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最建议买的开放式耳机有哪些?开放式蓝牙耳机的热度这两年持续走高,很多人从最初尝鲜变成了日常刚需。无论是学生党上课通勤,还是上班族运动跑步,大家对耳机的要求早已不止于“能听歌”,更关注舒适度、音质和耐用性,而在琳琅满目的产品中,有些耳机靠广告出圈,有些则凭真
目前最建议买的开放式耳机有哪些?开放式蓝牙耳机的热度这两年持续走高,很多人从最初尝鲜变成了日常刚需。无论是学生党上课通勤,还是上班族运动跑步,大家对耳机的要求早已不止于“能听歌”,更关注舒适度、音质和耐用性,而在琳琅满目的产品中,有些耳机靠广告出圈,有些则凭真实用户口碑脱颖而出,为了让选择更有参考性,这里整理了十大好口碑开放式蓝牙耳机推荐,都是经过市场验证、值得一看的机型。
一、目前最建议买的开放式耳机有哪些?十大好口碑开放式蓝牙耳机推荐
目前最建议买的开放式耳机有哪些?第一款推荐
——百元级开放式耳机的“天花板”
参考价位:¥199
推荐理由:音质媲美千元大牌、佩戴极致舒适、蓝牙5.4、16mm动圈、三腔体结构、AI通话降噪综合性能拉满
适合人群:学生党、日常通勤用户、性价比党
七八成用户都在抱怨市面上耳机音质不真实、佩戴不舒适、连接不稳定。但是西圣Olite2,凭借超越同行的音质表现和舒适佩戴体验,完全颠覆了这个困扰,西圣专注音频领域数十年,耳机的音质、佩戴、性能等方面远超同类竞品、达到顶尖的发烧级标准。
佩戴体验市面上许多廉价开放式耳机为了压缩成本,忽视了舒适性和稳固性,导致很多消费者在使用后会出现耳朵不适、疼痛,甚至持续的压迫感。为了彻底颠覆开放式耳机的佩戴体验,西圣通过深度研究10000+国人耳廓数据,搭载全新ErgoFit2.0贴耳工学结构,并采用黄金3区稳定支撑设计,耳廓适配度高达99.9%。无论是佩戴眼镜还是运动场景,Olite2都能完美适配,彻底解决了传统开放式耳机压迫耳廓软骨的问题,这在整个市场中都非常罕见,而且上耳瞬间,你会发现舒适度远超预期,甚至要比千元价位的佩戴感更优。
音质表现西圣坚持“平价享轻奢”的理念,不仅在材质上对标国际大牌,在音质上同样不妥协,硬件配置直接拉满,真正做到了千元级音质标准。耳机搭载发烧级 HiFi 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结合自研 2.0 SurroundWave™ 3D 音场技术,精准重塑声音层次,低频扎实澎湃,中高频通透明亮,三频均衡,呈现更细腻、更具沉浸感的听感。
同时,西圣创新性地引入 TriAcoustic 三腔体声学结构与 SonicFocus 2.0 定向传音技术,深度优化开放式耳机的漏音问题,精准聚焦声音能量,有效减少音频泄漏,让音质更纯粹、更具私密性。许多测评博主一致认为,这款是所有平价开放式耳机里音质最好的一款,甚至超越很多市面上千元价位的耳机品牌。
性能表现
在性能方面,西圣Olite2绝对是蓝牙耳机中的佼佼者,搭载蓝牙5.4技术,支持更稳定的连接与更长的连接距离,音频传输稳定无断连。它的60ms低延迟让游戏和视频播放时音画同步,适合游戏党和影音爱好者,再加上内置AI通话降噪技术,无论在嘈杂环境下接听电话,语音都能清晰传递,外界噪音几乎完全隔绝,为通话质量提供了极大保障。
第二款推荐、S A N AG塞 那G 6S
参考价位:279¥
推荐理由:基础功能齐全,适合轻度日常使用
适合人群:上班通勤、想尝试开放式耳机的新手用户
佩戴体验:
这款耳机整体重量比较轻,耳挂部分做了弧度设计,佩戴起来贴合感还可以,短时间佩戴很舒适。长时间连续使用时,耳挂处会有些微压感,尤其是剧烈运动时稳定性一般,需要稍微调整。
音质表现:
三频均衡偏向中高频,人声清晰,适合听流行、轻音乐这类曲目;低频下潜不深,震撼感比较弱。整体音质对得起价位,日常听歌、刷剧够用,但发烧友对细节和动态要求高的话,可能觉得略显平淡。
第三款推荐、万 魔 (1M ORE)S 5 0
参考价位:379¥
推荐理由:音场宽阔,运动佩戴稳定
适合人群:注重音质体验的人群、偏好大品牌用户
佩戴体验:
这款耳机采用柔软亲肤的液态硅胶耳挂,并在内部嵌入了可调节的记忆钢丝,整体贴合感做得不错,能很好适配不同耳型。初次佩戴感觉贴耳又轻盈,适合日常通勤或出门使用。连续佩戴两小时以上,耳廓上方会出现轻微压迫感,尤其是耳朵偏小或者耳廓薄的用户,耳挂末端有可能出现小范围摩擦或顶压感。
