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留学生而言,在伦敦大学学院留学,选课远不是“点几个课程名”这么简单。不同于国内课程“被分配”的体系,UCL采取更灵活但也更复杂的模块制选课系统,涵盖必修(Core)、选修(Optional)与自由选修(Elective)三类,要在教学大纲、学分要求、时间冲突
对留学生而言,在伦敦大学学院留学,选课远不是“点几个课程名”这么简单。不同于国内课程“被分配”的体系,UCL采取更灵活但也更复杂的模块制选课系统,涵盖必修(Core)、选修(Optional)与自由选修(Elective)三类,要在教学大纲、学分要求、时间冲突、课程先修等因素之间做出平衡,留学生选课难点多,这里辅无忧英国留学生选课辅导老师给大家简单解析UCL选课难点应对措施。
一、UCL选课常见四大难点
1.课程信息不透明:看课程简介看不懂,实际内容难以判断
很多课程简介语言抽象、专业术语多,即使是英文母语者都觉得模糊,更别说国际学生了。不少人凭着“名字好听”选了课,等到第一周听讲才发现和想象完全不同。
例如:一门名为“Global Governance”听起来很宏大,实际上是以联合国文件解读为主,作业极为理论化。
2.时间冲突与课程容量限制
UCL采用Moodle系统+部门审批机制,部分热门课程(如Economics、Computer Science模块)名额极紧张,甚至设置院系优先权。一些跨院选修课程还可能因时间冲突导致“被退课”。
3.课程先修要求不明确
某些课程表面上是二年级选修,但实际需要你完成某门一年级基础课程。一旦未修过相关先修模块,即便系统允许选,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
典型如:某些统计、数据分析课程默认具备R或Python编程经验,未提前准备者几乎听不懂内容。
4.课程负担与评估方式不适配个人节奏
不少留学生高估了自己的适应能力,选了三门Essay为主、Reading List极长的课程,导致整个学期“永远在写论文”。也有人选了考试为主的课程,结果复习强度过大无法承受。
二、UCL选课难点应对措施
1.不只看名字,看“Module Catalogue”+过往Syllabus
UCL官网的Module Catalogue和教学平台Moodle中,有部分课程的过往Syllabus/PDF讲义可下载,提前查看:
每周主题、阅读材料
评估方式(考试、论文、Presentation比例)
预期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
建议使用关键词搜索+访问各学院官网补充查找信息。
2.善用“Shopping Week”试听机会
UCL允许学生在开学前1-2周进行试课试听。抓住这段时间听3-5节不同课程,感受讲课节奏、老师风格、作业量。试听后再做删选,能大大减少“踩坑”几率。
3.向高年级同专业学长学姐请教真实体验
学生手中的“非官方信息”往往更靠谱。通过校内微信群、社团、Student Union活动或社交平台,找到高年级同专业学长学姐打听:
哪门课水、哪门课难
哪门课老师给分苛刻
哪门课对研究生申请有帮助
4.跨院选修提前沟通并保底本院课程
跨院选课一般要两步审批(开课学院 + 所属学院),流程繁琐且不一定通过,建议:
同时提交多个选修备选项
提前与对方院系管理员发邮件沟通可能性
保留本院已批准的课程作“保险方案”
5.结合长期规划选课,不要只图“好过”
选课不仅决定一个学期的日常压力,更影响你:
是否满足本专业毕业学分
是否有利于申请研究生方向(如管理、数据、传媒等)
是否能为未来实习就业打基础(技能类课程)
例如:想申请商科硕士,就应优先选有论文训练、商业分析、案例研究类模块。
6. 掌握Deadline前的“调课窗口”
UCL一般在学期开始后三周内允许修改选课(Add/Drop),错过就需提交特殊申请。务必牢记:
Deadline ≠ 课程开始日,而是系统关闭的具体时间点(可查教学日历或询问课程管理员)。
海外求学,选课选的好,学业烦恼少,如果选课确实遇到困境,伦敦大学学院选课辅导可以选择辅无忧的帮助哦,具体辅导详情欢迎随时在这里评论或私信了解。
来源:佩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