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先唠个扎心的疑问:杨家将多牛啊?杨继业血染陈家谷、杨六郎守三关,连佘太君都能挂帅出征,可为啥老杨家祖祖辈辈拼尽全力,顶多混个“大将军”,偏偏是赵家——赵匡胤那伙人,稳稳坐了龙椅当皇帝?
咱先唠个扎心的疑问:杨家将多牛啊?杨继业血染陈家谷、杨六郎守三关,连佘太君都能挂帅出征,可为啥老杨家祖祖辈辈拼尽全力,顶多混个“大将军”,偏偏是赵家——赵匡胤那伙人,稳稳坐了龙椅当皇帝?
有人说“杨家没当皇帝的命”,可民间老辈人都传:不是没这命,是当年赵匡胤小时候,把本该属于杨家的“龙脉”给抢了!你说这事儿玄不玄?一个半大孩子,咋就能把家族的帝王运给换走?
要搞懂这事儿,得先从一个叫杨滚的老头说起——这人可不是普通人,是杨家将的老祖宗,杨继业他爹,传说里的“火山王”。
更厉害的是,杨滚的爹,也就是杨家的太爷爷,是唐朝顶有名的风水大师杨筠松!这人有个外号叫“救贫先生”,当年给人看风水,能让穷山沟里出贵人,本事大到没边。
据说杨筠松临死前,给杨家留了句遗言:“黑龙潭底有石龙,百年一开口,喂它祖先骨,后代出帝王。”你看,这不是明摆着给杨家指了条“帝王路”吗?
杨滚记着这话,揣着杨家祖先的骨灰,专门找着了黑龙潭——就在赵匡胤老家附近,一到夏天潭水黑悠悠的,当地人都传底下有“龙”。
可杨滚到了潭边就犯了难:他这辈子打遍天下没怕过谁,偏偏“命中犯水”,连个狗刨都不会,咋潜到潭底喂石龙?总不能找个成年人帮忙吧?万一对方嘴不严,把这秘密捅出去,来抢的人能从潭边排到县城!
就在他蹲那儿犯愁时,“扑通”一声,一个半大孩子扎进潭里,跟条鱼似的游来游去,连个水花没溅多少——你猜这孩子是谁?正是小时候的赵匡胤!
杨滚眼睛一下亮了:这孩子水性也太顶了!十里八村找不出第二个,而且是个娃,心思单纯,给点好处就肯帮忙,还不怕泄密。他赶紧把赵匡胤叫上岸,从随身的大布袋里掏出一锭金灿灿的金子——那时候普通人家一年都见不着半两,赵匡胤眼睛都看直了。
杨滚笑着说:“小孩儿,我给你金子,你帮我办件事咋样?”赵匡胤攥着衣角问:“啥事儿?只要不是偷鸡摸狗,我都干!”杨滚压低声音:“你在潭里玩的时候,见过底下的石龙不?明天一早,你把这个木盒扔到石龙嘴里,金子就归你。”
可杨滚千算万算,漏了一件事:赵匡胤是个“小话痨”,啥事儿都藏不住。回家一进门,他就举着空手心跟娘喊:“娘!明天我能赚一锭金子啦!有个老头让我给潭底石龙喂木盒!”
他娘一听,脸色“唰”地变了,转身从柜子最底层翻出个乌木小盒,眼泪“吧嗒”就掉下来:“我的儿,你不是一直问你爹是谁吗?这盒子里,是你亲爹的骨灰!他当年托梦给我,说‘骨灰喂石龙,我儿当帝王’——这机会,可算来了!”
你说赵匡胤娘这话,像不像一道惊雷?一个半大孩子,哪懂什么帝王运,可看着娘哭红的眼,他狠狠点了头:“娘,我听你的!”
第二天一早,赵匡胤揣着亲爹的骨灰盒,假装帮杨滚办事。他抱着杨滚给的木盒(里装杨家骨灰)跳进潭里,凭着好水性,很快找到那条石龙——据说石龙鳞片跟黑铁似的,嘴巴半张着,能容下一个小孩。赵匡胤没犹豫,先把自己亲爹的骨灰盒塞进石龙嘴里,紧接着“轰隆”一声,石龙的嘴慢慢合上了!
民间传这是“石龙认主”,一旦合上嘴,再想喂它,得等一百年!赵匡胤慌了,赶紧把杨家的木盒往石龙角上一挂,扭头就往岸上游——他哪知道,就这“一塞一挂”,把两家的命运彻底换了!
杨滚在岸上等着,见赵匡胤上来,赶紧问:“木盒喂进去没?”赵匡胤低着头说:“喂进去了,您看金子……”杨滚没多想,把金子递给他,乐呵呵地回了家,还以为杨家的帝王运稳了。可他哪知道,潭底的石龙早把赵家的骨灰“吞”了,杨家那盒,顶多算个“挂在龙角上的装饰”——没被石龙“认”,哪来的帝王命?
后来的事儿你就知道了:赵匡胤长大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顺顺利利当起了宋太祖;而杨家呢,杨继业、杨六郎再能打,也只能在赵家的天下里当将军,保赵家的江山。老辈人说:“石龙认了赵家骨,杨家只能当梁柱。”意思是杨家没了龙脉护佑,只能做辅佐帝王的“顶梁柱”,成不了“坐江山的人”。
咱唠到这儿,你可能觉得“这都是瞎编的”,可民间传这事儿的时候,总加一句:“不是玄乎,是机会这东西,有时候就藏在‘帮个小忙’里,就看谁能抓住。”赵匡胤娘要是没记着托梦的话,他要是没敢换骨灰,说不定坐在龙椅上的就是杨家了。
你身边有没有过这种“差一步就不一样”的事儿?比如小时候一个小选择,后来影响了好多年;或者听过家里老人讲过类似“改运”的民间故事?评论区聊聊呗,咱一起听听这些藏在老辈人嘴里的“命运小秘密”!
来源:芝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