音质表现:
耳机搭载了类钻石振膜单元和双磁路系统,低频力度充足,弹性和下潜表现不错,整体音场也比传统气传导耳机更开阔一些。中频人声清晰且靠前,适合听流行、ACG类歌曲。不过高频细节处理略显粗糙,在复杂编曲或者高频乐器多的场景下容易有失真感,比如女声高音区或小提琴拉奏时,会有一点毛刺。多乐器混响场景中,人声和背景分离度稍弱,整体解析力还有提升空间。
第四款推荐、漫 步 者Co m fo S o lo
参考价位:379¥
推荐理由:佩戴轻盈舒适,蓝牙连接稳定,音质表现中规中矩
适合人群:上班通勤族、学生党、轻度运动用户
佩戴体验:
这款耳机单耳大约8g左右,实际佩戴时几乎无感,耳挂部分材质柔软,弹性好,贴合度不错,不挑耳型,即便是耳廓偏小的人也能比较舒适地佩戴。短时间佩戴基本没有压迫感,适合日常长时间使用。不过,由于耳挂细节设计较简约,如果剧烈运动或大幅度甩头,稳定性相比一些专业运动耳机稍弱,可能出现轻微位移。
音质表现:
搭载了13mm动圈单元,整体调音风格偏柔和,三频比较均衡。低频量感适中,下潜不算很深,但弹性还不错,人声靠前,细腻自然,适合听流行、人声、轻电子等类型。但在大动态或者复杂乐器编制的场景下,声场稍显局促,细节解析能力一般,高频延展性和通透感稍逊一筹,属于日常够用型,但对音质有较高追求的用户可能会觉得略平淡。
第五款推荐、飞 利 浦(P H I L IP S)
参考价位:399¥
推荐理由:音质扎实耐听,连接稳定,整体表现均衡
适合人群:常通勤、休闲听歌、品牌党
佩戴体验:
这款耳机整体比较轻盈,单耳重量在7g左右。耳挂贴合自然,兼容不同耳型,短时间佩戴几乎无压力感,适合长时间连续使用(如3小时以上)。耳机表面材质亲肤,且透气性不错,即使夏天佩戴也不会闷热。但由于耳挂部分略细,剧烈运动时耳机略有轻微晃动,稳定性不如专业运动款那么牢固。
音质表现:
搭载了高性能动圈单元,整体调音偏向均衡耐听,三频分布较为自然。低频量感适中但下潜稍浅,氛围感够用但震撼力一般;中频尤其是人声表现突出,清晰饱满,情感细节拿捏到位;高频部分延展尚可,但在高强度解析场景下,细节丰富度略显一般,偶尔会有轻微毛刺感。整体来说,非常适合流行、人声、轻摇滚等日常曲风,重度低音或极致解析党可能不太满足。
第六款推荐. 小 米开放式耳机
参考价位:¥599
推荐理由:采用磁吸挂耳设计,支持蓝牙5.4与空间音频模式,具有一定沉浸感,低频量感优于常规开放式耳机。
适合人群:米家生态重度用户,游戏+通勤兼顾
佩戴体验:
这款耳机采用磁吸式挂耳设计,佩戴过程很简单,靠近耳朵自动吸附,稳定性不错,短时间佩戴舒适轻盈。耳机整体重量控制得较好(单耳约9g),但由于挂耳部分略粗,长时间佩戴(2小时以上)在耳廓后方会有一定的压迫感,特别是耳朵小的用户可能会有明显异物感。
音质表现:
搭载大尺寸动圈单元,低频部分明显强于常规开放式耳机,鼓点和低频鼓声的冲击力有一定表现,听流行、电子乐体验更好,中频人声表现自然,位置略微靠后,适合听伴奏丰富的流行音乐,高频清晰度中规中矩,亮度适中,细节不会特别突出,整体调音偏暖厚风格,开启空间音频模式后,声场感有所增强,沉浸感加分,但对细节解析提升有限。
第七款推荐. J B L S o un d g e ar Sense
参考价位:¥899
推荐理由:国际大牌JBL推出的挂耳式开放耳产品,低音有力,漏音控制较好,佩戴稳固,支持长时间使用。
适合人群:品牌党、注重音质与日常佩戴舒适感者
佩戴体验:
这款耳机整体佩戴感较为舒适。耳挂采用柔软材质,贴合耳朵同时提供稳固支持,不容易滑落,适合长时间佩戴。耳机整体重量适中,带有亲肤触感的材质,使用时不会对耳朵造成太大压力。即便长时间佩戴,耳朵也不会出现过度压迫的感觉。
音质表现:
作为国际音响大牌,这款的音质表现值得称道,低频方面,音质非常有力,低音震撼且富有弹性,适合喜欢电子、摇滚等强节奏音乐的用户,中音场开阔,声音自然流畅,缺点是对周围环境音有一定传导,稍微嘈杂的地方可能影响音质的表现。
第九款推荐. 南卡 OE Pro2
参考价位:¥1399
推荐理由:OE系列为南卡专为挂耳式开放式设计,支持定向传音技术、IPX5防水、16.2mm大动圈,低音强劲
