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信群里一句“互联网嘴替”甩过去,对方秒回三个表情包;美团备注里写“骑手哥哥像风一样”,真能多拿一瓶冰可乐。
“夸人”突然成了硬通货,比红包还好使。
微信群里一句“互联网嘴替”甩过去,对方秒回三个表情包;美团备注里写“骑手哥哥像风一样”,真能多拿一瓶冰可乐。
有人靠夸人月入过万,有人因为不会夸被踢出群。
夸,已经不是礼貌,是生存技能。
先说最离谱的。
淘宝搜“夸夸师”,80块半小时,对方能把你的PPT夸成艺术品。
我试过一次,夸完我差点相信自己真能上市。
后来想想,这不就是情绪按摩嘛,但按摩完确实爽。
再看数据。
2023年抖音“夸夸类”视频播放量涨了230%,像坐火箭。
《咬文嚼字》把“互联网嘴替”选进年度十大,听起来像玩笑,但官方背书了。
斯坦福更狠,说每天被夸三条,工作效率能涨27%。
我算了下,等于每天多摸一小时鱼还不被骂。
平台也在推波助澜。
微信表情包商城里,“你好棒棒”下载量破2亿,够给全国人民每人发一张。
抖音新出的“AI夸夸生成器”,输入“秃头”,它都能夸“智慧光芒顶不住”。
B站更卷,专门开了“夸夸区”,UP主涨粉速度是别的区1.5倍。
夸得好,流量哗哗的。
但别小看这背后的生意。
美团外卖的“夸夸备注”功能,写“店家是天使”,可能多送一包薯条。
企业培训开始教“如何夸同事不尴尬”,听说有公司把“会夸人”写进KPI。
高校更夸张,开了“网络社交语言艺术”选修课,抢课比双十一还难。
心理学机构推出“语言正能量疗愈”,一小时三百,比心理咨询还贵。
说到底,夸人成了新的社交货币。
不会夸,就像不会扫码,直接被时代抛弃。
但夸得油腻也不行,得真诚。
比如我妈夸我“瘦了”,我知道她瞎,但还是开心。
这就是人性。
最后留个小测试。
今晚试试在群里夸一句“你头像真好看”,看有没有人回你红包。
如果回了,记得回来报喜。
如果没回……可能夸得不够走心。
来源:克拉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