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秀赏香,有益健康(第169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06:00 1

摘要:今天咱们一起来讨论一下:80 后父母:陪叛逆期孩子走过成长的 “暴风眼”当 80 后们还在怀念童年里的红白机、露天电影,转眼已站在育儿战场的 “关键关卡”—— 孩子的叛逆期。曾经被贴上 “叛逆一代” 标前的我们,如今面对紧锁的房门、敷衍的 “嗯哦”、与手机难分

大家好,我是凉风,很高兴又在新的一天能与你相逢,真好!

今天咱们一起来讨论一下:80 后父母:陪叛逆期孩子走过成长的 “暴风眼”当 80 后们还在怀念童年里的红白机、露天电影,转眼已站在育儿战场的 “关键关卡”—— 孩子的叛逆期。曾经被贴上 “叛逆一代” 标前的我们,如今面对紧锁的房门、敷衍的 “嗯哦”、与手机难分难舍的孩子,难免陷入困惑:到底该如何与这个 “熟悉的陌生人” 相处?其实,叛逆不是孩子的 “对抗”,而是他们探索自我的 “信号”,作为 80 做父母,我们既能用成长经验共情孩子,更能用理性智慧帮他们渡过这段特殊时光。

一、先懂 “叛逆”,再谈 “教育”:别让你的经验,变成孩子的 “枷锁”80 后成长于物质逐渐丰富、思想逐步开放的年代,我们曾渴望被理解却常被 “父母权威” 约束。如今面对孩子的叛逆,更要避免重蹈覆辙。上初中的儿子开始染个性发色,下班回家看到的那一刻,你是否第一反应是怒斥 “赶紧染回来”?其实不妨先压下怒火,回忆自己高中时偷偷戴耳钉的忐忑 —— 孩子的 “出格”,本质是想证明 “我长大了”。

叛逆期孩子的核心需求,是 “被尊重的独立感”。他们不再满足于 “你说我听”,而是希望拥有选择权。比如周末安排,与其强硬要求 “上午补课、下午写作业”,不如换成 “你想先完成数学作业还是先去打球?但晚上我们需要一起复盘这周的学习漏洞”。80 后父母最珍贵的优势,是经历过 “不被理解” 的委屈,所以更该学会 “蹲下来” 沟通:把 “你为什么不听话” 换成 “你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想法,能和妈妈说说吗?”,让孩子感受到 “我的声音被听见”,叛逆的棱角自然会柔和许多。

二、放下 “完美父母” 执念:你的 “不完美”,反而能给孩子力量很多 80 后父母在教育中陷入焦虑:怕自己没做好榜样,怕错过孩子成长关键期。但其实,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看到 “真实的父母”,而非 “无所不能的超人”。当你因为工作忙碌忘记陪孩子参加家长会,不必过度自责,反而可以坦诚和孩子道歉:“这次是妈妈的失误,下次我们一起把重要的事记在日历上,互相提醒好吗?” 这种真诚的态度,比 “假装完美” 更能教会孩子责任与担当。

80 后们大多在 “挫折教育” 中长大,这份经历其实是育儿的 “宝藏”。当孩子因为考试失利摔门大哭时,与其说 “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不如分享自己高考失利后复读的经历:“妈妈当年也因为没考好躲在被子里哭,但后来发现,一次失败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找到问题。” 用自己的真实故事代替空洞的道理,孩子会更愿意敞开心扉,也会明白 “成长中遇到困难很正常”。

三、用 “80 后式智慧” 化解冲突:不做 “管理者”,要做 “同行者”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很多父母习惯用 “命令” 解决问题,却不知这只会让孩子更抵触。80 后父母不妨发挥 “灵活变通” 的优势,用 “曲线救国” 的方式化解矛盾。比如孩子沉迷手游,与其强硬没收手机,不如主动 “融入” 他的世界:“听说你玩的这款游戏很有意思,能教妈妈怎么玩吗?不过我们可以约定,每天写完作业后一起玩 30 分钟,之后一起去楼下散步,怎么样?” 这种 “先共情再引导” 的方式,既满足了孩子的兴趣,又建立了规则意识。

同时,80 后父母要学会 “给孩子留白”。我们小时候渴望拥有自己的小秘密,如今的孩子亦然。别再偷偷翻看孩子的日记、查手机聊天记录,而是给他们留出独立的空间。可以在孩子房间门口贴一张便签:“如果你愿意分享,爸爸妈妈随时在;如果你想自己静静,我们也会尊重你的选择。” 当孩子感受到充分的信任,反而会主动和你分享心事。

四、别忘了爱自己:你活得精彩,孩子才会更有力量80 后父母往往承担着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却容易忽略自己的需求。但其实,只有当你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不妨偶尔给自己 “放个假”:和朋友去看一场电影、周末去爬山、重拾年轻时的爱好…… 当孩子看到妈妈在工作之余依然坚持读书,爸爸在忙碌中不忘运动,他们会明白 “生活不止有学习和责任,还有热爱与追求”。

叛逆期不是教育的 “危机”,而是亲子关系升级的 “契机”。作为 80 后父母,我们曾在成长中探索自我,如今更能理解孩子的迷茫与渴望。别害怕孩子的叛逆,也别焦虑自己的不足,用我们的成长经验温暖孩子,用理性与爱陪伴他们走过这段 “暴风期”。相信当风雨过后,你会看到一个更独立、更成熟的孩子,而你也会在育儿的过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毕竟,我们和孩子的缘分,就是一场互相陪伴、共同成长的旅程。

来源:职场tan

相关推荐