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玉友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十几年前在各大玉石市场随处可见的韩料,这两年好像突然销声匿迹了。曾经那个让无数新手交学费、让市场掀起波澜的韩料,如今确实像人间蒸发般悄无声息。今天和玉大叔就来聊聊,这个曾经让整个玉石圈都为之震动的“表亲”——韩料的故事。
今天文章的第一句话:祝祖国母亲繁荣昌盛,人民幸福人人有钱花!
老玉友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十几年前在各大玉石市场随处可见的韩料,这两年好像突然销声匿迹了。曾经那个让无数新手交学费、让市场掀起波澜的韩料,如今确实像人间蒸发般悄无声息。今天和玉大叔就来聊聊,这个曾经让整个玉石圈都为之震动的“表亲”——韩料的故事。
要说韩料的故事,咱们得把时钟拨回到2007年前后。那时候的和田玉行情用“烈火烹油”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尤其是新疆产的玉石,随着奥运会的炒作和玩家的热情追捧,价格坐上了火箭,一个月一个价,好料子更是被疯抢。我们都知道消费市场经济有个铁律:当一种商品需求暴涨、价格飙升时,它的替代品必然会应运而生。
翻开明朝的史书,其实朝鲜国进贡的物品清单里,除了人参、北珠,还有玉器。这些玉器所用的材料,十有八九就是今天咱们说的韩料。只不过那时候它是作为贡品存在的,身份地位可比现在高多了。
说句公道话,地球上形成玉石的地质条件相当稀缺,韩料矿脉有它的天然禀赋,毕竟白色玉体在韩国本土也是稀罕。韩料产自朝鲜半岛南部一带,核心矿体在江原道春川市近郊的蛇纹岩—大理岩接触带,地质学上属于中酸性花岗岩与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变质型。
有一些论文是这样描述的:“春川软玉矿床展现出明显的矿化分带性,这一特征从白云质大理岩带逐渐过渡到粗粒和细粒碳酸-硅酸盐带,最终到达软玉带。这种分带性是经过多次交代变质作用逐渐形成的。在整个矿化过程中,透辉石、透闪石、蛇纹石和斜绿泥石等矿物依次出现,遵循着一定的退化变质顺序。”
但咱们不需要了解的这么细,从矿物组成说主体矿物确实是透闪石,和新疆和田玉在矿物学“谱系”上差不多,这也是它能“以假乱真”的根基。韩国的大一集团是一个在当地有着四十多年开采经验的矿业巨头,对韩料进行规模化、现代化的开采,大一集团自己还注册了一个商标叫“玉山家”,听说他们依赖矿区的自然环境,沿矿脉将部分矿洞修整为供消费者体验和享受的“玉洞桑拿室”。
从和玉大叔找到的矿区照片来看,现代化的矿车、井然有序的作业面,与我们印象中昆仑山上几千年来,始终人扛驴背为主的艰苦采玉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矿区水电设施齐全,使得韩料的开采成本极低,看着就像在开采煤矿一样,产量也比较巨大。
韩料的到来对于做低端生意的同行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机雕加工厂有了充足且便宜的原料,可以开足马力生产。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韩料的“伪装”虽然在初期迷惑了很多人,但玉石的品质终究是要靠时间、靠玩家的眼睛和双手来检验的。
当那股初见的狂热劲随着奥运会冷下来,玩家们静下心来仔细盘玩,很快就注意到韩料骨子里的那些“硬伤”再也藏不住了——就拿玉质本身来看,韩料最明显的特征是那种挥之不去的蜡质感。咱们想象一下家里点的蜡烛的光泽——对,就是那个感觉。
抛光再好的韩料,表面都透着一股“闷”劲儿。油脂光泽和韩料不太沾边,顶多算“蜡状光泽”,这差别就像橄榄油和凡士林的区别。韩料肉质粒度偏粗,结构稍散。打光看内部,会有一种“米汤开花”的感觉,像粥粒半熟不熟地悬在汤里。韩料最典型的颜色是青中泛黄,或者说是灰黄、灰绿色。即便是抛光后的光泽也起不来,亮而不柔。
韩料从进入中国市场的那一刻起,就几乎是和“仿冒”、“造假”这些词捆绑在一起的。颜色差的,被做成各种旅游景点的廉价工艺品;品质稍好一点的白料,就直接冒充新疆山料、俄料出售。后来更是有奸商利用其结构疏松的特点,进行染色、烧皮,仿冒价格高昂的新疆和田玉籽料,口碑实在是不行。
到了现在韩料的价格更是跌到谷底。品相一般的通货,可能论个卖都没人要,得按堆才能出货;就算是颜色相对纯净、白度不错的,市场价也不过大几百到头了。同等大小的新疆籽料呢?随随便便都是四、五位数起步,精品更是六位数、七位数都不稀奇。
显然在网络普及的时代,资深玉石玩家更看重的是玉质的细腻度、油润性、浑厚感这些内在品质。大家也逐渐明白产地只是一个参考,玉质本身才是王道。在逐渐成熟的审美体系下,韩料那种“干、涩、松、飘”的特点,自然入不了法眼。市场的消费升级,直接淘汰了像韩料这样品质低劣的“入门级”替代品。
韩料的“消失”并不是物理上的绝迹,而是在主流话语权和高端市场中的“社会性死亡”。它被更优质的玉料、更成熟的玩家、更透明的市场,联手“驱逐”到了鄙视链的最底端。根据和玉大叔在市场的观察,韩料主要去了两个方向:一是沉入旅游市场,支撑起金镶玉、礼赠品、小珠串饰等大量消耗性产品;二是混入“罗甸玉”的行列,借着“电脑工”走量,专门供一些不太要Face的低端直播间铺货,什么淘宝“9.9羊脂白玉”,不少就是这东西+罗甸玉混在一起。
韩料的故事告诉我们,市场终究会回归理性。那些靠忽悠、靠欺骗的生意,注定做不长久。而真正的好东西,其价值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凸显。
来源:和玉大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