咋做?
女子的问题在于“用撒泼代替维权”,其实真有困难,完全有更合理的办法:
先问清店面位置:让店员发定位、说清附近地标,多数商家都会乐意帮忙;
找平台协调:如果是在外卖平台下的单,找平台客服说明情况,说不定能协商出解决方案;
实在取不了,找朋友代取:比起让商家破规则配送,找熟人帮忙取更实际。
维权的核心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泄情绪”,撒泼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得自己担法律责任,纯属得不偿失。
三、网友吵翻了!“规则派”和“人情派”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事一上热搜,评论区直接分成了两派,吵得不可开交,各自的理由都很实在。
1. 站商家派:规则就是规则,撒泼太过分!
“选了自提又要送,这不是耍人吗?饮品做好了退不了很正常,自己找不到店怪谁?”
“这哪是维权,分明是撒泼!觉得自己是消费者就了不起了?商家又不欠她的。”
“建议商家报警,必须让她赔!不然以后谁都学这招,店里还怎么做生意?”
2. 帮女子说话派:商家太死板,给个方便不行吗?
“说不定女子是真找不到地方,急坏了才这样。商家要是能帮着送一下,或者想办法退了,不就没这事了?”
“一杯奶茶而已,商家灵活点能掉块肉?非要较真,最后搞得大家都难堪。”
“虽然摔东西不对,但商家也有点冷漠,互相体谅一下不行吗?”
结论:维权可以,但别突破“法律和体面”的底线
其实这起纠纷里,没有绝对的“恶人”,但女子的行为绝对踩了“线”——规则的线和法律的线。选了自提就该遵守自提的规则,就算有困难,也该用沟通代替发泄;商家或许可以更耐心地指个路,但拒绝改配送、不退已做饮品,本身没违反任何规定。
现实中,我们都可能遇到类似的“小矛盾”:点外卖送晚了、买东西遇到问题了……但记住,维权的前提是“合法合规”,像摔东西、骂店员这种撒泼行为,不仅赢不了理,还可能要赔 money、受处罚。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这事儿里商家该“通融”吗?如果是你找不到自提的店,会怎么做?你遇到过“用撒泼代替维权”的情况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来源:一丝不苟的法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