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张椅子摆的是《老牛家的战争》剧本,封面已经卷边,像被翻过很多次。
“纸飞机落在空椅子上那一刻,全场安静得能听见空调风声。
”
那张椅子摆的是《老牛家的战争》剧本,封面已经卷边,像被翻过很多次。
李诗颖折的飞机没飞远,刚好卡在椅背缝里,像替爸爸占了个座。
后来有人把这一幕拍下来发网上,配文只有一句:“他没来,但也没缺席。
”评论区瞬间破防,点赞最高的留言是:“原来真正的告别不是消失,是被记得。
”
——
《春归》杀青那天,片尾突然黑屏30秒,没字幕没音乐,只有一段李崇霄生前教学生的视频。
他穿着老头衫,拿筷子当道具,示范怎么演“吃饺子吃出眼泪”。
现场有人小声抽泣,导演说:“这是诗颖临时加的,她说爸爸最会教这个。
”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把这段剪进了回顾展,旁边放着茵娜提供的另一段:李崇霄用德语跟德国演员讲“中国式含蓄”,说到激动处直接上手掰对方嘴角:“笑太开就假了,收一点,像怕惊动空气。
”德国学生现在管这招叫“崇霄抿”。
——
《冬日暖阳》播出时,剧组故意留着李崇霄的7条NG。
其中一条他演父亲训儿子,说到一半突然笑场:“对不起,这台词太像我闺女写的检讨书。
”这条“废片”现在成了北电教材,老师让学生数他笑场前眼角抖了几下——“褶子理论”实战版。
李诗颖去年10月回学校讲课,现场放这段视频。
底下学生问:“老师,您爸会骂您演技差吗?
”她想了想:“他只会说‘再收一点,别把观众当傻子’。
”那天教室后排坐了三个刚拿奖学金的孩子,他们艺考时模仿的正是《北辙南辕》里李崇霄那段“醉酒啃黄瓜”。
——
茵娜在德国的语言学校,每年汉语节都有固定节目:学生排《我的青春谁做主》片段。
今年演到李崇霄劝女儿别北漂,德国小孩用生硬中文吼“北京风大,迷眼睛”,台下中国观众笑出眼泪。
茵娜在侧幕条小声纠正发音,下台后她发朋友圈:“他要是看见,肯定说‘这德语味儿比我还重’。
”
——
李诗颖手机存着47段爸爸的教学视频,最近一条是2020年11月拍的。
画面里李崇霄拿手机支架当话筒,讲“生活化表演三要素”:别演情绪,演反应;别背台词,背呼吸;别把镜头当镜头,当邻居窗户。
说完他冲镜头外喊:“闺女,这遍行了吗?
”镜头晃了一下,传来李诗颖的声音:“再收一点!
”
这段视频在《中国演员》杂志曝光后,有网友截图做表情包:“再收一点”成了表演系暗号。
有人调侃:“现在演员卷到连褶子都要管理。
”
——
柏林展柜里有件展品很特别:李崇霄去世前三个月的工作笔记,最后一页写着“中德合拍,要教德国人学会‘怕老婆’的眼神”。
字迹潦草,旁边画了个笑脸。
茵娜说:“他总嫌德国人太直接,连吵架都像开会。
”
现在奖学金名单每年更新,但第一条评选标准永远没变:得会演“吃饺子吃出眼泪”。
评委说:“这不是技术,是良心。
”
——
纸飞机后来被剧组收进道具库,标签写着“2023.8.16,诗颖折”。
偶尔有游客问能不能拍照,工作人员会指给他们看椅背上的剧本:“拍吧,反正他早就把答案写在里面了。
”
翻开扉页,李崇霄用铅笔写了一行字:“演员到最后,拼的不是技巧,是敢不敢把真心晾在褶子里。
”
来源:有趣的清泉7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