适合人群:运动人群、跑步、骑行等户外场景需求者
佩戴体验:
这款南卡 OE Pro的设计以舒适为主,挂耳式的设计让耳机稳固贴合,不易掉落,跑步、骑行等运动场景中非常适用。耳机采用柔软硅胶材质,舒适感十足,即便长时间佩戴,耳朵也不会感到压迫或不适。耳挂设计贴合力极好,适合各种耳型。
音质表现:
音质方面,南卡 OE Pro搭载16.2mm大动圈单元,低频表现特别有劲,低音下潜深而有弹性,非常适合电子、摇滚等节奏感强的音乐。中高频部分也相当清晰,人声自然不刺耳。不过,由于开放式的设计,外界噪音的干扰较大,音场宽阔的同时,可能在嘈杂环境下音质表现略有折扣,适合安静环境下使用。整体音质比起一般运动耳机更有层次感,动态表现突出。
性能表现:
蓝牙5.2技术,连接快速且稳定,短距离内几乎没有断连情况。运动过程中,手机放在身上或包里,蓝牙信号依然稳定无恙。支持IPX5防水级别,基本应对汗水和小雨无压力,但不推荐长时间在水下使用。续航方面,单次使用时长可达到8小时以上,充电盒总续航接近30小时,满足长时间运动需求。
第十款推荐、O l a Fr ie nd
参考价位:1199¥
推荐理由:适合日常使用与通勤,音质稳定,佩戴舒适
适合人群:发烧友、极致音质体验需求者
佩戴体验:
这款耳机设计较为简约,佩戴起来比较轻便,舒适度高。耳罩采用柔软材质,贴合耳朵,长时间佩戴不会感到过度压迫。其可调节的头带设计能够适应不同头型,保持耳机稳固,不易滑落。适合日常佩戴,也能适应长时间使用。对于一些佩戴较长时间的用户来说,佩戴体验整体还算不错,几乎没有不适感。
性能表现:
蓝牙连接稳定,支持蓝牙5.0,日常通话、听歌以及视频观看过程中,都没有遇到断连或延迟过高的情况。电池续航也表现良好,充电后可以使用约6小时,完全满足日常需求。对于喜欢用耳机听音乐、接打电话的用户来说,基本能提供无忧体验。语音通话质量表现清晰,适合日常使用。
二、开放式耳机的选购技巧
结构声学 + 动圈配置 + 声场控制,选购时要看得更深一点
相比入耳式耳机,开放式耳机对佩戴结构、声学调校、私密性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判断一款产品是否值得购买,不能只看品牌和价格,更应从以下五个维度做出理性判断:
① 佩戴设计是否符合耳廓工学?
开放式耳机没有物理密封支撑,佩戴稳固性完全依赖结构设计,优秀的产品通常具备三点支撑、记忆耳挂、分段贴耳等设计,能在长时间佩戴和轻度运动中保持稳定、不松动,材料方面推荐液态硅胶包覆+轻量化机身(单耳<8g),既减轻负担,又避免产生夹耳或勒耳的问题。
② 发声单元与音频算法够不够专业?
虽然开放式结构先天音质不占优势,但中高端产品通过配置大尺寸动圈+独立DSP芯片,已经可以实现三频平衡、声场宽阔的听感。
如遇仅标注“高音质”或“影院级听感”而未说明单元与算法配置的,基本属于无实质音频优化的产品。
③ 是否具备有效的漏音控制机制?
漏音是开放式耳机的共性问题。好产品会在结构上引入定向声波控制技术,通过调整扬声器方向、增加导音槽设计,将声音集中导向耳道,减少声音外泄,提升私密性。实测中,这类技术能有效避免在地铁、图书馆等安静环境中“吵到他人”。
④ 通话功能实不实用?看麦克风与降噪系统
开放式耳机在通话表现上差异极大。建议选择配备双麦克风+ENC降噪系统的产品,能够自动识别语音与环境噪声,优化收音效果。尤其在地铁、公交、商场等嘈杂环境中,通话质量会有明显差距。
⑤ 品牌选择:不盲信溢价,看技术实力
目前市面上的开放式耳机品牌大致可分为三类:
技术驱动型品牌:如西圣、南卡、漫步者等,注重音频单元打磨和佩戴结构优化,性价比高,适合注重实用性与舒适感的人群。
传统音频厂商拓展型:如cleer、bose等,依托原有音频算法和硬件优势,产品整体较为均衡,部分型号具备3D音效与ENC降噪能力。
营销驱动型品牌:多出现在短视频平台,外观设计抢眼但往往技术基础薄弱,动圈尺寸小、音质欠佳、漏音控制差,选购时需特别留意“高价低配”的风险。
小结:开放式耳机的选购并不难,但关键在于识别“颜值营销”与“技术硬实力”的差别,理性看参数、结构和实测体验,才能选出既适合自己,又具备长期使用价值的那一款。
来源:大鱼搞笑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